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2650发布日期:2022-11-08 20:3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样拭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样拭子。


背景技术:

2.近几年来,新冠病毒席卷了全球众多国家;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新冠病毒在潜伏期的时候,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及时对人员进行病毒检测,然后进行对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新冠病毒的检测,十分重要的一步就是病毒样本的采集。
3.常用的新冠病毒样本采集方法就是利用拭子采集人员咽部或者鼻部的病毒;利用拭子采集好样本后,将拭子放入样本洗脱液中,然后隔着承装洗脱液的抽提管管壁,对拭子的采样部位进行揉搓,使得样本转移到洗脱液中,最后利用试纸条对洗脱液进行检测。
4.然而,上述病毒采样和检测操作存在着众多问题:(1)医护人员需要将洗脱液加入抽提管中,然后隔着抽提管的管壁对拭子进行揉搓,操作步骤多,容易出现操作失误;(2)在洗脱过程中,洗脱液的加入量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过多的洗脱液容易造成样本丢失,影响到检测准确性;(3)拭子与洗脱液,需要各自单独包装,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病毒样本等样本的采样操作步骤、提高洗脱液等液体加入量的准确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采样拭子。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样拭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采样拭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有采样头,所述管体包括可破损段和用于储藏液体的储液段,所述可破损段连接在所述储液段的一端,所述可破损段远离所述储液段的一端封闭设置,所述采样头连接在所述储液段远离所述可破损段的一端,所述可破损段的管内为空腔。
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可以根据需要在储液段中装入定量的液体,而且由于可破损段的管内存在空腔,因此可破损段的压强和大气压平衡,液体得以被保存在储液段内,液体不会从储液段远离可破损段的开口端流出,实现液体和拭子一体化设置。在使得可破损段破损后,储液段远离采样头的一端和大气相通,储液段内的液体即可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储液段而浸润采样头,然后将采样头上的样品洗脱下来。本技术的采样拭子不仅操作方便,提高了对病毒样品等样品检测的便捷性,而且实现了洗脱液等液体的定量使用,尽可能提高了液体用量的准确性;同时,本技术实现液体和拭子一体化设置,降低了采样拭子生产成本。
9.可选的,所述采样头为由包括脱脂棉、泡棉、尼龙植绒、聚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制得的采样头。
10.可选的,所述管体为由包括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乳酸、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得的管体。
11.可选的,所述可破损段远离所述储液段的一端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是热压所述可破损段本身形成的块。
1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常用的热熔胶密封,容易因热熔胶收缩,而使得热熔胶和可破损段的管内壁之间存在缝隙,进而会影响可破损段密封端的密封性;采用热压方式,在热压可破损段自身后,使得可破损段发生热熔,即可便捷地对管体进行密封,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洗脱液等液体的泄漏,提高了对样本的检测准确性。
13.可选的,所述可破损段的管外壁上设置有可折断切口。
1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沿着可折断切口对可破损段进行掰断,方便快捷,使得掰断可破损段的过程更加省力。
15.可选的,所述管体的管外壁上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和所述管体滑移连接,所述套管朝向所述采样头的一端位于所述可折断切口背离所述采样头的一侧,所述套管朝向所述采样头的一端靠近所述可折断切口。
1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掰掉可破损段的时候,可以将套管移动到规定位置,从而相对增长可破损段远离采样头一侧的长度,可以更加省力地掰掉可破损段。
17.可选的,所述管体的管外壁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套管的管内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背离所述采样头的侧壁和所述滑移槽远离所述采样头的槽壁抵接,所述套管朝向所述采样头的一端位于所述可折断切口背离所述采样头的一侧,所述套管朝向所述采样头的一端靠近所述可折断切口。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移槽槽壁上滑移,可以对套管进行导向,而且滑块和滑移槽槽壁的抵接,可以直接对套管的最终位置进行定位,减少操作人员核对套管位置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技术提供的采样拭子,不仅操作方便,提高了对病毒样品等样品检测的便捷性,而且实现了洗脱液等液体的定量使用,尽可能提高了洗脱液等液体用量的准确性;同时,本技术实现液体和拭子一体化设置,降低了采样拭子生产成本;
