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尿液扩散的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1644发布日期:2022-12-07 01:5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尿液扩散的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纸尿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尿液扩散的纸尿裤。


背景技术:

2.纸尿裤在现今己有越来越多地婴儿使用,其以便捷性、防漏性几乎替代了过去人们使用的尿布,纸尿裤为人们的育儿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3.现有的纸尿裤通常包括用于吸收尿液的芯体以及各种功能层,通过一定规律的叠加胶粘形成裤体,再配合设置贴带等结构,便于将裤体固定在婴儿的身上。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纸尿裤芯体的扩散速度慢,尿液容易集中在某个区域,引起婴儿使用者的不适;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扩散速度,提升婴儿使用者的穿着舒适感,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尿液扩散的纸尿裤。
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便于尿液扩散的纸尿裤,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两层无尘纸以及固设于两层无尘纸之间的热风无纺布,所述热风无纺布内掺杂有高分子吸水树脂以及木浆纤维;所述芯体中部贯穿开设有导流槽,所述芯体内侧依次叠加胶粘有导流层、面料层,所述芯体外侧依次叠加胶粘有隔水层、底膜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婴儿使用者使用纸尿裤的过程中,热风无纺布内掺杂有高分子吸水树脂以及木浆纤维,高分子吸水树脂能够吸收尿液,实现芯体用于吸收尿液的功能,木浆纤维能够加快尿液的扩散速度,导流槽能够将集中在某个区域的尿液及时地、快速的进行疏导至其他区域,使尿液不易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导致婴儿使用者不适。
9.可选的,所述导流槽长度为芯体长度的50%-70%;所述导流槽宽度为芯体宽度的5%-13%。
10.可选的,所述导流槽长度为芯体长度的60%;所述导流槽宽度为芯体宽度的10%。
11.可选的,所述底膜层外侧在与婴儿使用者腰部相对应位置胶粘有前腰贴层,所述底膜层远离前腰贴层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耳贴层以及右耳贴层,所述左耳贴层以及右耳贴层均胶粘有与前腰贴层相粘合适配的魔术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着的过程中,魔术贴能够根据婴儿使用者的腰围可拆卸地粘合在前腰贴层指定的位置,从而实现纸尿裤的穿着。
13.可选的,所述左耳贴层以及右耳贴层均由固定区、胶粘区、接触区组成;其中,所述固定区胶粘于底膜层内侧与面料层外侧之间,所述魔术贴胶粘于胶粘区,所述接触区位于胶粘区远离固定区的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胶粘于胶粘区,接触区位于胶粘区远离固定区的
一侧,使接触区无法与前腰贴层相粘合,便于通过手持拉扯接触区将左耳贴层以及右耳贴层与前腰贴层进行分离,从而便于纸尿裤的更换。
15.可选的,所述接触区的边角设置为圆角。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着的过程中,婴儿使用者的摆臂运动容易与接触区相接触,通过将接触区的边角设置为圆角,能够尽量避免边角对婴儿使用者的手部刮划。
17.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8.1.在婴儿使用者使用纸尿裤的过程中,热风无纺布内掺杂有高分子吸水树脂以及木浆纤维,高分子吸水树脂能够吸收尿液,实现芯体用于吸收尿液的功能,木浆纤维能够加快尿液的扩散速度;
