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用制水设备的高温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9783发布日期:2022-12-07 03:4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高温消毒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用制水设备的高温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全世界近50万肾衰竭病人依赖透析维持生命。透析过程中 如果纯水中微生物指标(细菌及内毒素)超标,将引发血透病人发热、 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低血压、缺氧、酸中毒等)及播散性血管 内凝血等并发症,严重的将导致死亡,所以对血透水质要求很严格。 而制水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反渗透膜及纯水输送管容易滋生细菌及 内毒素,需要定期对反渗透膜及输水管道进行消毒,去除细菌和内毒 素,制水设备一般都相当庞大,对大型的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存在很大 的难度。2007年底,省卫生厅和省疾控中心联合对血透水处理设备 进行抽检,结果显示,内毒素及细菌超标达95%以上。所以如何去除血透用水中的细菌及内毒素已成为该技术领域的当务之急和技术难 题。
3.例如公开好为cn20092005506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对血液净化用制水设备进行消毒的高温消毒设备,包括液位控制器、加热箱、温度控制器、 消毒增压泵、加热管、阀门及自动控制系统。所述高温消毒设备要求 关联设备中高压泵后接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纯水口接纯水输入口经过 纯水输送管接至纯水回流口,反渗透膜浓水出口后接调节阀和电动阀,所述反渗透膜为耐高温反渗透膜,所述纯水输送管为耐高温管材。
4.但上述设备是利用高温热水将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和腔室充满进行高温消毒,其需水量很大,容易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且将如此大量的水加热到高温状态以满足杀菌的需要,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用制水设备的高温消毒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用制水设备的高温消毒装置,通过蒸发组件和电加热组件结构配合实现对制水设备的高温消毒,同时节约水资源和降低用电成本,解决热水灭菌产生的需水量大且耗电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用制水设备的高温消毒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温罐内腔用于对水蒸发的蒸发组件,所述保温罐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流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罐内的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与所述回流管相连接,所述电加热组件用于对回流蒸汽二次加热。
7.优选的,所述蒸发组件包括多个带有储水腔的电加热板,相邻两组所述电加热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杆固定连接,最下方所述电加热板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所述保温罐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加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u型管(),所述电加热板与所述保温罐上端安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8.优选的,最下方所述电加热板上固定连接有液位报警器,且所述液位报警器与所
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保温外管和设置于所述保温外管内的导热铜管,所述保温外管和导热铜管之间的密封腔内固定连接有多组电加热丝,所述导热铜管和保温外管均螺旋并呈轴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导热铜管的内腔为气流腔,多组所述电加热丝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保温外管通过螺栓与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保温罐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保温罐上端固定连接有注水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注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所述注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软管,且所述万向软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注液漏斗。
11.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管,且所述风管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风机。
12.优选的,所述保温罐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内部气压大小的气压检测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利用蒸发组件和电加热组件进行高温蒸汽循环灭菌处理,此灭菌方法所需用水量极小,且用电量降低,节约水资源和降低用电成本。
15.(2)本实用新型的蒸发组件采用多个竖直排列的电加热板对水进行隔离加热,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水的快速蒸发,可节约灭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位报警器,可用于检测液位并产生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水资源和用电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的蒸发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2电加热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保温罐;2、排气管;3、排水管;4、注水管;5、风管;6、蒸发组件;61、电加热板;62、u型管;63、连杆;7、电加热组件;8、回流管;71、保温外管;72、导热铜管;73、电加热丝;9、万向软管;10、注液漏斗;11、液位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