21.2.本技术采用热压可破损段自身,可破损段发生热熔以对管体进行密封,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洗脱液等液体的泄漏,提高了对样品的检测准确性;
22.3.本技术套管的设置,可以更加省力地将可破损段拆下;
23.4.本技术的采样拭子可以用于对新冠病毒样品、hpv病毒样品的采样,也可以用于其他生物样品等含有生物蛋白的样品采样。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采样拭子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26.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采样拭子。
28.图5是图4中沿c-c线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11、可折断切口;12、滑移槽;13、可破损段;14、储液段;2、采样头;3、密封块;5、套管;5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采样拭子。
3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采样拭子,包括管体1,本实施例中的管体1为两端贯穿的中空圆管,管体1分为储液段14和可破损段13,储液段14和可破损段13相连通,储液段14用于储存液体,可以是洗脱液、稀释液等;可破损段13远离储液段14的一端封闭设置,在液体储存在储液段14内的时候,可破损段13的管内为空腔;储液段14远离可破损段13的一端包裹有采样头2,采样头2的材料为脱脂棉、泡棉、尼龙植绒、聚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的采样头2材料为脱脂棉。
34.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破损段13远离储液段14的一端设有密封块3。通过热压可破损段13本体,使得可破损段13发生热熔而粘合在一起,待可破损段13冷却,即可在可破损段13上形成密封块3以密封可破损段13远离采样头2的一端。
35.液体被注入在储液段14内,而且由于液体和密封块3之间存在空腔,液体不会随意流出管体1,从而液体被稳定地储藏在储液段14内,从而拭子和液体一体化设置,便于携带,而且生产成本更低。利用拭子的采样头2采集好病毒样本的后,使得采样头2向下,破坏可破损段13,使得可破损段13内的空腔与大气相通,即可使得储液段14的液体流出管体1而浸润采样头2,使得洗脱液将采样头2上的病毒样品洗脱下来。破块可破损段13的方式可以是掰掉可破损段13、扎破可破损段13等。
36.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更为省力地掰断可破损段13,本实施例中,可破损段13的管外壁上开设有可折断切口11,可折断切口11可以是条形切口也可以是环形切口,而且可折断切口11位于密封块3朝向采样头2的一侧。因此在可折断切口11附近用力,即可便捷将可破损段13掰掉。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采样拭子的实施原理为:本实施例中的采样拭子用于新冠病毒采样,在新冠病毒采样的时候,利用采样头2对待检人员进行鼻部或者喉部的采样。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时候,使得采样头2朝向下,用力掰掉可破损段13,洗脱液即可流出管体1而浸润采样头2,使得洗脱液将采样头2上的病毒样品洗脱下来,然后再继续后续检测即可。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采样拭子也可以用于hpv等病毒的采样,操作方式均是在采样后,掰掉可破损段13,使得洗脱液或者稀释液等流出浸润采样头2,使得洗脱液将采样头2上的样品洗脱下来。
38.实施例2
39.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采样拭子,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管体1的管外壁上套设有套管5,管体1的管外壁上开设有滑移槽12,滑移槽12延伸在可破损段13和储液段14的管外壁上,并且滑移槽12可以贯穿储液段14远离可破损段13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的滑移槽12不贯穿储液段14远离可破损段13的一端。同时,滑移槽12不贯穿可破损段13远离储液段14的一端;套管5的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51,滑块51和滑移槽12槽壁滑移连接,因此套管5的管内壁和管体1的管外壁之间滑移连接。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采样拭子的实施原理为:采样过程中,套管5套在管体1上,不会影响采样过程;需要掰掉可破损段13的时候,滑移套管5,使得套管5远离采样头2,直至滑块
51和滑移槽12远离采样头2的槽壁抵接,此时套管5朝向采样头2的一端位于可折断切口11远离采样头2的一侧且贴紧可折断切口11,此时手握套管5,可以更加省力地掰掉可破损段13。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