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的鼻炎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0189发布日期:2022-08-31 01:5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的鼻炎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的鼻炎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2.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而伴随着人们生活的日趋现代化,受到尘埃、硝烟、汽车尾气、化妆品、装饰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影响,这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也逐渐成为如感冒等样的常见病,因此,对于患有鼻炎的患者来讲,大部分都采用向鼻腔内上药的方式来进行鼻炎的治疗。
3.针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向鼻腔内上药的方式,发明人发现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整体结构不便于患者的携带,另一方面,在上药的过程中,药水难以直接接触到患者鼻腔内的病灶处,需要患者频繁抬头才能使药水接触到鼻腔病灶内,较为不便,难以满足患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鼻炎治疗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方面整体结构不便于患者的携带,另一方面,在上药的过程中,药水难以直接接触到患者鼻腔内的病灶处,需要患者频繁抬头才能使药水接触到鼻腔病灶内,较为不便,难以满足患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的鼻炎治疗设备,包括盛有治疗鼻炎药液的盛药筒和设置在盛药筒顶部与其一体成型的筒头,所述盛药筒的三分之一的筒身处向内凹陷用以受众手持,并且该盛药筒通过筒头螺纹连接有利用受众提拉的封口部,在盛药筒的内部设有用于对药液进行加压的加压组件,筒头的顶部设有延伸进盛药筒内的上药部;
8.加压组件包括有转动安装于盛药筒内部的转杆,该转杆的杆端与伺服电机进行同轴连接,并在转杆的另一端设有转盘,转盘的盘体偏心连接有一呈“l”形状的上升杆,在上升杆的竖向杆端固设有在盛药筒内进行活塞运动的压板。
9.优选的,所述盛药筒的内部固设有一与其直径一致的固定板,该固定板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套在上升杆的竖向杆体上的用以辅助其上下运动的压簧。
10.优选的,所述加压组件还包括有用以承载伺服电机的驱动仓,该驱动仓固设在盛药筒的筒身上,且驱动仓的仓体上设有可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的按钮。
11.优选的,所述封口部包括有与筒头进行螺纹连接的筒盖,在筒盖的顶部开设有一矩形状的内槽,并在该内槽内活动设有一提手。
12.优选的,所述上药部包括有贯穿筒头并延伸进盛药筒内的导管,该导管的底端接
通有一导盘,而导管的顶端接通有一吸头。
13.优选的,所述盛药筒的筒身上设有一矩形状的透明塑料窗。
14.优选的,所述吸头由橡胶制作而成,并在该吸头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与其内部互通。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鼻炎治疗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设置的盛药筒和封口部,盛药筒以三分之一出向内凹陷便于受众的手持,同时通过筒盖上的提手在内槽中可活动拉出,便于受众提拉,以此满足受众的日常携带。
18.2、通过设置的加压组件,利用伺服电机的驱动,来促使转盘进行圆周运动,同步的在转盘盘体上偏心安装的上升杆会带动其压板在盛药筒内进行活塞运动,以此来对药液进行加压,使药液能够通过上药部直接到达患者鼻腔内的病灶,方便操作,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9.3、通过设置的上药部,该上药部里的吸头由橡胶材质构造而成,以此能够满足不同鼻孔直径的患者的使用,增大了其使用的范围。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压组件的结构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药部的结构图。
25.图中:1、盛药筒;2、封口部;201、筒盖;202、内槽;203、提手;3、加压组件;301、转杆;302、驱动仓;303、转盘;304、上升杆;305、压簧;306、压板;4、筒头;5、上药部;501、导管;502、导盘;503、吸头;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7.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便携式的鼻炎治疗设备,包括盛药筒1和设置在盛药筒1顶部与其一体成型的筒头4,所述盛药筒1的三分之一的筒身处向内凹陷用以受众手持,三分之二的筒身为圆柱体,该盛药筒1为内部中空的筒体,盛药筒1的内部固设有一与其直径一致的固定板6,固定板6安装在盛药筒1的圆柱体内,以此将盛药筒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两个腔室,位于固定板6的上方腔室用过对治疗药液的盛装,而位于固定板6下方的腔室用以对药液的加压,在盛药筒1的筒身上设有一矩形状的透明塑料窗,以此实时观察液位情况,同时在筒头4上设有用塞子塞住的注液口,便于后续的加液操作。
28.具体的,参考图2和图3所示,盛药筒1的内部设有用于对药液进行加压的加压组件3,该加压组件3处于固定板6的下方腔室中,其中,加压组件3包括有转动安装于盛药筒1内
部的转杆301,该转杆301的杆端与伺服电机进行同轴连接,在盛药筒1的筒身上设置有驱动仓302来放置伺服电机,仓体上设有可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的按钮,该伺服电机为小型充电式电机,以此能够便于患者快速进行药液的上药,而在转杆301的另一端设有转盘303,转盘303的盘体偏心连接有一呈“l”形状的上升杆304,固定板6的板体上开设有一圆孔,该圆孔的尺寸直径要大于上升杆304的杆体直径,而在上升杆304的竖向杆端固设有在盛药筒1内进行活塞运动的压板306,该上升杆304的竖向杆端穿过固定板6的圆孔,以此能够满足上升杆304能够进行往返式的升降运动,其在固定板6与压板306之间设置有套在上升杆304的竖向杆体上的压簧305,来辅助上升杆304进行快速的升降运动,提高上药的速度。
29.具体的,参考图2所示,盛药筒1通过筒头4螺纹连接有利用受众提拉的封口部2,而封口部2包括有与筒头4进行螺纹连接的筒盖201,筒盖201的顶部开设有一矩形状的内槽202,该内槽202的两侧槽壁中向内凹陷,形成一腔室,在该内槽202内活动设有一提手203,该提手203的两端在两侧腔室中进行活动连接,实现可抽拉式的设计,以此能够在使用时,患者可用手直接提住,方便其携带,其中提手203为橡胶材料制作。
30.具体的,参考图4所示,筒头4的顶部设有延伸进盛药筒1内的上药部5,上药部5包括有贯穿筒头4并延伸进盛药筒1内的导管501,该导管501的两端均延伸出筒头4外,而该导管501的底端接通有一导盘502,导盘502的盘体下盘面直径要大于上盘面直径,以此能够快速对药液的输送,而导管501的顶端接通有一吸头503,该吸头503由橡胶制作而成,以此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并在该吸头50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与其内部互通。
31.本实施例工作时,通过将吸头503处塞入患者鼻腔内,由患者按压驱动仓302上的按钮,来控制伺服电机的驱动,利用伺服电机的驱动,来促使转盘303进行圆周运动,同步的在转盘303盘体上偏心安装的上升杆304会带动其压板306在盛药筒1内进行活塞运动,以此来对药液进行加压,使药液能够通过上药部5直接到达患者鼻腔内的病灶,满足其患者的使用。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