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7731发布日期:2023-03-04 01:4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 ecmo膜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现有医疗设备中,呼吸机主要用于呼吸抢救和呼吸治疗,用于对成人、小儿和婴幼儿进行通气辅助及呼吸支持。而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ecmo可以将人体大静脉血管中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氧合,然后再回到大动脉或大静脉血管内,从而部分或者完全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相当于患者体外的一个“人工肺”、“人工心脏”。由于ecmo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其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3.相关技术中,ecmo设备在工作时通常的模式采用恒定转速模式,由专业医护人员人工调节泵血量和气流量,使用时,血液从患者的静脉引出,通过膜肺氧合,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在泵的推动下重新回到患者的动脉,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为避免体外循环的低温血液输回病人体内而造成不适,在输回患者体内之前,需要对血液进行加热,在对血液加热时,医护人员会将血液通过恒温水箱进行对血液进行加热,血液经过恒温水箱的加热后,再输回病人体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恒温水箱的结构复杂占用面积大,从而导致膜肺设计的自由度降低,不利于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恒温水箱的结构复杂占用面积大,导致膜肺设计自由度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包括膜肺本体与离心泵本体,所述离心泵本体安装在所述膜肺本体上,所述膜肺本体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氧和膜;所述离心泵本体上形成有血液进口与离心出口,所述离心出口与所述腔体连通,且所述膜肺本体上形成有血液出口,所述血液进口所述腔体连通;所述膜肺本体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离心泵本体上形成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膜肺本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对血液进行加热。
8.可选的,所述膜肺本体包括内壁与外壁,所述腔体位于所述内壁与外壁之间,且所述氧和膜上形成有气体通孔,所述气体通孔在所述氧和膜上间隔形成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气体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
9.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埋设在所述内壁内。
10.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安装在所述内壁背离所述腔体的一侧。
11.可选的,所述离心泵本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
间扣合,且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叶轮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加热棒与所述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热棒以及所述内壁抵触。
13.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加热棒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以及加热板连接。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有益技术效果:
15.运用中,离心泵本体将患者的血液从血液进口抽入,血液经过离心泵本体的离心后,从离心泵本体的离心出口排出,然后血液进入到膜肺本体的腔体内,同时氧气从膜肺本体的进气口进入,血液流经膜肺本体的氧和膜后,氧气与血液混合,最后血液从膜肺本体的血液出口流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出气口流出,当血液在膜肺本体内进行氧和作用时,加热组件对血液进行加热,通过省去恒温水箱对血液进行加热,有助于减小加热组件的占用面积,从而提升膜肺本体设计的自由度,利于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实施例一主要体现膜肺本体与离心泵本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实施例一主要体现膜肺本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18.图3是实施例一主要体现内壁结构剖视图;
19.图4是实施例二主要体现加热棒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4局部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膜肺本体;11、腔体;12、血液出口;13、进气口;14、出气口;15、内壁;16、外壁;2、氧和膜;21、气体通孔;3、离心泵本体;31、第一壳体;311、血液进口;32、第二壳体;321、离心出口;33、叶轮;34、驱动电机;4、加热组件;41、加热丝;42、加热棒;5、底座; 6、导热胶层;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24.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图3,一种具有血液加热功能的ecmo膜肺,包括膜肺本体1 与离心泵本体3,离心泵本体3安装在膜肺本体1上,膜肺本体1内形成有腔体11,腔体11内设置有氧和膜2,
