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髓活力热测仪

文档序号:32773994发布日期:2022-12-31 12:4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髓活力热测仪

1.本技术涉及牙科空腔牙髓活力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髓活力热测仪。


背景技术:

2.牙髓温度测试法:正常牙髓对20~50℃接近口温的水不感到疼痛,10~20℃的冷水和50~60℃的热水很少引起疼痛,故以低于l0℃为冷刺激,高于60℃为热刺激。牙髓有病变时,对冷热刺激可能表现敏感或迟钝,由于可能出现若干假性反应故其诊断价值是相对的,须先测对照牙,再测患牙,还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无论冷诊法或热诊法,测试部位均应在牙齿的唇面或颊面中1/3处,因该处釉质较完整,引起反应有可比性。
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牙髓活力热测法大多数是使用加热的牙胶棒或用注射器注滴热水,牙胶棒酒精灯加热软化后放置于牙齿表面进行测试,这种方法很容易引起牙胶过度加热融化后滴落造成患者黏膜或皮肤烫伤,而热水则是测量部位无法精准定位,且水温无法准确把控,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操作,误差性较大。
4.本发明使用电热加热头进行测试,温度准确,操作简便,且不会造成患者医源性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牙髓活力热测仪,能够精准的控制测量温度,且不会造成患者黏膜或皮肤烫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牙髓活力热测仪,包括热测仪本体及设置在本体前端的导热棒,所述导热棒前端设有测试头;
7.所述本体远离导热棒的一端设有无线充电模块,其外接磁吸充电座供电;
8.所述本体与无线充电器接触端设有电磁铁,所述本体内设有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导热棒及无线充电模块;
9.所述测试头连接有温度探头,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温度探头,用于调控测试头的温度;
10.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磁铁。
11.可选的,所述导热棒内置加热丝。
12.可选的,所述导热棒为铜棒。
13.可选的,所述导热棒外套装有硅胶套。
14.可选的,所述导热棒弯折与本体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
15.所述夹角的角度为110
°
-130
°

16.可选的,所述测试头为圆弧形或球形。
17.可选的,所述本体设有手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面板;
18.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开关键、温度调节键及温度显示屏。
19.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加热控制模块;
20.所述加热控制模块电连接温度探头。
21.可选的,所述温度探头位于测试头靠近牙髓接触端的一侧,可测量牙髓接触测试头的测试温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测试头,通过温度调节键精准控制加热温度,使其加热头所释放的热度范围可控,且加热棒采用铜棒,缠绕加热丝进行加热,其铜耐温性好,加热不会变形或软化,避免烫伤患者牙体外其他组织。
24.2.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充电结构,配合电磁铁磁吸结构,在导热棒加热未到预定值时,无法从充电座上取下来,避免其未到指定加热温度时就拿去热测,导致测试误差,引起诊断错误。
25.3.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热棒弯折一定角度,便于进行牙髓温感测试,可以精准定位测试部位,操作方便,导热棒外套装有硅胶套,做隔热防护处理,避免操作不当烫伤患者口腔其他组织,测试头为圆弧形或球形,更加贴合牙面,便于精准测试,降低测试误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导热棒;3、测试头;4、硅胶套;5、手柄;6、控制面板;7、充电座;8、无线充电模块;9、开关键;10、温度调节键;11、温度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牙髓活力热测仪,包括热测仪本体1及设置在本体1前端的导热棒2,导热棒2前端设有测试头3,热测仪本体1外接通电加热导热棒2,使其前端的测试头3产生高温,可以释放热量用于测试牙髓对热刺激的反应。
31.导热棒2内置加热丝,通过通电加热电热丝,使其导热棒2与测试头3变热,导热棒2采用铜棒,耐热性高,不易加热软化产生流动性从而烫伤人体口腔组织,铜材质其导热性高,可以实现快速加热达到预定的加热值,加热时间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加热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2.导热棒2弯折与本体1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夹角的角度为110
°
-130
°
,优选的,夹角角度为120
°
,弯折的角度便于仪器进入口腔,调节测量的位置,可以精准定位测试部位,操作简单方便,导热棒2外套装有硅胶套4,做隔热防护处理,避免操作不当烫伤患者口腔其他组织。
33.导热棒2前端的测试头3设计为圆弧形或球形,其圆弧形或球形的直径为3mm,弧形的结构贴合牙髓牙面的结构,能更加贴紧被测牙髓,刺激牙髓牙面对热感的反应,降低测试误差。
34.热测仪本体1设有手柄5外壳,便于手持,在其外壳内远离导热棒2的一端设有无线充电模块8,其外接磁吸充电座7供电,外接充电座7为现有的无线充电结构,可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用于外接电源给热测仪供电。
35.热测仪的壳体内置有控制器及电磁铁,电磁铁位于靠近无线充电模块8的一侧(图中并未画出),电磁铁可与充电座7接触,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导热棒2内的电热丝、无线充电模块8及电磁铁,当热测仪放置在充电座7上时,其无线充电模块8与充电座7面接触开始充电,无线充电模块8为控制器供电,控制器开始启动电热丝进行加热,同时给电磁铁通电,导通电磁铁的电流使其产生磁性,吸附在充电座7上,充电座7带有带磁性的材质,可以电磁铁磁吸在一起。
36.控制器内设有加热控制模块,用于调控导热棒2的测试头3的温度,在热测仪的外壳上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包括开关键9、温度调节键10及温度显示屏11,开关键9用于启动热测仪,温度调节键10作用于加热控制模块,用于设定调控需要加热的指定温度,温度显示屏11可显示所调控的温度的数值,便于操作调控温度,通过温度调节键10精准控制加热温度,使其加热头所释放的热度范围可控。
37.本技术优选的,加热控制模块电连接设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与测试头3连接,温度探头安装在位于测试头3靠近牙髓接触端的一侧,可测量牙髓接触测试头3的测试温度,并反馈给加热控制模块,使控制器通过反馈的数值判断是否通断电磁铁的电流,当温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使其不产生磁性,断开与充电座7的磁吸作用。
38.热测仪工作时,通过温度调节键10预定需加热的温度后,将热测仪本体1放置在充电座7上进行充电开始加热,当本体1通电加热导热棒2时,控制器导通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磁性以使得本体1磁吸在充电座7上,在未达到预定值时,电磁铁不断电,通过磁吸作用使本体1无法从充电座7上取下来,当导热棒2温度达到预定值,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电磁铁没有磁性,断开与充电座7的磁吸作用,以使得本体1可以脱离充电座7,进行热刺激测试。
39.通过无线充电结构配合电磁铁磁吸结构,使导热棒2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热测仪始终磁吸在充电座7上,无法拿下来,直到加热至预定值,电磁铁自动断电解除磁吸,方可将热测仪拿下来,再进行热测,避免其未到指定加热温度时就拿去热测,导致测试误差,引起诊断错误。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