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器和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6197发布日期:2022-11-22 22:2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湿化器和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湿化器,还涉及一种呼吸机。


背景技术:

2.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3.呼吸机中湿化器安装在呼吸机的外壳内,用于加湿、加热空气,使通过进气管道进入湿化器内部的空气变得湿润温和,然后由湿化器的出气管道输向用户。
4.但是,现有湿化器的出气管道处温度低,易形成冷凝水,导致用户吸入并发生呛咳危险,对用户造成危险。
5.因此,如何避免湿化器中出气管道处冷凝水被用户吸入而发生危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化器,其出气管道的底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底高度沿出气管道出口端到入口端的方向逐渐降低,能将出气管道处形成的冷凝水导流回壳体内,避免冷凝水被用户吸入而发生危险,提高用户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湿化器的呼吸机,避免用户吸入冷凝水,保障用户人身安全。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湿化器,用于呼吸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底部设有沿所述出气管道的输气方向延伸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气管道的入口端对应、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管道的出口端对应,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高度由第二端到第一端逐渐降低。
9.优选的,上述湿化器中,所述出气管道的底部壁厚由所述导流槽的第二端到第一端逐渐减小,形成所述导流槽;或者
10.所述出气管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导流槽固定于所述开口处。
11.优选的,上述湿化器中,所述出气管道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管道和竖直管道,所述水平管道的自由端为所述进气管道的入口端、所述竖直管道的自由端为所述进气管道的出口端。
12.优选的,上述湿化器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并围成湿化器腔体;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且所述进气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湿化器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道的入口与所述湿化器腔体连通;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13.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的开口处;
14.密封圈压紧件,所述密封圈压紧件设置于另一个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密封圈压紧
件用于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时压紧所述密封圈。
15.优选的,上述湿化器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卡扣或卡槽,用于与所述呼吸机中外壳的卡槽或卡扣配合;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设有拆卸隔栏,且所述拆卸隔栏靠近所述壳体的卡扣或卡槽。
16.优选的,上述湿化器中,所述壳体或所述外壳设有防护垫片,并且所述防护垫片靠近所述壳体或所述外壳的卡扣。
17.优选的,上述湿化器中,所述壳体设有插板件,所述插板件用于与所述呼吸机中外壳的插槽配合。
18.优选的,上述湿化器中,所述插板件包括板体和固定于所述板体表面的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用于限制所述板体在所述插槽内沿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板体的板面垂直。
19.一种呼吸机,包括外壳和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湿化器,所述湿化器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湿化器;所述外壳设有加热片,用于配合所述壳体的导热片加热所述壳体内的水。
20.优选的,上述呼吸机中,所述加热片通过安装组件装配于所述外壳,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21.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片能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
22.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布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片之间,用于向所述加热片提供贴向所述导热片的驱动力。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化器,用于呼吸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的底部设有沿所述出气管道的输气方向延伸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气管道的入口端对应、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管道的出口端对应,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高度由第二端到第一端逐渐降低。