且离心泵本体3上形成有血液进口 311与离心出口321,离心出口321与腔体11连通,且膜肺本体1上形成有血液出口12,血液进口311腔体11连通,使用时,血液从离心泵本体3 上的血液进口311进入,然后从离心泵本体3的离心出口321流入膜肺本体1的腔体11内,血液在氧和膜2内发生氧和作用后从血液出口12排出。膜肺本体1上形成有进气口13与出气口14,进气口13、出气口14均与腔体11连通,氧气从膜肺本体1的进气口13进入,氧气进入腔体11与血液混合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出气口14排出。膜肺本体1上设置有加热组件4,当血液流经腔体11时,加热组件4对血液进行加热。通过省去恒温水箱对血液进行加热,有助于减小加热组件4的占用面积,从而提升膜肺本体1 设计的自由度。
28.离心泵本体3包括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扣合在第二壳体32上,第二壳体32扣合在膜肺本体1上,且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设置有叶轮33,叶轮33转动架设在第二壳体32上,血液进口 311形成于第一壳体31上,且血液进口311与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 之间连通。离心出口321形成于第二壳体32上,且离心出口321的一端与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之间连通,另一端与膜肺本体1连通。第二壳体3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安装在第二壳体32上,且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向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延伸,叶轮33与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一端连接配合,使用时,血液从第一壳体31上的血液进口311进入,然后血液在叶轮33的带动下从第二壳体32上的离心出口321 进入膜肺本体1。
29.膜肺本体1包括内壁15与外壁16,且内壁15与外壁16整体均呈圆筒状,内壁15套设在外壁16内,腔体11形成于内壁15与外壁16相互靠近的一侧,使用时,血液在叶轮33的带动下从第二壳体32上的离心出口 321进入腔体11内。
30.氧和膜2整体呈圆筒状,氧和膜2嵌设在腔体11内,且氧和膜2的内外两侧壁均分别与内壁15、外壁16抵触。氧和膜2上形成有气体通孔21,气体通孔21的轴线与氧和膜2的轴线呈平行间隔设置,且气体通孔21在氧和膜2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个。血液出口12形成于外壁16相对与离心出口321的一侧,血液在叶轮33的带动下从第二壳体32上的离心出口 321进入腔体11内,然后从氧和膜2水平方向的间隙流过,最后从外壁16 上的血液出口12流出。
31.膜肺本体1包括底座5,底座5位于膜肺本体1竖直方向远离第二壳体32的一侧,内壁15与外壁16均安装在底座5上,进气口13形成于底座5上,出气口14形成于第二壳体32上,且进气口13与出气口14均与腔体11连通,气体从底座5上的进气口13进入,流经氧和膜2上的气体通孔21,最后从第二壳体32上的出气口14排出。使用时,氧气从底座5 上的进气口13流入,然后氧气通过氧和膜2上的若干个气体通孔21,同时血液从氧和膜2水平方向上的间隙流入,与气体通孔21内的氧气进行氧和作用,氧和作用完成后,血液从外壁16上的血液出口12流出,氧和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第二壳体32上的出气口14排出。
32.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丝41,加热丝41埋设在内壁15内,且加热丝41 整体呈螺旋环绕的方式绕设在内壁15内,而加热丝41为金属丝。将加热丝41以埋入的方式和内壁15结合在一起,能够提升加热丝41的传热效率,使用时,加热丝41通电加热内壁15,从而使腔体11内血液均匀受热,以此来达到加热血液的目的。为了提升血液加热的效率,内壁15与外壁16 均为金属制成,使得加热丝41的热量能够被很好的传导给血液,使得血液的加热效率得以提升。
33.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血液从第一壳体31的血液进口311 进入,然后驱动电机34带动叶轮33进行转动,血液在叶轮33的带动下从第二壳体32上的离心出口321进
入膜肺本体1的腔体11内,之后氧气从底座5上的进气口13流入,氧气通过氧和膜2上的若干个气体通孔21,同时血液从氧和膜2水平方向上的间隙流入,与气体通孔21内的氧气进行氧和作用,氧和作用完成后,血液从外壁16上的血液出口12流出,氧和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从第二壳体32上的出气口14排出,当血液在进行氧和作用时,加热丝41通电加热内壁15,内壁15将加热丝41的热量向血液传递,以此来完成血液的加热。
34.实施例2
35.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棒42,加热棒42整体呈圆筒状,且加热棒嵌设在内壁15的内侧,通过加热加热棒42,使得加热棒42上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内壁15,然后通过内壁15将热量传递至血液,在使用的过程中,加热棒42与内壁15之间存在有间隙,设计人员改进后,加热棒42与内壁15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 6,导热胶层6贴合在加热棒42与内壁15之间,使用时,通过导热胶层6 填满加热棒42与内壁15之间的间隙,以此来更好的传递加热棒42的热量。
36.加热棒42与驱动电机34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4连接,另一端与加热棒42连接,通过将驱动电机34连接在加热棒42上,使得驱动电机34与加热棒42拆卸的便捷性得以提升。
37.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前,将驱动电机34与加热棒42进行安装,然后加热加热棒42,加热棒42的热量通过导热胶层6传递至内壁15,内壁15将加热棒42的热量向血液传递,以此来完成血液的加热。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