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及血栓抽吸设备。
背景技术:2.临床研究表明血栓清除术是治疗急性中风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国际和各个国家的医疗指南都要求对符合取栓介入治疗的病人立即进行介入颅内血栓取出手术。
3.目前,主要的取栓方式包括直接抽吸技术(adapt)和支架取栓(sr)技术,两者均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更多研究表明adapt技术比sr技术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更快达到再通血管的目的,手术再通时间短,花费少。但是,目前直接抽吸技术采取的策略是将抽吸导管输送到闭塞部位进行直接的血栓“接触”抽吸。“接触”抽吸策略的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对于阻塞位置较远端的血栓,它限制了制造大口径抽吸导管的可能性。因为抽吸导管口径越大,再通的成功率越高。
5.2、可能不小心将血栓更多地推入远端。在置入抽吸导管时,在弯曲部位产生的内置张力可使抽吸导管突然向前跳跃,将血栓推向更远的位置。 这就增加了抽吸的难度。
6.3、抽吸导管在血栓处反复的操作和狭小的管腔口径会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增加术后血栓形成再阻塞的机会。
7.4、较远端的血栓需要采用更小口径的抽吸导管,抽吸的成功率也随之下降。
8.鉴于首次操作再通率与良好的临床结果直接相关。如何提高首次操作再通率是目前优化取栓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以期减少多次穿通操作造成的血管壁损伤和提高最终的再通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及血栓抽吸设备,能够提高首次操作和最终的血栓阻塞再通率,降低取栓操作的并发症,特别是抽吸导管对血管壁的损伤引起的并发症,以及增加单一取栓抽吸导管的适应症,包括近段和远端的血栓,降低取栓成本。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1.一种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能够与抽吸泵相连,所述抽吸导管能够沿着人体动脉血管置入颅腔动脉内,所述抽吸导管的远端外壁设有可充气的气囊,充气后的气囊能够阻断大脑前动脉或对侧椎动脉管内壁开口以及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管腔、用于阻断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前向血流和从大脑前动脉或对侧椎动脉来的侧枝循环血流;所述抽吸导管的末端出口朝向血栓、且与血栓不接触。
12.优选的,所述气囊为长条筒状,所述气囊的进出气管均设置于抽吸导管的内壁夹层内,所述气囊的进出气管末端均延伸至抽吸导管的外露端。
13.优选的,所述抽吸导管包括颅内导管段和颅外导管段,所述颅外导管段的内径大于颅内导管段的内径;所述气囊设置于抽吸导管的颅内导管段的末端外壁上。
14.优选的,所述抽吸导管的颅内导管段内径不小于0.072inch;所述气囊的长度为15-20mm。
15.一种血栓抽吸设备,包括微导丝、中间导管、抽吸导管及置于体外的抽吸泵,所述抽吸导管内设有主动脉弓选择导管,用于预先置入颅外动脉颈段处,所述微导丝及中间导管置入抽出主动脉弓选择导管后的抽吸导管内,用于将抽吸导管前置到颅内动脉管;所述中间导管套装于微导丝的外部,所述中间导管及微导丝用于将抽吸导管的末端前置到大脑中动脉近端或基底动脉近端,所述中间导管的变径段延伸至抽吸导管的外部,所述微导丝的内置末端延伸至中间导管的内置末端外部;所述抽吸泵的进口端与抽吸导管相连。
16.优选的,所述中间导管的外径小于抽吸导管的内径,所述中间导管的内径大于微导丝的外径,用于填充抽吸导管与微导丝之间的间隙,用于使抽吸导管通过颅内血管的迂曲部位;所述中间导管的末端为变径段、且其外径由大变小,用于在抽吸取栓失败情况下放置取栓支架。
17.优选的,所述中间导管的变径段伸出抽吸导管末端以外的长度为10-20mm。
18.优选的,还包括回输血液管,所述抽吸泵的出口端与回输血液管相连,用于将抽出的血液回输至人体血管内。
19.优选的,所述抽吸泵的泵体底部设有收集腔,所述抽吸泵的出口端设有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抽出血液中的血栓碎片。