19.2.导流槽能够将集中在某个区域的尿液及时地、快速的进行疏导至其他区域,使尿液不易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导致婴儿使用者不适。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的在使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的在展开状体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2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芯体;11、无尘纸;12、热风无纺布;13、高分子吸水树脂;14、木浆纤维;2、导流层;3、面料层;4、隔水层;5、底膜层;6、前腰贴层;71、左耳贴层;72、右耳贴层;731、固定区;732、胶粘区;733、接触区;8、魔术贴;9、圆角;10、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尿液扩散的纸尿裤。
27.参照图1-3,便于尿液扩散的纸尿裤包括用于吸收尿液的芯体1,芯体1内侧依次叠加胶粘有导流层2、面料层3,芯体1外侧依次叠加胶粘有隔水层4、底膜层5;其中,面料层3直接与婴儿使用者的皮肤接触,面料层3采用的是无纺布制作而成,具有柔软的质感;导流层2位于面料层3和芯体1之间,导流层2采用的是纤维网制作而成,具有将尿液及时地、快速的进行疏导的优点;隔水层4采用的是拒水布制作而成,用于尽量防止尿液外渗;底膜层5采用的是纺粘无纺布制作而成,具有柔软的质感。
28.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吸收尿液的芯体1包括两层无尘纸11以及热风无纺布12;其中,热风无纺布12固设于两层无尘纸11之间,且热风无纺布12与两层无尘纸11之间的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热风无纺布12内掺杂有高分子吸水树脂13以及木浆纤维14,高分子吸水树脂13能够吸收尿液,实现芯体1用于吸收尿液的功能,木浆纤维14能够加快尿液的扩散速度,使尿液不易于集中在某个区导致婴儿使用者不适。
29.在本实施例中,芯体1中部开设有导流槽10,导流槽10呈贯穿设置,使芯体1内侧的导流层2以及芯体1内侧的拒水层在与导流槽10相对应位置处能够相互胶粘,尽量防止高分子吸水树脂13以及木浆纤维14掉落在导流槽10内。在婴儿使用者使用纸尿裤的过程中,导流槽10能够将集中在某个区域的尿液及时地、快速的进行疏导至其他区域,使尿液不易于
集中在某个区域导致婴儿使用者不适。
30.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槽10长度为芯体1长度的60%。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槽10长度可设置为芯体1长度的50%/55%/60%/65%/70%等数值。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10宽度为芯体1宽度的10%。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槽10宽度可设置为芯体1宽度的5%/8%/12%/13%等数值。
32.参照图1、2、4,在本实施例中,底膜层5外侧在与婴儿使用者腰部相对应位置胶粘有前腰贴层6,前腰贴层6采用的是纺粘无纺布制作而成,能够与魔术贴8的勾面相粘合;底膜层5远离前腰贴层6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耳贴层71以及右耳贴层72,左耳贴层71以及右耳贴层72相互对称布置,左耳贴层71以及右耳贴层72一侧均胶粘有与前腰贴层6相粘合适配的魔术贴8。在穿着的过程中,魔术贴8能够根据婴儿使用者的腰围可拆卸地粘合在前腰贴层6指定的位置,从而实现纸尿裤的穿着。
33.在本实施例中,左耳贴层71以及右耳贴层72均由固定区731、胶粘区732、接触区733组成,固定区731、胶粘区732、接触区733依次排列布置,且固定区731、胶粘区732、接触区733一体成型;其中,固定区731胶粘于底膜层5内侧与面料层3外侧之间,即,固定区731被两层无纺布进行包裹,使固定区731不易于直接接触到婴儿使用者的皮肤而影响穿着舒适感;魔术贴8胶粘于胶粘区732,接触区733位于胶粘区732远离固定区731的一侧,使接触区733无法与前腰贴层6相粘合,便于通过手持拉扯接触区733将左耳贴层71以及右耳贴层72与前腰贴层6进行分离,从而便于纸尿裤的更换。
34.在本实施例中,接触区733的边角设置为圆角9,在穿着的过程中,婴儿使用者的摆臂运动容易与接触区733相接触,通过将接触区733的边角设置为圆角9,能够尽量避免边角对婴儿使用者的手部刮划。
35.实施原理:在婴儿使用者使用纸尿裤的过程中,热风无纺布12内掺杂有高分子吸水树脂13以及木浆纤维14,高分子吸水树脂13能够吸收尿液,实现芯体1用于吸收尿液的功能,木浆纤维14能够加快尿液的扩散速度,导流槽10能够将集中在某个区域的尿液及时地、快速的进行疏导至其他区域,使尿液不易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导致婴儿使用者不适。
3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上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