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

文档序号:32957175发布日期:2023-01-17 16:0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


背景技术:

2.目前静脉治疗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隧道式静脉导管也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置入静脉导管的方法由于没有皮下隧道,在感染及导管滑脱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隧道式静脉导管。在临床,部分患者由于治疗的需要,需要置入多腔静脉导管。现有技术仅有适应于单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由于多腔静脉导管的结构与单腔静脉导管的结构不同,适用于单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在临床上不能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在置入隧道式静脉导管时,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起到形成皮下隧道并引导静脉导管通过皮下隧道的作用,减少多腔静脉导管的感染及导管滑脱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包括隧道针针芯和隧道针外套管,所述隧道针外套管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隧道针针芯的直径略小于所述隧道针外套管的内径,所述隧道针针芯穿设所述隧道针外套管后能够与所述隧道针外套管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上预置导管穿刺点,所述多腔静脉导管的一端通过导管穿刺点进入患者静脉血管,在患者皮肤上预置隧道出口,所述隧道针针芯与所述隧道针外套管组合成隧道针,所述隧道针从隧道出口进入皮下脂肪层且穿过皮下脂肪层从导管穿刺点穿出,所述隧道针在隧道出口和导管穿刺点之间的皮下脂肪层形成皮下隧道,皮下隧道用于埋置部分所述多腔静脉导管。
6.进一步地,所述隧道针针芯和所述隧道针外套管均为医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隧道针针芯和所述隧道针外套管的长度均大于等于3cm。
8.进一步地,所述隧道针内针芯包括一体成型的针身和针尖,所述针身为光滑的圆柱形结构,所述针尖为光滑的钝性圆锥形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针身上设有手柄。
10.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球状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多腔静脉导管至少设有两腔静脉导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通过隧道针外套管和隧道针针芯在皮下脂肪层形成皮下隧道,皮下隧道用于埋置部分所述多腔静脉导管多腔静脉导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且防止多腔静脉导管滑脱,且可根据多腔静脉导管的外径和长度生产不同的型号的隧道针针芯和隧道针外套管,为需要置入多腔静脉导管的患者提供隧道式置管的方法,降低需置入多腔静脉导管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及导管滑
脱率,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及降低二次置管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针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针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针针芯穿设隧道针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隧道针针芯和隧道针外套管形成皮下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腔静脉导管穿设隧道针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隧道针针芯;11、针身;12、针尖;13、手柄;2、隧道针外套管;3、多腔静脉导管;4、隧道出口;5、导管穿刺点;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2.一种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如图1-图5所示,包括隧道针针芯1和隧道针外套管2,隧道针外套管2为中空管状结构,隧道针针芯1的直径略小于隧道针外套管2的内径,隧道针针芯1穿设隧道针外套管2后能够与隧道针外套管2紧密贴合,在患者皮肤上预置导管穿刺点5,多腔静脉导管3的一端通过导管穿刺点5进入患者静脉血管,在患者皮肤上预置隧道出口4,隧道针针芯1与隧道针外套管2组合成隧道针,隧道针从隧道出口4进入皮下脂肪层且穿过皮下脂肪层从导管穿刺点5穿出。隧道针在隧道出口4和导管穿刺点5之间的皮下脂肪层形成皮下隧道,皮下隧道用于埋置部分多腔静脉导管3。
23.在使用过程中,多腔静脉导管3的一端通过导管穿刺点5进入患者静脉血管,隧道针针芯1与隧道针外套管2组合后从预测量隧道出口4进入皮下脂肪层且穿过皮下脂肪层从导管穿刺点5出来,使得隧道针针芯1和隧道针外套管2在隧道出口4和导管穿刺点5之间的皮下脂肪层形成皮下隧道,拔出隧道针针芯1,使多腔静脉导管3的体外的一端通过隧道针外套管2且从隧道出口4穿出,进而拔出隧道针外套管2,使部分多腔静脉导管3留在皮下隧道中,并将多腔静脉导管3妥善固定。
24.由于多腔静脉导管3能够同时对患者输入多种液体,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相关技术中仅有适应于单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且由于多腔静脉导管3的结构与单腔静脉导管的结构不同,适用于单腔静脉导管的隧道针在临床上不能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适用于多腔静脉导管3的隧道针,通过隧道针外套管2形成皮下隧道且导入多
腔静脉导管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且防止多腔静脉导管3滑脱。
25.且可根据多腔静脉导管3的外径和长度生产不同的型号的隧道针针芯1和隧道针外套管2,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多腔静脉导管3。为需要置入多腔静脉导管3的患者提供隧道式置管的方法,降低需置入多腔静脉导管3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及导管滑脱率,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及降低二次置管率。
2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减少感染和方便形成皮下隧道,隧道针针芯1和隧道针外套管2均为医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隧道针针芯1和隧道针外套管2的长度均大于等于3cm。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隧道针内针芯包括一体成型的针身11和针尖12,针身11为光滑的圆柱形结构,针尖12为光滑的钝性圆锥形结构,在分离皮下组织形成皮下隧道的过程中起到钝性分离的作用,减少皮下组织的损伤、减少出血。
29.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隧道针的握持,针身11上设有手柄13。
30.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手柄13为球状结构,球状结构的手柄13起到抓握的作用,方便操作及发力,也起到避免隧道针外套管2在扩皮过程中与内针芯分离。
31.在本实用新型中,多腔静脉导管3至少设有两腔静脉导管,例如多腔静脉导管3可以为两腔静脉导管、三腔静脉导管和四腔静脉导管。
3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