ꢀ“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用制水设备的高温消毒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温罐1内腔用于对水蒸发的蒸发组件6,保温罐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流管8,还包括设置于保温罐1内的电加热组件7,电加热组件7与回流管8相连接,电加热组件7用于对回流蒸汽二次加热,在使用时,可将排气管3通过保温管与制水设备的初始进水管道密封连接,回流管8通过保温管与制水设备的终末排水管道密封连接,使得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与腔室与本保温罐1的内腔相通并形成密封,通过蒸发组件6对水进行快速加热蒸发,加热后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与腔室内进行高温消毒,气体再通过回流管8进入电加热组件8中进行加热,将在流动过程中损失的热量补回,再次进入制水设备中,如此反复,可使得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与腔室均充满高温气体,在此过程中,当加入的水完全蒸完毕后,可关闭蒸发组件6的电源,只保留电加热组件8通电即可,使得高温气体在制水设备中循环,利用蒸汽进行高温杀菌,可大大降低需水量的同时减小电能的损耗。
29.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蒸发组件6包括多个带有储水腔的电加热板61,电加热板61上连接有导线,导线外层设置有耐高温绝缘层,导向贯穿保温罐1,相邻两组电加热板61之间通过多个连杆63固定连接,最下方电加热板61通过多个固定杆与保温罐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电加热板61之间固定连接有u型管62,电加热板61与保温罐1上端安装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在进行加水时,水会进入最上方的电加热板61的储水腔中,等此储水腔的液位到达u型管62的进液口时,其水通过进液口进入u型管62中并排向下一个储水腔,相邻的u型管62将是一级一级地向下输送,当最下方的储水腔蓄满时,停止加水,此时可通过多组电加热板61同时工作对水进行加热蒸发,其设置多个电加热板61的目的是为了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水的快速蒸发,可节约灭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最下方的电加热板61上固定连接有液位报警器11,液位报警器11为现有技术,例如浮球式的液位报警器、电缆式液位报警器,液位报警器11包括蜂鸣器,蜂鸣器安装在保温罐1的顶部(图中未画出),且液位报警器1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通过液位报警器11检测最下方的储水腔内的液位,在注水时,当液位报警器11检测到储水腔蓄满时,可发出警报,提醒人员,无需再进行加水,在进行水加热蒸发时,当液位报警器11检测到储水腔水位过低会产报警,提醒人员关闭电加热板61的电源,节约用电,且也防止电加热板61进行空加热导致损坏。
3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电加热组件7包括保温外管71和设置于保温外管71内的导热铜管72,保温外管71和导热铜管72之间的密封腔内固定连接有多组电加热丝7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加热丝73上连接有导线,导线外层设置有耐高温绝缘层,导向贯穿保温罐1,导热铜管72和保温外管71均螺旋并呈轴向上延伸设置,导热铜管72的内腔为气流腔,多组电加热丝73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保温外管71通过螺栓与回流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回流的气体进入气流腔中进行加热,补偿其在流动过程中损失
的热量,二次加热后的气体会再次回流到制水设备中,形成高温气体的循环,在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和腔室内形成可持续性的高温环境,以实现对细菌,病毒的彻底消灭,且其螺旋并呈轴向上延伸的结构设置,可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以便实现对气体的充分加热。
3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保温罐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保温罐1上端固定连接有注水管4和排气管2,排水管3和注水管4上均安装有阀门,注水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软管9,且万向软管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注液漏斗10,可通过注水管4向罐体内加水,蒸汽灭菌完毕后,由于本保温罐与制水设备密封连接,其内部具有一个很大的气压,此时可通过阀门使得内部蒸汽从注水管4排除,且可根据需要通过万向软管9改变排气方向,以免在排气时被蒸汽伤到。
33.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排气管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管5,且风管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风机,其风机起到加速蒸汽流动的作用,可将罐体内产生的气体排送入制水设备中,加快蒸汽流动速度,使得高温蒸汽快速充满制水设备,提高本装置的灭菌效率。
34.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图中未画出,保温罐1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内部气压大小的气压检测器,以便工作人员了解罐体内部气压情况,并根据气压判断是否存在漏气或密封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35.工作步骤
36.在使用时,可将排气管3通过保温管与制水设备的初始进水管道密封连接,回流管8通过保温管与制水设备的终末排水管道密封连接,完毕后通过注水管4向保温罐1内添加少许的水,利用阀门将注水管4形成密封,使得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与腔室与本保温罐1的内腔相通并形成密封,通过蒸发组件6对水进行快速加热蒸发,加热后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与腔室内进行高温消毒,气体再通过回流管8进入电加热组件8中进行加热,将在流动过程中损失的热量补会,再次进而制水设备中,如此反复,可使得制水设备的各个管道与腔室均充满高温气体,在此过程中,当加入的水完全蒸完毕后,可关闭蒸发组件6的电源,只保留电加热组件8通电即可,使得高温气体在制水设备中循环,利用蒸汽进行高温杀菌,可大大降低需水量的同时减小电能的损耗。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