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9790发布日期:2022-12-02 22:4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特别是一种医用电子内窥镜。


背景技术:

2.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微创手术。在进行微创手术时通常需要配合内窥镜进行手术。通过内窥镜可以让医生清楚地看到患处的情况。目前常用的内窥镜为光学内窥镜,即通过透镜和传像纤维,将图像传送到目镜位置,使医生通过目镜看到图像。
3.医生需要边看内窥镜边进行手术,对医生的手术水平要求极高。而且传统的光学内窥镜不方便观看,使医生在手术时很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电子内窥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取代了传统的光学内窥镜,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不但视野更清晰,视野范围更广,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成功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电子内窥镜,包括镜体、镜管和手柄,所述镜管的一端与所述镜体固定连接,所述镜管与所述镜体同轴设置,还包括贯穿于所述镜体和所述镜管的工作通道,所述手柄的顶部与所述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镜管内还设置有摄像通道和光源通道,所述摄像通道内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光源通道内设有若干光导纤维,所述手柄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led发光模组,所述光导纤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手柄内并与所述led发光模组的发光侧相对,所述摄像头和所述led发光模组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6.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光源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光源通道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摄像通道的两侧。
7.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摄像通道的端部从外向内顺次设置有物镜和棱镜,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棱镜的后方。
8.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镜体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所述镜管内开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位于所述摄像通道的两侧,所述进液管接头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所述出液管接头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
9.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的外壁上均形成有外螺纹。
10.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微处理器、led接口、摄像头通讯接口、数据线接口和多个贴片开关,所述led接口通过连接线与所述led发光模组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的数据线与所述摄像头通讯接口电连接。
11.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
贴片开关配合。
12.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镜管的端部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为0
°‑
70
°

13.前述的医用电子内窥镜中,优选地,所述手柄的轴线与所述镜体的轴线夹角b为90
°‑
160
°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镜体、镜管和手柄,镜管的一端镜体固定连接,镜管与镜体同轴设置,还包括贯穿于镜体和镜管的工作通道,手柄的顶部与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镜管内还设置有摄像通道和光源通道,摄像通道内安装有摄像头,光源通道内设有若干光导纤维,手柄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led发光模组,光导纤维的一端延伸至手柄内并与led发光模组的发光侧相对,摄像头和led发光模组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led发光模组,通过led发光模组代替传统光学镜的发光主机,通过光导纤维将光传递到镜管的端部。通过设置摄像头取代了传动的光学传导图像的模式,摄像头具有视野更清晰、视野范围更广的优点,医生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通过屏幕观看,使医生具有一个较为舒服的手术姿势,不但解决了容易疲劳的问题,还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3是手柄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镜管端部的侧视图;
19.图5是镜管端部的半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镜体1、镜管2、手柄3、工作通道4、摄像通道5、光源通道6、摄像头7、光导纤维8、led发光模组9、物镜10、棱镜11、进液管接头12、出液管接头13、进液通道14、出液通道15、印刷电路板16、微处理器17、led接口18、摄像头通讯接口19、数据线接口20、贴片开关21、按键2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医用电子内窥镜,包括镜体1、镜管2和手柄3,镜管2的一端与镜体1固定连接,镜管2与镜体1同轴设置,还包括贯穿于镜体1和镜管2的工作通道4,工作通道4用于容纳医疗器械,如咬骨钳、髓核钳、环锯等,手柄3的顶部与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镜管2内还设置有摄像通道5和光源通道6,摄像通道5内安装有摄像头7,光源通道6内设有若干光导纤维8,手柄3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和led发光模组9,光导纤维8的一端延伸至手柄3内并与led发光模组9的发光侧相对,摄像头7和led发光模组9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23.通过设置led发光模组9,无需额外连接光源,led发光模组9发出的光从光导纤维8
的一端可以传递至另一端,照亮镜管2的端部。通过该设计简化了内窥镜的结构。通过设置摄像头7,现有技术中的高清摄像头具有拍摄图像清晰,视野范围广的优点,而且通过数据线与显示器连接,可以将画面显示在显示器上,方便医生观看,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成功率。
24.进一步,光源通道6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地设置在摄像通道5的两侧。采用这种结构方便光导纤维8的布置,需要说明的是,这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光源通道6也可根据需求设置在其它区域。为了防止光导纤维8断裂,优选在光导纤维8外套设有保护管。
25.进一步,镜体1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进液管接头12和出液管接头13,镜管2内开设有进液通道14和出液通道15,进液通道14和出液通道15位于摄像通道5的两侧,进液管接头12与进液通道14连通,出液管接头13与出液通道15连通。
26.为了方便进液管接头12和出液管接头13与输液管路连接,优选在进液管接头12和出液管接头13的外壁上均形成有外螺纹。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可以实现快速地安装和拆卸。
27.控制模块包括印刷电路板16,印刷电路板16上设有微处理器17、led接口18、摄像头通讯接口19、数据线接口20和多个贴片开关21,led接口18通过连接线与led发光模组9电连接,摄像头7的数据线与摄像头通讯接口19电连接,数据线接口20用于连接数据线,通过数据线与显示器及电源连接。
28.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摄像头7和led发光模组9的控制模块为现有技术,可直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常规手段进行装配。微处理器17的型号、摄像头7的型号以及led发光模组9的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配。
29.手柄3上设置有多个按键22,按键22与贴片开关21配合。按键22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例如亮度+、亮度-、开关、录像、截屏等、白平衡。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摄像通道5的端部从外向内顺次设置有物镜10和棱镜11,摄像头7位于棱镜11的后方。通过物镜10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护摄像头7,防止摄像头7损坏。由于镜管2的端部为倾斜面,为了防止突出部位遮挡画面,影响摄像头7采集图像,通过棱镜11的设置实现对图像的转像,使摄像头7虽然是沿着镜管2的轴向布置,但是采集的画面是垂直于镜管2端面的方向的。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设置棱镜11的情况下,也可将摄像通道5端部设计为倾斜结构,即摄像通道5的端部轴向垂直于镜管2的端面,这样摄像头7安装好后,实际上摄像头7的端面与镜管2的端面平行。这样不妨碍摄像头7的正常工作。
32.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镜管2的端部为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为0
°‑
70
°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5
°
。手柄3的轴线与镜体1的轴线夹角b为90
°‑
160
°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20
°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控制模块控制摄像头7和led发光模组9工作,通过相应功能的按键22可以控制led发光模组9的亮度,led发光模组9发光时,光线通过光导纤维8的一端传递至另一端,照亮镜管2端部的事物,摄像头7采集图像信息,并通过数据线传送给微处理器17,微处理器17处理图像信息后通过数据线发送给显示器,显示器显示出画面。当需要对患处进行冲洗时,只需在进液管接头12和出液管接头13上连接带有阀门的输液管即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和拆卸。
34.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