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2848发布日期:2022-10-14 21: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人工椎体手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


背景技术:

2.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或者骨肿瘤等导致病椎广泛切除引起人体脊柱大骨缺损,目前国内外常采用人工椎体置换和内部植骨融合来填充骨缺损、重建脊柱稳定性。人工椎体作为新星脊柱外科手术中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支撑装置,近年来,随着脊柱后路式的飞速发展,经过后路侧方椎体次全切并植入人工椎体以重建脊柱前方的稳定性手术方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应用于胸腰椎的严重骨折、感染、肿瘤等。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相邻的神经根的距离较短,使得减压后放置人工椎体的窗口较小,放置人工椎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使用相关的配套工具,不能稳定的把持人工椎体,会使得神经根受到损伤产生并发症,更严重这可因此损伤脊髓和周围的大血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操作医生增加手术难度,使手术时间加长,增加病人的出血量。
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降低手术难度,提高经后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椎体把持器,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人工椎体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
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人工椎体把持器,包括:握把、杆体、假体安装头和顶针;
6.所述握把和所述假体安装头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两端;
7.所述假体安装头包括固定连接的假体固定端和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杆体转动连接;
8.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杆体上,所述顶针的一端通过拨片和弹簧与所述握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的齿轮槽接触。
9.优选的,所述杆体的内部中空,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杆体内部,所述拨片与所述杆体外壁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顶针和所述杆体内部之间设置有稳定机构。
11.优选的,所述齿轮的辐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杆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柱。
12.优选的,所述齿轮具体为扇形齿轮。
13.优选的,所述假体固定端包括安装螺丝和安装座;
14.所述安装座呈管状,其外壁与齿轮固定连接;
15.所述安装螺丝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伸出。
16.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安装螺丝伸出的一端呈向内的弧形,所述弧形与人工椎体的固定面吻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18.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包括:握把、杆体、假体安装头和顶针;握把和假体安装头分别设置于杆体的两端;假体安装头包括固定连接的假体固定端和齿轮,齿轮与杆体转动连接;顶针设置于杆体上,顶针的一端通过拨片和弹簧与握把连接,另一端与齿轮的齿轮槽接触。本技术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通过齿轮和顶针的配合,能够让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植入物的角度进行微调,保证植入物的顺利置入,且拨片与弹簧的设计,让医生在对植入物微调的过程中能够单手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假体安装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握把1、杆体2、假体安装头3、顶针4、拨片5、弹簧6、假体固定端31、齿轮32、限位槽33、限位柱34、圆孔35、安装螺丝311、安装座31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假体安装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 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椎体把持器,包括握把1、杆体2、假体安装头3和顶
针4。
30.握把1为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时的手持部分,假体安装头3用于固定假体(即植入物——人工椎体),握把1和假体安装头3分别设置于杆体2的两端。
31.假体安装头3包括固定连接的假体固定端31和齿轮32。假体固定端31 用于固定假体。齿轮32与杆体2转动连接,即齿轮32可以带动假体固定端 31相对于杆体2转动。齿轮32用于调整假体固定端31的角度。
32.顶针4设置于杆体2上,顶针4的一端通过拨片5和弹簧6与握把1连接,即医生在使用把持器时,往握把1方向拨动拨片5,可带动顶针4向握把 1的方向移动。顶针4的另一端与齿轮32的齿轮槽接触,自然状态下,顶针 4顶在齿轮槽上避免齿轮32转动,从而将假体固定端31的位置进行锁定;当拨片5朝握把1方向移动时,带动顶针4离开齿轮槽,此时齿轮32可以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假体固定端31角度的调整。
33.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通过齿轮32和顶针4的配合,能够让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植入物的角度进行微调,保证植入物的顺利置入,且拨片5与弹簧6的设计,让医生在对植入物微调的过程中能够单手操作,降低手术难度。
34.进一步的,杆体2的内部中空,顶针4设置于杆体2内部,拨片5与杆体2外壁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置于杆体2内部的顶针4由于四周都被包裹了,能够更加提高其稳定性。拨片5具体可以由管和中空的圆片组成,管部分包裹杆体2,圆片方便医生进行拨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拨片5既与顶针4连接,又位于杆体2外部,因此杆体2在位于拨片5所在位置上应当开设有沿杆体2轴向方向的槽,以便于拨片5与内部的顶针4连接,由于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类似的连接方式,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实现,因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35.进一步的,顶针4和杆体2内部之间设置有稳定机构,用于防止顶针4 在杆体2内部移位,提高顶针4的稳定性。具体的,稳定机构可以为设置于杆体2内部位于顶针4出口处的橡胶圈,当顶针4顶在齿轮槽上时,橡胶圈与顶针4尖端尾部的斜面接触。
36.进一步的,齿轮32的辐板上开设有限位槽33,杆体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柱34。
37.优选的,齿轮32具体为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转动中心与圆孔35通过销轴的形式与杆体连接。
38.优选的,假体固定端31包括安装螺丝311和安装座312,安装座312呈管状,其外壁与齿轮32固定连接。安装螺丝311从安装座312的一端伸出,用于固定假体,安装座312的另一端用于安装螺丝311的锁紧和拆卸。器械前端通过安装螺丝对假体进行固定,实现了器械的小型化,使医生手术的过程中有更宽阔的视野进行手术操作。
39.进一步的,安装座312位于安装螺丝311伸出的一端呈向内的弧形,弧形与人工椎体的固定面吻合,通过螺丝锁紧后,器械能够和假体牢靠的固定在一起,避免术中出现松动的可能。
40.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椎体把持器,将器械轻巧化设计,减小器械体积和重量的同时,能够给医生提供更大的视窗以便医生能更好的完成手术。器械在设计的时候,通过螺丝把器械和假体锁紧,且器械前端安装座的弧形槽能和人工椎体能更好进行更好的锁紧,防止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假体松动的情况。同时,器械前端采用安装螺丝锁紧,在满足要求的同时,使医生手术的过程中有更宽阔的视野进行手术操作。并且手术器械增加了微
调机构,方便医生在假体的植入过程中对植入的角度进行微调,使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单手操作,极大的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