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能量密度的导光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3509发布日期:2023-03-24 13:29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高能量密度的导光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能量密度的导光臂。


背景技术:

2.激光技术是二十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现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随着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技术的重大突破,固体激光器得到强劲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展。固体激光器已成为激光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它为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例如可通过激光治疗人体的眼部疾病。激光治疗机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可控性,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烧蚀等操作的光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利用人体组织对激光的选择性热吸收原理,激光治疗机在美容项目如祛痣、祛斑、祛疤和整容修复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激光器所输出的激光会沿多段导光臂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会因导光臂的吸收导致能量损耗,进而降低了激光中的能量,既造成了浪费,也降低了激光的修复、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激光在导光臂内的传播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能量密度的导光臂,有效地提升激光在导光臂内的传播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提升激光的修复、治疗效果。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能量密度的导光臂,包括:
6.若干导光臂,所述导光臂包括进光口和出光口;
7.若干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导光臂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间隔地连接,一所述导光臂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进口端,相邻的另一导光臂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出口端;
8.平面反射镜片,所述平面反射镜片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靠近进口端一侧;
9.平凹反射镜片,所述平凹反射镜片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靠近出口端一侧;
10.所述平面反射镜片和所述平凹反射镜片用以引导沿一所述导光臂的进光口射入的激光依次通过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沿相邻的另一所述导光臂的出光口射出,相邻的两所述平凹反射镜片的轴线之间呈180度的夹角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导光臂包括第一导光臂单元和第二导光臂单元,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具有第一进光口,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具有第一出光口,所述平面反射镜片和所述平凹反射镜片用以引导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进光口、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出光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一壳体、中空的第二壳体以及中空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设
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开口。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激光射入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包括中空的第四壳体、中空的第五壳体以及中空的第六壳体,所述第四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六开口,所述第五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六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五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开口,所述第五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八开口,所述第七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八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激光射入装置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五开口,所述第六壳体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六开口,所述第六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七开口,所述第一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八开口。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激光射出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三角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三角度调节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七壳体、中空的第八壳体以及中空的第九壳体,所述第七壳体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开口,所述第七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开口,所述第一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八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开口,所述第八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安装开口,所述第三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导光臂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所述第九壳体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所述第九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三安装开口,所述激光射出装置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平面反射镜片包括第一平面反射镜片单元,所述平凹反射镜片包括第一平凹反射镜片单元,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一平凹反射镜片单元均设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片单元与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平凹反射镜片单元与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平面反射镜片包括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所述平凹反射镜片包括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均设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与所述激光射入装置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与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平面反射镜片包括第三平面反射镜片单元,所述平凹反射镜片包括第三平凹反射镜片单元,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均设于所述第三角度调节单元,且所述第三平面反射镜片单元与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三平凹反射镜片单元与所述激光射出装置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激光射出装置包括第五安装开口和第六安装开口,
所述平面反射镜片包括第四平面反射镜片单元,所述第五安装开口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所述第四平面反射镜片单元用以引导沿所述第五安装开口射入的激光沿所述第六安装开口射出。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平凹反射镜片的凹面朝向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内壁设置。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若干导光臂和若干角度调节装置间隔连接,使相邻的两个导光臂可以相对转动,配合设置于角度调节装置内的发射镜片组,在实现转动导光臂,调节导光臂之间角度的同时,保障激光可以沿导光臂传播;而平面反射镜片和平凹反射镜片分别设置于角度调节装置的的两侧;使激光经过平凹反射镜片反射后聚集,并沿导光臂持续均匀地传播,有效地降低激光在导光臂内的损耗,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更好地修复、治疗人体部位,提升激光对人体的修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以及激光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可提高能量密度的导光臂,包括:
28.若干导光臂10,所述导光臂10包括进光口和出光口;
29.若干角度调节装置20,所述导光臂10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间隔地连接,一所述导光臂10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的进口端,相邻的另一导光臂10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的出口端;
30.平面反射镜片30,所述平面反射镜片30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的靠近进口端一侧;
31.平凹反射镜片40,所述平凹反射镜片40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的靠近出口端一侧;
32.所述平面反射镜片30和所述平凹反射镜片40用以引导沿一所述导光臂10的进光口射入的激光依次通过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沿相邻的另一所述导光臂10的出光口射出,相邻的两所述平凹反射镜片的轴线之间呈180度的夹角设置。
3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若干导光臂和若干角度调节装置间隔连接,使相邻的两个导光臂可以相对转动,配合设置于角度调节装置内的发射镜片组,在实现转动导光臂,调节导光臂之间角度的同时,保障激光可以沿导光臂传播;而平面反射镜片和平凹反射镜片分
别设置于角度调节装置的的两侧;使激光经过平凹反射镜片反射后聚集,并沿导光臂持续均匀地传播,有效地降低激光在导光臂内的损耗,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更好地修复、治疗人体部位,提升激光对人体的修复、治疗效果。
34.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臂10包括第一导光臂单元110和第二导光臂单元12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包括第一角度调节单元210,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110具有第一进光口111,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120具有第一出光口121,所述平面反射镜片30和所述平凹反射镜片40用以引导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进光口111、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110、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210、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120以及所述第一出光口12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由于包括第一导光臂单元、第二导光臂单元以及第一角度调节装置,第一导光臂通过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与第二导光臂连接;第一导光臂具有第一进光口,第二导光臂具有第一出光口,反射镜片组用以引导激光依次通过第一进光口、第一导光臂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导光臂单元以及第一出光口,使得用户可通过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从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快速、准确的调节第一导光臂与第二导光臂之间的角度,方便用户准确地将激光导引至人体表面,以快速、准确的修复、治疗人体部位,减少激光对人体的伤害,极大的提高了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准确性,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操作,提升产品的便捷性。
