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0874发布日期:2022-10-29 03:2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2.内窥镜作为一种医疗诊断器械,其可以进入体内,通过其远端封装的摄像头,拍摄病灶处的图像,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以治疗疾病,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手柄,医生可以通过操作内窥镜手柄控制内窥镜主动弯曲段的弯曲动作。
3.相关技术中存在着一种分体式内窥镜手柄,其包括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在使用完毕后,将可抛弃段抛弃,既可以解决交叉感染的问题,又能降低内窥镜的丢弃成本。但是,为了保证牵引绳能够正常牵引内窥镜主动弯曲段进行弯曲动作,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传动结构,导致内窥镜手柄存在着组装难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4.因此,提供一种组装便捷且生产成本低的内窥镜手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内窥镜手柄存在的结构复杂、组装难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壳体、第一对接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对接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其中:
8.所述第一对接件包括第一对接部和齿条,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齿条连接固定;
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转动;
10.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一对接部可随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转动沿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壳体的远端部的径向方向。
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远端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周侧设置有限位凹陷,在所述壳体的远端部的轴向方向,所述限位凹陷与所述限位凸起限位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在所述限位凸起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一对接部经所述安装缺口装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
14.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为柔性齿条。
1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有齿条导向件,两个所述齿条导向件分布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两端。
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远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沿所述壳体的远端部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配合。
1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包括可抛弃段和前述的重复使用段,所述可抛弃段和所述重复使用段可拆卸相连。
18.进一步地,所述可抛弃段设置有第二对接件,所述第二对接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可抛弃段的近端部。
19.在所述第一对接件和所述第二对接件中,一者设置有对接凸起,另一者设置有对接凹陷,所述对接凸起与所述对接凹陷插接配合。
20.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前述的内窥镜手柄。
2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2.第一、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驱动件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齿条沿壳体的远端部的径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对接部沿预设方向移动,在重复使用段与可抛弃段对接的情况下,第一对接件可以带动可抛弃段的第二对接件沿预设方向移动,规避了传统分体式内窥镜手柄的轴向传动结构在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轴向方向的空间占用,提高了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空间布局的紧凑性,有利于内窥镜手柄向小型化发展;
23.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一对接件采用齿轮齿条的方式传动啮合,具有结构简单和传动稳定可靠的特点,在降低了重复使用段生产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分体式内窥镜手柄的生产效率;
24.第三、重复使用段内只有一个力传递部件,即第一对接件,在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对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进行对接即完成了内窥镜手柄的传动结构的连接,降低了对接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重复使用段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重复使用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重复使用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远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对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对接示意图。
32.图中:
33.100-壳体,110-第一导向槽,111-限位凸起,112-安装缺口,120-齿条导向件,130-第二导向槽;200-第一对接件,210-第一对接部,211-限位凹陷,212-对接凹陷,220-齿条;300-驱动组件,310-驱动件,320-齿轮传动机构;400-可抛弃段。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5.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6.在本实用新型中,“近端”和“远端”是本结构在使用环境下,相对于人体操作的远近位置,以方便对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同时方便理解;“近端”和“远端”是相对而言的位置关系,而非绝对的。
37.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6,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进行详细地说明。
38.参照图1~图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所公开的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包括壳体100、第一对接件200和驱动组件300。
39.其中,壳体100为重复使用段的基础构件,能够为第一对接件200和驱动组件300提供安装基础。具体地,第一对接件200可移动地设于壳体100的远端部,驱动组件300设于壳体100,驱动组件300与第一对接件200相连,以驱动第一对接件200沿预设方向移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预设方向为壳体100的远端部的径向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壳体100的远端部的径向方向,与远端部端面的轴线方向垂直即可,而非仅限于与远端部端面的轴线方方向垂直且相交。
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对接件200包括第一对接部210和齿条220,第一对接部210与齿条220连接固定,第一对接部210滑动设于壳体100的远端部,第一对接部210的滑动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同,齿条220的延伸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同,齿条220沿预设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对接部210沿预设方向移动。