24.上述湿化器中出气管道的底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底高度沿出气管道出口端到入口端的方向逐渐降低,能将出气管道处形成的冷凝水导流回壳体中,避免冷凝水被用户吸入而发生危险,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湿化器的呼吸机,避免用户吸入冷凝水,保障用户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的爆炸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出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的爆炸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中外壳、加热片与安装组件的装配爆炸图;
35.其中,图1-图8中:
36.湿化器100;下壳体101;密封圈压紧件102;密封圈103;进气管道104;水平管道141;竖直管道142;出气管道105;第一边缘151;第二边缘152;第三边缘153;第四边缘154;第五边缘155;第六边缘156;上壳体106;插板件107;板体171;夹紧板172;锁扣108;卡扣109;拆卸隔栏110;导热片111;外壳201;隔板211;加热片202;弹性件203;固定架204。
具体实施方式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湿化器,其出气管道的底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底高度沿出气管道出口端到入口端的方向逐渐降低,能将出气管道处形成的冷凝水导流回壳体内,避免冷凝水被用户吸入而发生危险,提高用户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湿化器的呼吸机,避免用户吸入冷凝水,保障用户人身安全。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请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化器100,用于呼吸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管道104和出气管道105;所述出气管道105的底部设有沿所述出气管道105的输气方向延伸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气管道105的入口端对应、第二端与所述出气管道105的出口端对应,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高度由第二端到第一端逐渐降低。
40.上述湿化器100中出气管道105的底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槽底高度沿出气管道105出口端到入口端的方向逐渐降低,能将出气管道105处形成的冷凝水导流回壳体中,避免冷凝水被用户吸入并发生危险,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41.导流槽可设置在出气管道105内部,以使出气管道105的外部轮廓规整,便于生产制造。具体可在出气管道105内部安装倾斜板,用作导流槽的槽底,倾斜板由出气管道105的出口端到入口端向下倾斜;还可以使出气管道105的底部壁厚由所述导流槽的第二端到第一端逐渐减小形成导流槽,如图3所示,出气管道105中内壁的第一边缘151和第二边缘152以下的部分管壁加厚,且壁厚尺寸由出气管道105的出口端到入口端逐渐减小以形成导流槽,整个导流槽中各处截面的最低位置沿导流槽的第二端到第一端方向逐渐降低。
42.当然,导流槽还可设置为凸出于所述出气管道105的外周轮廓,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43.出气管道105的底部可设置开口,相应的,导流槽固定于上述开口处。如图4所示,出气管道105底部沿内壁的第三边缘153、第四边缘154设置开口,第三边缘153和第四边缘154以下的部分为凸出于出气管道105外周轮廓的导流槽。
44.具体的,第三边缘153和第四边缘154以下的部分分别沿着第五边缘155和第六边缘156延伸并交汇,从而形成导流槽,其中,交汇处为导流槽的最低处,该最低处的高度沿出
气管道105的出气端到进气端的方向逐渐降低,便于滴入导流槽内的冷凝水快速流回壳体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导流槽可设置为与出气管道105为一体式结构,或者两者相互分体并通过粘接等方式相互固定,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45.具体的,上述湿化器100中,出气管道105沿水平方向布置;进气管道104的位置要等于或略高于出气管道105;所述进气管道104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管道141和竖直管道142,所述水平管道141的自由端为所述进气管道104的入口端、所述竖直管道142的自由端为所述进气管道104的出口端。
46.壳体包括上壳体106和下壳体101,所述上壳体106和所述下壳体101固定连接并围成湿化器腔体,湿化器腔体用于盛装水;所述进气管道104和所述出气管道105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06,且所述进气管道104的出口与上述湿化器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道105的入口与上述湿化器腔体连通。
47.为了确保上壳体106和下壳体101连接处的密封性,上壳体106和所述下壳体101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48.密封圈103,所述密封圈103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06或所述下壳体101的开口处;
49.密封圈压紧件102,所述密封圈压紧件102设置于另一个壳体(若密封圈103设置于上壳体106的开口处,则“另一个壳体”为下壳体101,若密封圈103设置于下壳体101的开口处,则“另一个壳体”为上壳体106)的开口处;所述密封圈压紧件102用于在所述上壳体106和所述下壳体101固定连接时压紧所述密封圈103。
50.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103和密封圈压紧件102,确保上壳体106、下壳体101闭合及打开不受密封装置影响,便于使用中随时添加水或进行其他维护。
51.上述实施例中,密封圈压紧件102的一侧设置为固定于下壳体101,具体利用双面胶或者具有粘性的物质进行胶连固定;密封圈压紧件102另一侧设置平板结构,平板结构的轮廓按照整个密封圈压紧件102的外轮廓进行设置,形成中空的环状,便于湿化器100中的液体通过。