20.优选的,所述抽吸泵为微型医用负压泵。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抽吸导管末端前置到大脑中动脉近端或基底动脉近端,并对抽吸导管外部的气囊充气使其阻断大脑前动脉或对侧椎动脉管开口以及大脑中动脉管腔来阻断前向血流和来自于前述动脉的侧枝循环血流,使抽吸导管末端以远部位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利用抽吸泵可产生一个反向的血流,进而将血栓吸出体外。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导管末端仅需放置在颈内动脉的分叉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的近端,无需进入更远端的小口径血管,抽吸导管的口径比目前常用的抽吸导管更大,可以极大地提高首次和最终再通率;通过负压吸引可在抽吸导管末端形成反向血流,无论是近端的(如m1段)还是远端的(如m2/3 甚至m4段)的阻塞问题都可以通过单一抽吸导管解决;同时,抽吸导管无需在原位“接触”血栓即可完成血栓的抽吸,避免了血栓块的前推坎顿和血栓处的原位操作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外加反向血流,也避免了血栓碎片脱落造成远端小血管的阻塞和新的脑梗塞。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颅内血栓抽吸导管与抽吸泵的连接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气囊抽吸导管的颅内导管段与微导丝及中间导管的配合示意图;
25.图3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抽吸导管抽吸大脑中动脉近端m1血栓时的造影前后位像示意图;
26.图4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抽吸导管抽吸大脑中动脉近端m1血栓时的造影侧位像示意图;
27.图5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抽吸导管抽吸大脑中动脉远端m2血栓时的造影前后位像示意图;
28.图6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抽吸导管抽吸大脑中动脉远端m2血栓时的造影侧位像示意图;
29.图中:1-抽吸导管,11-颅内导管段,12-颅外导管段;2-抽吸泵,3-气囊,4-回输血液管,5-收集腔,6-过滤装置,7-血栓碎片,8-血液,9-微导丝,10-中间导管,13-变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1能够与抽吸泵2相连,所述抽吸导管1能够沿着人体动脉血管置入颅腔动脉内,所述抽吸导管1的远端外壁设有可充气的气囊3,充气后的气囊3能够阻断大脑前动脉或对侧椎动脉管内壁开口以及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管腔、达到阻断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前向血流和所有的侧枝循环血流的目的;当抽吸导管置入到位时,所述抽吸导管1的末端出口朝向血栓、且与血栓不接触,即在起始抽吸时抽吸导管不需到达血栓阻塞处,此时与血栓不接触,随后通过负压抽吸再将血栓吸进抽吸导管并抽至体外。通过在抽吸导管的远端加入一个管腔外可充气的气囊,充气的气囊可阻断前行的血流,形成一个负压吸引的密闭空间,这样便于通过抽吸泵抽吸在抽吸导管末端形成负压吸引,可在抽吸导管末端以远的血管床/网产生一个反向血流;以便松动血栓并带动血栓反向向近段移动到抽吸导管口,并通过抽吸导管和持续的负压吸引将血栓吸出体外。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气囊3为长条筒状,所述气囊3的进出气管均设置于抽吸导管的内壁夹层内,所述气囊的进出气管末端均延伸至抽吸导管的外露端。其中,气囊采用现有的双通道技术,进出气管内嵌于抽吸导管的内壁夹层内,或者独立于抽吸管的管腔内。具体应用时,可在进出气管的末端安装y型接口,方便与充气设备相连,实现对气囊的充气与排气。采用长条筒状的气囊能够增加气囊与血管内壁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地起到阻断血流的作用。具体设计时,所述气囊3的长度为15-20mm。
33.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抽吸导管1包括颅内导管段11和颅外导管段12,所述颅外导管段12的内径大于颅内导管段11的内径,以增加抽吸的能力;所述气囊3设置于抽吸导管1的颅内导管段11的末端外壁上。其中,所述抽吸导管1的颅内导管段11内径不小于0.072inch(1.83mm),此规格属于目前现有血栓抽吸导管中的最大口径。
3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血栓抽吸设备,包括微导丝9、中间导管10、抽吸导管1及置于体外的抽吸泵2,所述抽吸导管1内设有主动脉弓选择导管,抽吸导管1依托于主动脉弓选择导管能够顺利置入动脉管内并上行至颅外动脉颈段处,随后将主动脉弓选择导管抽出,再将中间导管10套在微导丝9外部一并置入抽吸导管1内替换主动脉弓选择导管,起导向作
