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

文档序号:33041275发布日期:2023-01-24 21:3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2.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具有消融电极的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至消融电极,消融电极与心脏贴靠处(消融靶点)温度上升,从而导致消融靶点组织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脏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 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心脏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
3.在使用传统的射频消融导管进行消融时,由于射频能量的传递,发生对电极的加热,如果电极温度高于60
°
,则可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脱水血液蛋白的凝结物,即造成结痂,从而抑制了消融深度的发展,致使电传导无法被阻断,影响手术的进程。
4.为了达到更深的消融深度,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射频消融的同时,用流体如生理盐水灌注消融电极以主动冷却电极和组织界面,使得消融导管达到更深的消融深度的同时缓解消融电极的升温。但是目前消融电极的灌注降温方案中,通常在消融电极内部设置一个流体接收通道和多个垂直连通的流体分流通道,流体分流通道内的流体在水压情况,会喷射一截距离,距离消融电极较远,达到了稀释邻近血液的目的,但消融电极的降温效果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进一步优化了消融电极的降温问题。
6.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包括消融电极和控制组件,所述消融电极和所述控制组件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消融电极内设有流体接收通道和多个流体分流通道,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交汇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输出口,
7.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和所述流体接收通道轴向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流体分流通道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轴向的夹角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接触设置于所述消融电极的端部内层。
8.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流体分流通道以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轴心为中心,对称位于所述消融电极内,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入口交汇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输出口,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出口穿过所述消融电极。
9.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入口的圆心位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径向同一截面上。
10.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出口的圆心位于所述消融电极径向同一截面上。
11.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所述消融电极和所述控制组件的所述导线位于所述
流体接收通道内连接所述消融电极,所述导线和所述流体接收通道内的流体绝缘。
12.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消融电极的端部外层嵌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嵌入安装在消融电极端部外层,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外边缘和所述消融电极端部外层的外边缘平滑过渡。
13.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下端设有盲孔。
14.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和所述流体接收通道轴向的夹角为锐角,流体分流通道内的喷射流体距离较小,距离消融电极较近,通过调整消融电极和流体分流通道输出口的位置尺寸参数,流体可直接喷射到消融电极上直接降温,提高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不同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流体分流通道和流体接收通道轴向为直角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流体分流通道和流体接收通道轴向为锐角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消融电极,2-流体接收通道,3-流体分流通道,4-温度传感器,5-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入口,6-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出口,7-压力传感器,8
‑ꢀ
流体分流通道和流体接收通道轴向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一种心脏射频消融术用电极组件,包括消融电极和控制组件,所述消融电极和所述控制组件通过导线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消融电极内设有流体接收通道和多个流体分流通道,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交汇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输出口,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和所述流体接收通道轴向的夹角为锐角,在所述流体分流通道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轴向的夹角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接触设置于所述消融电极的端部内层,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消融电极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及时进行降温操作,放置在流体分流通道之间的夹角内,更大限度的利用空间。
23.常规方案中在消融电极内部的流体接收通道和多个流体分流通道垂直连通,流体分流通道和流体接收通道轴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流体分3通道内的流体在压力情况下,会喷射一截距离,距离消融电极较远,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流体分流通道和流体接收通道轴向的夹角为锐角,相同压力情况下,锐角流体分流通4的喷射距离小于直角流体分流通
道的喷射距离,距离消融电容更近,如图3所示。则在相同压力情况下,锐角流体分流通道内的流体更趋近于消融电极,其降温效果更优。此外,通过调整消融电极和流体分流通道输出口的位置尺寸,流体可直接喷射到消融电极上直接降温,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
24.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流体分流通道以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轴心为中心,对称位于所述消融电极内,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入口交汇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输出口,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出口穿过所述消融电极。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入口的圆心位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径向同一截面上,每个所述流体分流通道的输出口的圆心位于所述消融电极径向同一截面上。使得每个流体分流通道内的流体流量尽可能相同,承受的流体速度尽可能相同,则消融电极外表面各个方向处的降温效果相似,消融电极整体同步降温。
25.连接所述消融电极和所述控制组件的所述导线一般位于流体接收通道和消融电极之间的缝隙处,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位于所述流体接收通道内连接所述消融电极,所述导线和所述流体接收通道内的流体绝缘。流体接收通道和消融电极的工作状态是交错进行的,待消融电极需要降温时,导线也处于发热散发能量的状态,所以导线位于流体接收通道内利于导线降温,有助于电极组件整体的降温。
26.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消融电极的端部外层嵌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嵌入安装在消融电极端部外层,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外边缘和所述消融电极端部外层的外边缘平滑过渡。压力传感器直接嵌入安装在消融电极的端部外层,可以直接检测到消融电极和消融靶点之间的接触压力,较之安装在消融电极内部,测量数据更直接和准确。每个压力传感器的外边缘和所述消融电极端部外层的外边缘平滑过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为追求测量敏感度,压力传感器突出消融电极的设置方式,平滑过渡,可以减少压力传感器的外边缘与人体内部组织接触时的划伤、不适感。本实用新型中优选3个压力传感器,以消融电极的轴心为对称轴,均匀安装在消融电极上,每个压力传感器覆盖区域为120
°

27.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接收通道的下端设有盲孔,消融电极内部的电器元件尺寸较小,可以考虑将部分元件放置在盲孔内,尤其是需要降温的元件可以优先考虑放置在盲孔内,达到节省空间和降温的双重效果。如温度传感器,可以考虑放置在盲孔内,可以用于测量血液的温度和/或消融电极的温度数据,辅助消融电极工作。
2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