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急救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9339发布日期:2023-01-04 09:5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信息化急救背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化急救背包。


背景技术:

2.创伤、卒中、胸痛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的建立,对这三大类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果,特别是急救信息化建设,使优质医疗资料前移到急救车,通过院前院内的双向互动,挽救了大量的生命。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急救车往往难以到达,需要我们步行或者是使用轻便交通工具前往,这样就无法携带完整的医疗救治设备及药材,也无法携带信息化设备,现有技术也只能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缓存在存储器内,等待网络信号恢复时发送至平台服务端,这样就使患者的救治时限延迟,救治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息化急救背包,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4.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化急救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和组网单元;所述背包主体包括依次层置的急救药材放置层、急救器材放置层、通讯设备放置层,所述急救药材放置层和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铰接,所述通讯设备放置层与所述急救药材放置层远离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的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组网单元设于所述通讯设备放置层内,所述组网单元包括中继组网单元和移动组网单元,所述中继组网单元与所述移动组网单元通讯连接,所述中继组网单元与指挥中心通讯连接。
5.可选地,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包括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分割为多个第一放置区域。
6.可选地,所述急救药材放置层包括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急救药材放置层分割为多个第二放置区域。
7.可选地,所述通讯设备放置层包括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将所述通讯设备放置层分割为多个第三放置区域。
8.可选地,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还包括减震部;所述减震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隔板固定连接。
9.可选地,所述急救药材放置层还包括吸附部;所述吸附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内,与所述第二分隔板固定连接。
10.可选地,所述通讯设备放置层还包括伸缩天线;所述伸缩天线与所述移动组网单元连接。
11.可选地,信息化急救背包还包括第一拎带和第二拎带,所述第一拎带与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拎带与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的侧边固定连接。
12.可选地,信息化急救背包还包括肩带,所述肩带与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远离所述急救药材放置层的一侧固定连接。
13.可选地,信息化急救背包还包括伸缩拉杆,所述伸缩拉杆与所述急救器材放置层远离所述急救药材放置层的一侧固定连接。
14.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信息化急救背包,包括:背包主体和组网单元;背包主体包括依次层置的急救药材放置层、急救器材放置层、通讯设备放置层,急救药材放置层和急救器材放置层铰接,通讯设备放置层与急救药材放置层远离急救器材放置层的的一侧固定连接;组网单元设于通讯设备放置层内,组网单元包括中继组网单元和移动组网单元,中继组网单元与移动组网单元通讯连接,中继组网单元与指挥中心通讯连接。分层设置可以将不同的物品分类放置,避免混淆,在需要时可以迅速找到目标物品。当接到急救信号时,根据急救信号的内容决定急救药材放置层所携带药材种类,然后乘坐救护车前往急救现场,到达离现场最近且有网络信号的位置后,将通讯设备放置层中的中继组网单元拿出,使中继组网单元分别与指挥中心和移动组网单元建立通讯连接,并携带信息化急救背包前往急救现场,移动组网单元跟随信息化急救背包到达急救现场后,利用急救器材放置层中的急救器材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数据采集等工作,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移动组网单元传输至救护车处的中继组网单元,通过中继组网单元将数据传输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对现场救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答,同时对后续救治做出及时、合理的方案,使病人整个救治流程合理化,在缺乏移动网络的地点实施传输急救数据,提高了现场急救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信息化急救背包的整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网单元与指挥中心的通信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急救器材放置层的内部结构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急救药材放置层的内部结构图;
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通讯设备放置层的内部结构图。
