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翻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1121发布日期:2022-10-29 03:2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翻身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翻身器。


背景技术:

2.在临床上一些神经内科患者,如中风、血栓造成的昏迷、偏瘫、身体活动不便等可能失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的病人会产生褥疮等皮肤性疾病,需要医护人员定时翻身、按摩,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翻身费劲,影响护理效果,需要借助翻身器对病人进行翻身。
3.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将病患翻身后,在病患身下放置软垫,操作时需要两人同步操作,首先有一人搬动患者使其稍微部分离开床面,然后由另一人趁势将靠垫塞入,然后重复上述操作,逐步将靠垫塞入患者背部,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完成患者较大程度的翻身,仅能完成部分翻身,而且当清理患者背部时由于靠垫的阻碍,仍然无法完成清理操作,如果选择更换靠垫位置,则靠垫无法与头部、下肢部形成依靠,无法像在背部使用时效果好,上述翻身装置存在无法避免的缺陷。另外,由于软垫自身的软质特性,导致病患无法长时间保持翻身位置,身体不适时,会从软垫上侧向滑出,影响翻身角度,进而影响后续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翻身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翻身方式操作量大,浪费人力,且无法有效保持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辅助翻身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辅助翻身器包括用于放置病患身体下方并前后延伸的支架,支架的后侧设有腿部支撑结构,所述腿部支撑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并排布置的固定块和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支架沿前后方向导向装配,所述固定块和活动块上均设有两个支撑槽,两个支撑槽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布置,腿部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软垫,所述支撑软垫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铺设在固定块和活动块的支撑槽内,所述活动块沿前后方向移动以调整活动块与固定块的支撑距离;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支架翻起后将支架保持在翻转角度姿态的保持结构,所述支架的前侧设有用于支撑病患头颈部的前撑杆,支架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用于固定病患的腰腹位置的固定绑带,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根沿前后方向导向装配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支架保持在设定长度的锁紧结构。
7.进一步的,位于后侧的连接杆上向左侧悬伸的支撑框,所述腿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框上,所述保持结构包括铰接在支撑框的下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端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保持杆,所述保持杆连接有防脱凸台,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后侧的连接杆上的卡槽,所述支架绕支撑框的右端向上翻转至设定角度时,所述保持杆向上摆动至所述卡槽内并使所述防脱凸台卡设在卡槽的下侧实现防脱。
8.进一步的,所述保持杆的杆身上设有螺纹,所述保持杆上旋拧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构成所述防脱凸台。
9.进一步的,两个连接杆沿前后方向插套配合,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
连接杆的杆身上的锁孔,还包括设置在另一个连接杆的杆身上的一排前后间隔布置的调节孔,以及插设在所述锁孔与其中一个调节孔中的锁杆。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上设有前后延伸的导轨,所述活动块导向装配在导轨上,所述活动块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将活动块固定在导轨上的紧定钉。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之间位置设有向右悬伸的中间杆,中间杆的右端设有锁扣,所述固定绑带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固定绑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锁扣实现锁止。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辅助翻身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该支架放置在病患身体下方,在需要翻身时,通过人工将病患翻身后,腿部支撑结构、固定绑带以及头部前撑杆的设置,能够对病患的背部、腿部以及头颈部起到较好的支撑、能够较好的保持病患的翻身角度,增加病患侧躺的稳定性,避免换着翻身侧躺时的前倾和后仰,实现病患整体翻身的调整,方便医护人员对病患身后进行护理,有效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