52.密封圈10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塑胶或其他具有弹性且结实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密封圈103的轮廓与上壳体106的开口处轮廓相一致,并且密封圈103一侧与上壳体106固定,具体可采用胶连方式,或者设置通孔与上壳所设置的柱相配合,实现密封圈103与上壳体106的固定。在上壳体106、下壳体101闭合时,密封圈103的另一侧与平板结构相接触并压紧,呈现密封状态。
53.为了使壳体的密封状态可以人为控制,上壳体106与下壳体101闭合时通过锁扣108固定连接。
54.为了便于装配,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卡扣109或卡槽,用于与所述呼吸机中外壳201的卡槽或卡扣109配合。进一步的,壳体或外壳201设有防护垫片,并且所述防护垫片靠近所述壳体或所述外壳201的卡扣109(即防护垫片与卡扣109均安装于壳体,或均安装于外壳201),避免安装和拆卸湿化器100时拆卸工具损坏壳体或外壳201。
55.具体可设置为如图5所示结构,上壳体106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卡扣109,与呼吸机外壳201对应位置的卡槽相适配,便于将湿化器100与外壳201固定;卡扣109两侧可设置防护垫片,用于在安装及拆卸湿化器100时保护湿化器100及外壳201免受损坏。
56.壳体的外表面还设有拆卸隔栏110,且所述拆卸隔栏110靠近所述壳体的卡扣109
或卡槽。具体的,隔栏位于上壳顶部外侧,用于在用户用手或其他工具拆卸湿化器100时增大湿化器100与手或其他工具的摩擦力,便于拆卸。
57.上述湿化器100中,所述壳体设有插板件107,所述插板件107用于与所述外壳201的插槽配合。
58.插板件107与插槽配合,能引导湿化器100精准滑动至外壳201内用于安装湿化器100的位置,确保卡扣109和卡槽精准对位配合,无需在装配前对湿化器100进行定位,方便操作。
59.湿化器100中下壳体101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板件107,插板件107便于湿化器100沿水平方向插入呼吸机的外壳201,防止湿化器100在插入外壳201的过程中受力不均产生摩擦而发生损坏。外壳201的插槽由固定于外壳201的隔板211、外壳201的底板,以及外壳201中底板与隔板211之间的部分侧板组成。
60.插板件107可设置为仅包括板体171,但为了避免插板件107在插槽内沿垂直于板体171的方向移动,确保湿化器100可靠安装在外壳201内,上述插板件107设置为包括板体171和固定于所述板体171表面的夹紧板172,所述夹紧板172用于限制所述板体171在所述插槽内沿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板体171的板面垂直。
61.夹紧板172与板体171呈现垂直相交状态,夹紧板172个数可设置为1个、2个、3个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需保证插板件107在插入插槽时保持在隔板211与外壳201的底板之间不晃动即可,进而保证湿化器100在安装后不会出现纵向移动。
62.湿化器100的壳体设有导热片111,用于与呼吸机外壳201的加热片202接触导热。导热片111可设置在下壳体101的侧壁处,但为了均匀加热下壳体101内的水,导热片111优选设置在下壳体101的底部,相应的,呼吸机的加热板202设置于外壳201中与导热片111对应的位置。
63.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100中,不仅导流槽与出气管道105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壳体与上述卡扣109或卡槽、上述防护垫片、上述拆卸隔栏110、上述插板件107均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以便于生产制造,且生产成本低。
6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吸机,包括外壳201和固定在所述外壳201内的湿化器100,所述湿化器100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100;所述外壳201设有加热片202,加热片202能够配合壳体的导热片111加热壳体内的水。
65.加热片202可设置为直接装配于外壳201,优选设置为通过安装组件装配于所述外壳201,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66.固定架204,所述固定架204固定在所述外壳201内;所述加热片202能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204;
67.弹性件203,所述弹性件203布置于所述外壳201和所述加热片202之间,用于向加热片202提供贴向导热片111的驱动力。
68.本实施例中加热片202配合安装组件实现能移动地安装于外壳201,配合弹性件使加热片202始终贴紧导热片111,保证加热效率;同时,弹性件203具有减震作用,防止在安装湿化器100时加热片202因与湿化器壳体摩擦过大而产生损坏甚至变形,亦防止在呼吸机正常运行时因碰撞使加热片202产生震动甚至变形。
69.具体的,弹性件203为设置于加热片202接触外壳201一侧的弹力柱,为夹在外壳
201和加热片202之间的海绵,或者为夹在外壳201和加热片202之间且具有弹性的物件,确保湿化器100在装入呼吸机外壳201时,加热片202受湿化器100挤压而向贴近外壳201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小摩擦,减小震动,防止加热片202和湿化器100发生损坏。
70.上述固定架204用于对弹性件203和加热片202限位,防止加热片202或弹性件203出现移动幅度过大的情形。
71.具体的,加热片202通过安装组件安装于呼吸机中外壳201的底板,位置与湿化器100装配后导热片111所处的位置相对应。
72.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湿化器100,避免用户吸入冷凝水,保障用户人身安全。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机还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有关湿化器100的其他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3.本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中描述出现“底部”、“上”、“下”、“高”等表示方位的词,各方位词均是指湿化器装配于呼吸机的外壳,呼吸机呈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
7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