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6150发布日期:2022-12-28 02:2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眼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罩。


背景技术:

2.眼罩是一种常用的护理设备,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有的眼罩在可以实现震动功能外,还可以实现热敷功能,热敷功能是基于加热膜实现,但在眼罩的加热过程中,需要对眼罩的温度进行控制,现目前一般通过温度检测器控制其加热温度,即当眼罩的加热温度高于标准时,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标准时,则再次导通电路加热。但这种加热方式,温度波动较大,控制存在滞后,不利于加热温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眼罩。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眼罩,包括:罩体本体、固定带和振动器;
6.所述罩体本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罩体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自控温层,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自控温层,所述第一自控温层和所述第二自控温层电连接,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罩体本体的第一面上。
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均热层和第二均热层,所述第一均热层与所述第一自控温层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均热层与所述第二自控温层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面连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第一自控温层和所述第二自控温层电连接。
9.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罩体本体连接,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第一自控温层和所述第二自控温层电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层,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层,所述第一魔术贴层和所述第二魔术贴层活动连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罩体本体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罩体本体的第二面连接。
1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罩体本体的第二面连接。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橡胶防滑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眼罩,通过固定带固定眼罩在使用者眼部,通电即可通过振动器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震动,通过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对眼部进行热敷。其中,通过采用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进行通电加热,当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加热至居里温度时,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的阻值趋近于无穷大,使得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的电流趋近于无穷小,使得外部电源与第一
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之间断开,使得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停止发热,当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温度下降至小于居里温度后,外部电源与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之间再次导通,并且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再次发热。通过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的达到居里温度后阻值趋近于无穷大这一特性,能够有效控制眼罩的加热,避免眼罩的温度过高,并且使得温度控制更为及时、准确,避免了眼罩的温度的大幅度波动。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眼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10、眼罩;100、罩体本体;110、第一自控温层;120、第二自控温层;200、固定带;210、第一固定带;211、第一魔术贴层;220、第二固定带;221、第二魔术贴层;300、第一绝缘层;400、第二绝缘层;500、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19.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眼罩10,包括:罩体本体100、固定带200和振动器(图未示);所述罩体本体100与所述固定带200连接,所述罩体本体100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自控温层110,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自控温层120,所述第一自控温层110和所述第二自控温层120电连接,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罩体本体100的第一面上。
21.在本实施例中,罩体本体100的形状与眼部形状相适配,罩体本体1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互背离设置,罩体本体100的第一面为靠近使用者眼部的一面,固定带200用于将眼罩10固定在使用者眼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设置在眼罩本体100的第一面的左右两侧,该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也可以称为自控温加热片,用于通电后发热,并且在发热达到其居里温度时,电阻趋近于无穷大,使得外部电源与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之间断开,从而使得该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停止发热。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采用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材料制成,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居里温度以下时,其具有较小电阻,当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达到居里温度时,其阻值阶跃性增加千倍至百万倍。该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可采用现有的ptc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振动器
用于使眼罩10震动,从而可以对使用者起提醒或按摩作用。
22.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固定带200固定眼罩10在使用者眼部,通电即可通过振动器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震动,通过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对眼部进行热敷。其中,通过采用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进行通电加热,当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加热至居里温度时,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的阻值趋近于无穷大,使得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的电流趋近于无穷小,使得外部电源与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之间断开,使得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停止发热,当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温度下降至小于居里温度后,外部电源与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之间再次导通,并且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再次发热。通过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的达到居里温度后阻值趋近于无穷大这一特性,能够有效控制眼罩10的加热,避免眼罩10的温度过高,并且使得温度控制更为及时、准确,避免了眼罩10的温度的大幅度波动。
23.为了使得热量得传递更为均匀,在一个实施例中,眼罩还包括第一均热层和第二均热层,所述第一均热层与所述第一自控温层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均热层与所述第二自控温层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面连接。具体地,第一均热层和第二均热层的材质为石墨,第一均热层和第二均热层可以将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到第一均热层和第二均热层的整片区域上,提高了眼罩的导热效率,使得热量的传递更加均匀充分。
24.为了便于控制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的开启或关闭,在一个实施例中,眼罩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第一自控温层和所述第二自控温层电连接。具体地,通过开启或关闭开关,从而控制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是否通电加热,进而控制眼罩热敷功能的开启和关闭。
25.为了便于显示眼罩的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罩体本体连接,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第一自控温层和所述第二自控温层电连接。具体地,指示灯与罩体本体的第二面连接,当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通电加热时,指示灯亮起,当第一自控温层和第二自控温层断电时,指示灯熄灭,这样,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看出眼罩是否加热,便于眼罩的使用。
26.为了便于调节固定带200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带200包括第一固定带210和第二固定带220,所述第一固定带210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层211,所述第二固定带220上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层221,所述第一魔术贴层211和所述第二魔术贴层221活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魔术贴层211设置在第一固定带210使用时靠近罩体本体100的一面上,第二魔术贴层221设置在第二固定带220使用时远离罩体本体100的一面上,通过调节第一魔术贴层211和第二魔术贴层221的连接处,即可调节固定带200的长度,从而可以固定不同使用者的头部。
27.为了便于眼罩10的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眼罩10还包括第一绝缘层300和第二绝缘层400,所述第一绝缘层300与所述罩体本体100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400与所述罩体本体100的第二面连接。具体地,第一绝缘层300和第二绝缘层400的材质为聚酰亚胺,通过第一绝缘层300和第二绝缘层400对罩体本体100的两面的包覆作用,使得眼罩10的绝缘效果更好,有效增加了眼罩10的实用性。
28.为了使得眼罩更贴合面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罩体本体的一面设置有硅胶贴合垫圈,所述硅胶贴合垫圈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自控温层和所述第二自控温层的外侧。具体地,硅胶贴合圈用于使得眼罩贴合面部,通过硅胶的吸附作用,使得眼罩不易脱离使用者的面部,有效提高了眼罩的实用性。
29.为了便于眼罩10的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眼罩10还包括隔热层500,所述隔热层500与所述罩体本体100的第二面连接。具体地,隔热层500的材质为隔热棉,隔热层500位于罩体本体100的的最外侧,能够阻隔第一自控温层110和第二自控温层120产生的热量向外传导,便于眼罩10的使用。
30.为了避免固定带滑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橡胶防滑条。具体地,橡胶防滑条设置在固定带使用时靠近罩体本体的一面上,橡胶防滑条用于防止固定带滑落,通过橡胶防滑条的防滑作用,使得固定带不易脱离使用者头部,有效增加了眼罩的实用性。
31.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防滑条设置为波浪状。具体地,通过将橡胶防滑条设置为波浪状,在对眼罩起防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使得固定带的佩戴更为舒适透气。
3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上分别设置有橡胶防滑条。具体地,橡胶防滑条设置在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使用时靠近罩体本体的一面上,通过在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上分别设置有橡胶防滑条,使得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在使用时不易脱离使用者头部,有效增加了眼罩的实用性。
3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