13.进一步的,腿部支撑结构设计为固定块和活动块的形式,能够根据病患的身高体重以及支撑位置的舒适度进行及时调整支撑位置,能够适应更多类型的病患,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同时将支架设计为两个连接杆导向装配的形式,除了能够实现不同病患的通用性调整之外,还能够对病患的颈、背、腰、臀等位置实现支撑固定,及时改变支撑位置,方便护理工作。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翻身器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左视图;
17.图3为图2的俯视图;
18.图4为图2中支架翻身姿态的状态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连接杆;3-支撑框;4-前撑杆;5-中间杆;6-锁杆;7-调节孔;8-固定块;9-活动块;10-导轨;11-支撑槽;12-支撑软垫;13-紧定钉;14-支撑杆;15-保持杆;16-限位螺母;17-长孔;18-卡槽;19-固定绑带;20-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辅助翻身器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辅助翻身器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辅助翻身器包括用于放置病患身体下方并前后延伸的支架1,如图1和图2所示,该支架1包括主梁,所述主梁有两根沿前后方向导向插配的连接杆2构成,后侧的连接杆2的后端设有向左侧悬伸的支
撑框3、前侧的连接杆2的前端设有向左侧悬伸的前撑杆4、中间位置处设有向左侧悬伸的中间杆5,中间杆5用于支撑在病患的胸、腰、腹部位置处,前撑杆4用于支撑在病患的头颈位置处,而支撑框3用于支撑在病患的腿部位置处。上述的两根连接杆2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支架1保持在设定的长度的锁紧结构,具体的是两个连接杆2沿前后方向插套配合,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杆2的杆身上的锁孔,还包括设置在另一个连接杆2的杆身上的一排前后间隔布置的调节孔7,以及插设在所述锁孔与其中一个调节孔7中的锁杆6,在需要调整支架1的前后长度时,将锁杆6拔出,将两个连接杆2相互伸缩后,在将锁杆6插入另一个调节孔7与锁孔中即可。
23.在支架1的后侧设有腿部支撑结构,具体的是腿部支撑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并排布置的固定块8和活动块9,活动块9与支架1沿前后方向导向装配,具体的是在支撑框3上设有导轨10,导轨10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布置,上述的活动块9导向装配在导轨10上,同时为了保证活动块9与固定块8之间的长度,活动块9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将活动块9固定在导轨10上的紧定钉13。根据病患的腿部支撑距离调整固定块8与活动块9之间的间距,既能满足不同身高的病患,也能够根据病患需求调整到舒适位置。同时在固定块8和活动块9上均设有两个支撑槽11,两个支撑槽11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布置,腿部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软垫12,支撑软垫12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铺设在固定块8和活动块9的支撑槽11内,在活动块9与固定块8相对靠近时,软垫的两端位于支撑槽11内的部分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当距离较远时,支撑软垫12能够有效支撑在病患的小腿下方,进一步的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4.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将支架1翻起后将支架1保持在翻转角度姿态的保持结构,具体的是保持结构包括铰接在支撑框3的下侧的支撑杆14,支撑框3的左端下部设有铰接耳,支撑杆14的左端铰接在铰接耳上,支撑杆14的右端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保持杆15,保持杆15上连接有防脱凸台,保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后侧的连接杆2上的卡槽18,支架1绕支撑框3的右端向上翻转至设定角度时,保持杆15向上摆动至所述卡槽18内并使所述防脱凸台卡设在卡槽18的下侧实现防脱,此时保持杆15的右端与支撑框3的左端支撑在床面上,保持杆15的上端卡设在卡槽18内,通过防脱凸台挡设在卡槽18的下方实现防脱。当然,优选的,保持杆15的杆身上设有螺纹,保持杆15上旋拧有限位螺母16,限位螺母16构成所述防脱凸台。
25.优选的,为了实现对保持杆15的收纳,在支撑杆14的杆身上设有长孔17,保持杆15通过销轴插设在长孔17中,通过调整保持杆15在长孔17的位置,从而能够将保持杆15水平缩回并容纳在支撑杆14一侧。
26.支架1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用于固定病患的腰腹位置的固定绑带19,具体的中间杆5的右端设有锁扣20,固定绑带19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固定绑带1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锁扣20实现锁止。
27.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根据病患的身高以及实际支撑位置,调整活动块9以及支架1的前后位置和前后长度,然后将该支架1放置在病患的身体下方,在翻身时,将固定绑带19绕设在病患身前后通过锁扣20固定,然后将支架1整体翻转,在翻转到一定角度后,将保持杆15拉出,并将保持杆15上的限位螺母16调整到对应位置处后,将保持杆15摆动至卡槽18内,实现角度保持。
28.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
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本文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