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瘘破裂止血的压迫止血装置

文档序号:32098041发布日期:2022-11-08 21:5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瘘破裂止血的压迫止血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血液透析用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破裂的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以下简称为“血透通路”)是为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人为构建的非生理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两种形式。由于反复穿刺、感染、瘤样变等因素,导致的血透通路破裂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因为血透通路构建后,血流量明显增加,使得浅表静脉或人工血管内流动着接近于动脉流量和压力的血流,破裂后出血量大,来势凶猛。血透通路破裂大出血是尿毒症患者非疾病相关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大多数非专科医生、家属、患者对此类病情了解较少,面对大量出血时往往手足无措,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可能短时间导致病人出现失血性休克。
3.血透通路破裂大出血,目前的应对措施仍是直接压迫出血点;对于出血点压迫不确切时,会采用压迫出血点近远端内瘘血管或人工血管,甚至压迫流入道动脉。这两种方法,一是对于非专业人士,可能难以准确压迫到出血点,由于破口表面皮肤滑动或血块较多,无法确切加压;二是多数情况下会将内瘘血流完全阻断,导致内瘘血栓化,从而在止血的同时,导致内瘘的失功;三是使用束臂加压带或袖带止血时,又可能因为阻断了通路回流导致通路压力进一步升高,出血进一步加重,适得其反。
4.血透通路破裂大出血,均为点状破裂,破口直径很少超过10mm,且多数位于内瘘瘤样变的突起处。但由于皮肤滑动、血凝块和活动性出血涌出,准确出血点往往难以判断,如使用手指压迫,容易滑动。部分患者内瘘破裂前有相关的体征改变(如潜在出血点的红肿、皮肤菲薄、明显疼痛、渗出等),但出现上述体征到就医接受处理之间,往往患者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等到一旦出血再进行上述压迫止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用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破裂的压迫止血装置,可适血液透析用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的破裂出血情况下的术前抢救性止血,即使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利用本装置进行压迫止血,适用于家庭、急诊、血透室或紧急情况下对血透通路破裂出血提供快速止血,又不至引发通路闭塞,为后续的就医、修复及维持通路功能提供可能。
6.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瘘破裂止血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帽、m型支撑臂和弹力绑带;止血帽包括顶部和侧围,底部开口内部中空;m型支撑臂包括设置在止血帽两侧的两个支撑臂,弹力绑带两端可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的连接。
7.优选的,所述止血帽高度不超过1.5cm,和/或,止血帽内径不超过2cm。
8.优选的,所述止血帽容积不超过5ml。
9.优选的,所述止血帽为扁圆形柱体。
10.优选的,所述止血帽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
11.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硅胶材料制成。
12.优选的,m型支撑臂还包括连接两个支撑臂止血帽的中部连接块,中部连接块与止血帽的顶部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m型支撑臂为硬质材料制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硬质材料为硬塑料材料,例如带有微弱弹性形变能力的硬塑料材料,可以辅助一定的加压力。
14.优选的,所述弹力绑带为弹性织物材料制成。
15.优选的,所述弹力绑带与m型支撑臂的一个支撑臂固定连接,与另一个支撑臂可拆卸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所述用于血液透析用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破裂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帽、m型支撑臂和弹力绑带,止血帽三面包覆一面开口,将止血帽开口对准点状破裂的出血部位盖住并以弹力绑带固定,可在出血点周围形成环状密封圈,防止血液外溢,血液填充止血帽内腔,形成压力达到压迫止血。m型支撑臂可以加强压迫作用,保证止血帽牢固固定,同时可以暴露止血帽周边的皮肤组织,以便观察止血效果及确认周围皮肤组织是否有其他异常。
18.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迫止血装置可快速、确切的应对血液透析用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破裂出血,降低压迫止血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患者、患者家属等非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以达到快速充分止血,调整适当压力又不会完全阻断内瘘血流的效果,避免止血过程中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实用。
附图说明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计时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为止血帽,2为密封圈,3为m型支撑臂,4为弹力绑带,5为撕拉扣,6为固定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并且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代表实物。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用自体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破裂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帽1、m型支撑臂3和弹力绑带4;止血帽1三面包括顶部和侧围,底部开口内部中空,开口处可以设置一圈密封圈2;m型支撑臂包括设置在止血帽两侧的两
个支撑臂,弹力绑带两端可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血帽1三面包覆一面开口,当开口被压迫在出血点周围皮肤后可形成封闭的内腔,配合密封圈使少量血液积蓄在内腔中形成一定压力,再结合m型支撑臂和弹力绑带4提供压力和固定功能,可实现对血透通路破裂出血的压迫止血,但又不会完全阻断内瘘血流,避免止血过程中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实用。
24.本实用新型所述止血帽1的高度优选的不超过1.5cm,高度优选的控制在1-2cm,避免高度过高时止血帽1内腔的压迫压力不稳定。本实用新型所述止血帽1的容积优选的不超过5ml,容积优选的控制在3-5ml,此时止血帽1内的积血压力可达到对出血点的充分压迫又可缩短止血时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血帽1为扁圆柱形、四面体、方形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止血帽为一面开口的扁圆柱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止血帽1为内径2cm、高1cm的扁圆柱体,硬质材料制成。
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圈2设置在止血帽1开口的边缘一周,起到密封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圈2为硅胶材料支撑,硅胶材料不但能够与皮肤接触后形成密封,也避免压迫止血过程中挤压皮肤导致皮肤破损的风险。
26.本实用新型所述m型支撑臂3的两个支撑臂呈“m”状分布在止血帽两侧,通常与止血帽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m 型支撑臂3包括两个支撑臂以及连接两个支撑臂的中部连接块,中部连接块与止血帽1的顶面是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力绑带4优选的为弹性织物材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力绑带4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卡扣6,以便固定弹力绑带4的长短和位置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卡扣6为撕拉扣。
27.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迫止血装置使用时,先将止血帽1扣在血透通路破裂的出血部位上,施以一定压力使密封盖与皮肤配合使止血帽1内腔封闭,血液充入后可形成一定的内部压力;弹力绑带4缠绕在患者内瘘所在的手臂、腿部或其他部位,通过固定卡扣6和m型支撑架固定止血帽1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待血液填充满止血帽1内腔后的内部压力以及弹力绑带的外部压力配合对止血帽1覆盖的区域内出血点压迫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通过调整适当压力,不会完全阻断内瘘血流,避免止血过程中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实用,适用于自体瘘和人工血管内瘘出血的急救。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