用的微导丝9能够预先前置到颅内动脉管,随后起支撑作用的中间导管10前置到位,抽吸导管1能够沿着中间导管10微导丝9进入颅底段动脉管并最终到达目标位置。所述中间导管10设置于抽吸导管1与微导丝9之间,用于将抽吸导管1的末端前置到大脑中动脉近端或基底动脉近端,所述中间导管9的变径段13延伸至抽吸导管1的外部,所述微导丝9的内置末端延伸至中间导管10的内置末端外部,如图2所示;所述抽吸泵2的进口端与抽吸导管1相连。凡是含有上述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设备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其中,主动脉弓选择导管与抽吸导管介入动脉管的操作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6.具体制作时,所述中间导管10的外径小于抽吸导管1的内径,所述中间导管10的内径大于微导丝9的外径,用于填充抽吸导管1与微导丝9之间的间隙,便于带气囊的抽吸导管1通过颅内动脉的迂曲段。中间导管10的末端变径段13渐变成常用的取栓支架释放用微导管大小(外径0.034 inch),中间导管的内径应为0.025 inch左右,确保能够放置取栓支架。常用该结构的中间导管,可在抽吸血栓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其放置取栓支架做为补救措施,不用再打开另一个用于取栓支架置入的微导管,以节省手术成本。其中,中间导管10的变径段13伸出抽吸导管1末端以外的长度应在10-20mm之间。
37.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可按照血栓形成部位分为近端如m1段血栓和远端如m2段血栓或m/3/4段血栓,如图3-6所示,m1段血栓在大脑中动脉m1段位置,m2段血栓在大脑中动脉m2段位置,均可通过置入抽吸导管来配合抽吸泵将血栓抽出体外。以下为一具体实施例的操作过程:
38.1、股动脉穿刺,建立股动脉鞘通路;
39.2、通过股动脉鞘直接置入带有常用主动脉弓选择导管的抽吸导管;
40.3、主动脉弓选择导管选择目标血管,随后将抽吸导管前置到颅外动脉颈段;然后将主动脉弓选择导管和交换导丝撤出(该步骤属于神经介入技术中输送导管时的标准步骤,主动脉弓选择导管应放在抽吸导管内);
41.4、将中间导管和微导丝置入抽吸导管内并前置在大脑中动脉或基地动脉内,沿中间导管将抽吸导管前置到大脑中动脉近端或基底动脉近端(这个是神经介入技术中输送导管时的标准步骤,中间导管及微导丝均放在抽吸导管内,微导丝是放在中间导管内,如图2所示);
42.5、在透视直视下气囊充气以阻断血流。气囊应该覆盖大脑前动脉或对侧椎动脉出口以确保在抽吸导管末端以远部位能产生一个密闭的环境,从而产生一个反向的血流;
43.6、将抽吸导管体外末端与负压抽吸泵的进液管连接,根据血栓阻塞的位置和抽吸血流流量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负压吸引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直到血栓被吸出体外。
44.7、如果血栓块过大并坎顿在抽吸导管管腔内,可在抽吸导管内支架取栓。
45.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还包括回输血液管4,所述抽吸泵2的出口端与回输血液管4相连,用于将抽出的血液回输至人体血管内。其中,所述抽吸泵2的泵体底部设有收集腔5,所述抽吸泵2的出口端设有过滤装置6,用于过滤抽出血液中的血栓碎片7;所述抽吸泵2采用微型医用负压泵。过滤装置采用过滤网,能够实现过滤血栓碎片的作用即可。
46.利用抽吸泵产生像马桶皮揣子那样的活塞运动,在抽吸导管的远端阻塞部位的两端产生持续的周期性压力差来从血管腔内松动血栓块并向近端体外方向移动。将血栓块拉进入抽吸导管之前,少数病例可能会需要持续长时间逆行血流的抽吸,这可能会导致过量血液排入负压抽吸泵。负压抽吸泵附带回输血液管形成血液循环装置,可回收从体内排出的血液8再回输到体内,避免少数情况下的过度失血。另外,由于抽出的血液中含有血栓碎片,利用过滤装置可将泵体内的血液8过滤后再进入回输血液管4并回输到人体内。
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无血栓接触抽吸策略与现有接触抽吸导管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48.1、抽吸导管的末端只需要放置在颈内动脉的分叉大脑中动脉的近端,无需进入更远端的小口径血管,因此抽吸导管的口径可以做的比目前常用的抽吸导管更大,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首次和最终再通率。
49.2、通过抽吸导管的负压吸引在抽吸导管末端以远的血管床/网产生一个反向血流。这样无论是近端的(如m1段)还是远端的(如m2/3 甚至m4段)阻塞问题都可以通过单一抽吸导管来解决。
50.3、因为无需“接触“血栓,抽吸导管无需进入阻塞处的血管腔工作,避免了血栓块的前推坎顿和血栓处的原位操作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
51.4、由于没有直接与原位血栓进行接触处理,外加持续的反向血流,能够避免栓子碎片脱落造成的远端小血管阻塞和脑梗塞,安全性更高。
52.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