41.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和齿轮传动机构320,齿轮传动机构320包括转动设于壳体100内、并与齿条220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21,在操作驱动件310驱动第一齿轮321转动时,齿条220沿预设方向移动。
42.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件310可以为拨杆,拨杆可以直接与第一齿轮321连接而驱动第一齿轮321转动,也可以通过中间齿轮322与第一齿轮321传动配合,基于中间齿轮322的存在,壳体100在轴向上具有适宜的尺寸,方便握持。
43.当然,驱动件310除采用前述的拨杆外,齿轮传动机构320还可以由旋钮驱动、电机、舵机驱动等方式驱动,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驱动件310的具体形式。
44.第一对接件200用于与第二对接件对接,第二对接件设置于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的近端部,在第一对接件200与第二对接件相对接的情况下,第二对接件与第一对接件200一体连动,也就是说,第二对接件可跟随第一对接件200沿壳体100的远端部的径向移
动。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对接件200和第二对接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接,例如插接配合、卡接配合、磁吸连接等方式,只要能实现第一对接件200能够带动第二对接件沿预设方向移动即可。
4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驱动件310通过齿轮传动机构320驱动第一对接件200沿壳体100的远端部的径向移动,规避了传统分体式内窥镜手柄的轴向传动结构在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轴向方向的空间占用,提高了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空间布局的紧凑性,有利于内窥镜手柄向小型化发展;与此同时,驱动组件300和第一对接件200采用齿轮齿条的方式传动啮合,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和传动稳定可靠的特点,在降低重复使用段生产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分体式内窥镜手柄的生产效率。
47.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重复使用段所需要对接的力传递部件至少为两个,即重复使用段内至少包括两个同步反向运动的推杆,除此之外还要对接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接头如type-c接头,因此,当可抛弃段与重复使用段对接位置较多时,将直接导致对接难度系数增加,并且操作过程中施力不当极易导致type-c接头的损坏;而本实用新型中的重复使用段仅需对接一个力传递部件,即第一对接件200,在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对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一对接件200和第二对接件进行对接,从而降低了对接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操作难度。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100的远端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10,第一导向槽110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对接部210与第一导向槽110滑动配合;如此设置下,第一导向槽110具有预设的导向轨迹,第一导向槽110能够对第一对接部210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使得第一对接部210沿第一导向槽110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对接件200的移动更加稳定,精度更高。
4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0的远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30,第二导向槽130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齿条220与第二导向槽130滑动配合;如此设置下,确保齿条220的滑动轨迹与第一对接部210的移动轨迹相同,能够提高第一对接件200沿预设方向移动的准确性,能够避免第一对接部210与齿条220的移动轨迹出现偏差而发生卡死现象。
5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槽130的槽口宽度大于第一导向槽110的槽口宽度,此种情况下,第一导向槽110和第二导向槽130之间形成台阶面,在壳体100的远端部的轴向方向,该台阶面可以与第一对接件200的齿条220限位配合,防止第一对接件200脱出。
51.在本技术中,齿条220既可以为硬质齿条,也可以为柔性齿条。在前述方案中,第一齿轮321在传动过程中与齿条220的局部接触,在齿条220为硬质齿条的情况下,齿条220的端部会率先接触到壳体100径向方向的边缘位置并与壳体100相抵接,对第一对接部210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从而导致第一对接部210在预设方向的行程较小,也就是说,硬质齿条不能充分利用到壳体100的远端部的径向尺寸,导致内窥镜主动弯曲段的弯曲幅度有限;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齿条220可以为柔性齿条,如此设置下,齿条220与壳体100相抵接能够发生弯曲变形而继续移动,使得第一对接部210能够移动到壳体100远端部径向方向的边缘位置,即第一对接部210在壳体100的远端部具有较大的行程,使得内窥镜主动弯曲段能够具有较大的弯曲幅度。
5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导向槽110的槽壁设置有限位凸起111,限位凸起111
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对接部210的周侧设置有限位凹陷211,在壳体100的远端部的轴向方向,限位凹陷211与限位凸起111限位配合;如此设置下,限位凹陷211与限位凸起111限位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对接部210始终位于第一导向槽110内,避免第一对接部210从第一导向槽110内脱离,此种情况下,齿条220始终保持与第一齿轮321的啮合传动状态,能够避免第一对接部210脱离第一导向槽110而造成重复使用段和可抛弃段的传动失效。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第一对接部210装配于第一导向槽110内,第一导向槽110在限位凸起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缺口112,第一对接部210可经安装缺口112装配于第一导向槽110,避免装配过程中第一对接部210与限位凸起111相干涉无法装配,或者强行装配造成第一对接部210或壳体100损坏。
5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0内设置有齿条导向件120,两个齿条导向件120分布于第一导向槽110的两端,参照图3,齿条导向件120具有导向弧面,在第一对接件200的移动过程中,若齿条220的端部与齿条导向件120接触,则齿条220的端部相对导向弧面滑动并偏向壳体100远端部的轴向,使齿条220的端部无法与壳体100远端部径向方向的边缘位置相抵而限制第一对接件200的移动;基于齿条导向件120的存在,既能确保第一对接件200可以具有较大的行程,又能减小驱动第一齿轮321转动而受到的阻力,提升操作的舒适性和顺畅性。
5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包括可抛弃段400和前述的重复使用段,可抛弃段400与重复使用段可拆卸连接。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抛弃段400具有第二对接件,第二对接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可抛弃段400的近端部,第二对接件的移动路径与第一对接件200的移动路径相同,第一对接件200与第二对接件可以相互对接以达到一体连动的目的。
5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对接件200和所述第二对接件中,一者设置有对接凸起,另一者设置有对接凹陷212,对接凸起与对接凹陷212插接配合从而实现对接;对接凸起可以设于第二对接件,对接凹陷212可以设于第一对接件200的第一对接部210;当然,对接凸起还可以设于第一对接件200,而对接凹陷212设于第二对接件,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对接凸起和对接凹陷212的具体实施方式。
5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前述的内窥镜手柄。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