21.附图标记:1、背包主体;1-1、急救器材放置层;1-1-1、第一分隔板;1-1-2、第一放置区域;1-1-3、减震部;1-2、急救药材放置层;1-2-1、第二分隔板;1-2-2、第二放置区域;1-2-3、吸附部;1-3、通讯设备放置层;1-3-1、第三分隔板;1-3-2、第三放置区域;1-3-3、伸缩天线;1-4、第一拎带;1-5、第二拎带;1-6、肩带;1-7、伸缩拉杆;1-8、拉链;1-9、万向轮;2、组网单元;2-1、移动组网单元;2-2、中继组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23.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第
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4.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急救设备不具有信息化、一体化救治功能。一些急救背包虽然具有集合急救药材及急救器材设备的功能,但是不具备数据传输功能,无法做到远程沟通和远程会诊。一些急救背包虽然具有移动数据传输功能,但是完全依赖于移动数据信号,借助于智能平板和4/5g信号建立的通讯系统,无法在无网络信号的地方与指挥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在无移动数据的情况下只能做到暂时储存急救信息,无法做到实时传输而耽误治疗时机。
2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构建无线自组网实现救治现场与离现场最近且有网络信号的急救车中继站之间网络互通,进而实现后方救援指挥人员与前方救治人员之间进行语音、视频、网络等数据的互联。还可以将急救药材及便携式设备整合于急救背包内,实现信息化高效救治。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信息化急救背包,包括:背包主体1和组网单元2;背包主体1包括依次层置的急救药材放置层1-2、急救器材放置层1-1、通讯设备放置层1-3,急救药材放置层1-2和急救器材放置层1-1铰接,通讯设备放置层1-3与急救药材放置层1-2远离急救器材放置层1-1的的一侧固定连接;组网单元2设于通讯设备放置层1-3内,组网单元2包括中继组网单元2-2和移动组网单元2-1,中继组网单元2-2与移动组网单元2-1通讯连接,中继组网单元2-2与指挥中心通讯连接。
27.可选地,急救药材放置层1-2可以放置一些急救药品、血制品、耗材等。通讯设备放置层1-3可以放置一些数据采集及传输设备,例如:数据采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两个摄像头,一个为头戴式摄像头,一个为肩带背负式摄像头;一个包含蓝牙音频传输功能的头戴式麦克风,一台可以做心电图的平板电脑;传输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组网单元2-1和至少一个中继组网单元2-2。急救器材放置层1-1放置的器材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除颤仪,心电、血压监护仪;以上这些构成了整个急救背包。
28.可选地,移动组网单元2-1包括5g/4g以及无线网络模块、急救背包的实时定位信息、视频显示与语音通话功能、身份证读取模块、存储功能;中继组网单元2-2包括5g/4g以及无线网络模块;平板电脑的功能包括5g/4g以及无线网络模块、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功能和急救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功能。由于急救现场可能存在移动网络,所说选择包括5g/4g模块的移动组网单元2-1,在有移动网络的急救现场,移动组网单元2-1可以直接利用5g/4g信号与指挥中心进行通讯连接。
29.如图2所示,a范围表示移动组网单元2-1的无线信号范围,b范围表示中继组网单元2-2的无线信号范围,c范围表示5g/4g的移动信号范围,当接到急救信号时,根据急救信号的内容决定急救药材放置层1-2所携带药材种类,在乘坐救护车前往急救现场的过程中,若急救车到达离现场最近且有网络信号的位置后,将通讯设备放置层1-3中的中继组网单元2-2拿出,使中继组网单元2-2分别与指挥中心和移动组网单元2-1建立通讯连接,并携带
2-3设置于第二放置区域1-2-2内,与第二分隔板1-2-1固定连接。
39.其中,由于一些药材可能具有挥发性,仅仅将其进行分隔放置,无法保证不同药材之间不进行相互影响,影响药材的药性,所以在第二分隔板1-2-1上固设吸附部1-2-3,对挥发药材进行吸附,可选地,吸附部1-2-3可以选择活性炭等。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讯设备放置层1-3包括第三分隔板1-3-1;第三分隔板1-3-1将通讯设备放置层1-3分割为多个第三放置区域1-3-2。
41.其中,由于需要急救人员背负该信息化急救背包前往急救现场,若不使用第三分隔板1-3-1将通讯设备放置层1-3进行分割,不同的通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会发生碰撞,导致部分通讯设备损坏,耽误诊断信息的传输,通过第三分隔板1-3-1将通讯设备放置层1-3分割为多个第三放置区域1-3-2,将不同的通讯设备放置在不同的第三放置区域1-3-2内,实现对急救器材的保护。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讯设备放置层1-3还包括伸缩天线1-3-3;伸缩天线1-3-3与移动组网单元2-1连接。
43.其中,使用伸缩天线1-3-3可以增加移动组网单元2-1的无线信号的传输范围和传输强度,使诊断信息的传输更加稳定。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信息化急救背包还包括第一拎带1-4和第二拎带1-5,第一拎带1-4与急救器材放置层1-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拎带1-5与急救器材放置层1-1的侧边固定连接。
45.其中,在不方便背负的区域进行行走时,可以使用第一拎带1-4或第二拎带1-5提着急救背包行走。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信息化急救背包还包括肩带1-6,肩带1-6与急救器材放置层1-1远离急救药材放置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
47.其中,肩带1-6可以选择较大的宽度,减小肩膀的压力。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信息化急救背包还包括伸缩拉杆1-7,伸缩拉杆1-7与急救器材放置层1-1远离急救药材放置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
49.其中,在不方便背负的区域进行行走时,如果道路比较平坦,可以采用伸缩拉杆1-7拉着急救背包进行前进,相适配的,在急救器材放置层1-1的底侧固定有一对对称设置的万向轮1-9。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51.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