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210包括中空的第一壳体211、中空的第二壳体212以及中空的第三壳体213,所述第一壳体211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2111,所述第一壳体21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2112,所述第一开口211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口211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2121,所述第二壳体212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开口2122,所述第三开口21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开口212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导光臂1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2111,所述第三壳体213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112,所述第三壳体21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三开口2121,所述第二导光臂1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开口2122。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实现了通过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从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快速、准确的调节第一导光臂单元以及第二导光臂单元之间的角度的功能,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并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分体的设置,也方便生产组装,提升产品的成品率。
3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激光射入装置6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单元220,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220包括中空的第四壳体221、中空的第五壳体222以及中空的第六壳体223,所述第四壳体221的一端具有第五开口2211,所述第四壳体221的侧壁设置有第六开口2212,所述第五开口221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六开口221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五壳体2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七开口2221,所述第五壳体222的侧壁设置有第八开口2222,所述第七开口22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八开口222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激光射入装置6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五开口2211,所述第六壳体223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六开口2212,所述第六壳体22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七开口2221,所述第一导光臂1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八开口2222。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实现了通过第二角度调节单元从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快速、准确的调节第一导光臂单元以及激光射入装置之间的角度的功能,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并且第四壳体、第五壳体以及第六壳体分体的设置,也方便生产组装,提升产品的成品率。
3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激光射出装置7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还包括第三角度调节单元230,所述第三角度调节单元230包括中空的第七壳体231、中空的第八壳体232以及中空的第九壳体233,所述第七壳体231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开口2311,所述第七壳体23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开口2312,所述第一安装开口231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231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八壳体2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开口2321,所述第八壳体232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安装开口2322,所述第三安装开口23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2322的轴线方向呈直角或钝角或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导光臂1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2311,所述第九壳体233的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2312,所述第九壳体23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三安装开口2321,所述激光射出装置70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2322。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实现了通过第三角度调节单元从x轴、y轴以及z轴方向快速、准确的调节第二导光臂单元以及激光射出装置之间的角度的功能,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并且第七壳体、第八壳体以及第九壳体分体的设置,也方便生产组装,提升产品的成品率。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反射镜片30包括第一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1,所述平凹反射镜片40包括第一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1,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1和所述第一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1均设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210,且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1与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110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1与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120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其中,第一平面反射镜片单元设于第一壳体,第一平凹反射镜片单元设于第二壳体,有效的实现了引导激光依次通过第一进光口、第一导光臂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导光臂单元以及第一出光口的功能,并且还可以将激光聚集,减少激光的损耗,提升能量的利用率。
39.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反射镜片30包括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2,所述平凹反射镜片40包括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2,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2和所述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2均设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220,且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2与所述激光射入装置60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2与所述第一导光臂单元110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其中,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设于第四壳体,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设于第五壳体,有效的实现了引导激光依次通过激光射入装置、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第一进光口、第一导光臂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导光臂单元以及第一出光口的功能,并且还可以将激光聚集,减少激光的损耗,提升能量的利用率。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反射镜片30包括第三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3,所述平凹反射镜片40包括第三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3,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2和所述第二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2均设于所述第三角度调节单元230,且所述第三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3与所述第二导光臂单元120的轴线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所述第三平凹反射镜片单元43与所述激光射出装置70的轴向方向之间呈135度的夹角设置。其中,第三平面反射镜片单元设于第七壳体,第三平凹反射镜片单元设于第八壳体,有效的实现了引导激光依次通过激光射入装置、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第一进光口、第一导光臂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导光臂单元、第一出光口、第三角度调节单元以及激光射出装置的功能,并且还可以将激光聚集,减少激光的损耗,提升能量的利用率。
41.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射出装置70包括第五安装开口71和第六安装开口72,所述平面反射镜片30包括第四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4,所述第五安装开口71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开口2322,所述第四平面反射镜片单元34用以引导沿所述第五安装开口71射入的激光沿所述第六安装开口72射出。其中,第四平面反射镜片单元设于激光射出装置,有效的实现了引导激光依次通过激光射入装置、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第一进光口、第一导光臂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导光臂单元、第一出光口、第三角度调节单元、第五安装开口、激光射出装置以及第六安装开口的功能。
42.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凹反射镜片40的凹面朝向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0内壁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平凹反射镜片的凹面朝向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内壁设置,可以使激光射向于平凹反射镜片的凹面,经过平凹反射镜片的凹面反射实现聚集,提升激光的传播效率。
43.如上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