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调节式纵向骨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8703发布日期:2023-04-26 22:2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引导调节式纵向骨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骨搬运器械,具体涉及能够引导调节方向的纵向骨搬运器械。


背景技术:

1、骨搬运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20世纪矫形外科的里程碑,为骨缺损的治疗开创了个新时代。骨搬运技术是由俄罗斯骨科医生izarov所独创,遵循组织再生的张力-应力法则,符合“骨自然重建”理念,是目前临床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的金标准。现有的骨搬运手术后需要长期佩戴外固定支架至少佩戴2年以保证刚度使得新生的骨头不会出现骨折现象,但是长期佩戴外固定支架不仅活动不便,极易发生关节僵硬、钉道感染,继发骨髓炎等,许多患者由于“严重并发症不得不终止治疗。

2、长骨大段骨缺损是指骨折不能自行愈合或仅能再生110%的骨缺损,一般为累及长骨直径的2-3倍。大段骨缺损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常伴有肢体短缩、畸形、骨髓炎、肌肉萎缩和邻近关节僵硬,其修复治疗纠正是骨科领域的最大难题之一。在外固定架的辅助下,在骨缺损的近端或远端截骨,并将游离骨段搬运至骨缺损处的方法。骨延长,即牵张成骨,就是将骨质切开,保留软组织和血供,采用特制的牵引装置固定两端,应用张应力法则逐步施加拉力将骨段缓慢牵拉,不断刺激机体组织,激发人体组织再生潜能,使截骨间隙形成新骨,达到骨再生的目的。现有的用于骨搬运、延长的外固定支架结构不稳定,存在成角畸形风险,用于骨延长的髓内钉需要借助结构复杂的机械结构或外部能量。

3、大段骨缺损给予患者带来了巨大身心伤害及经济负担,因此如何解决该项难题已成为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

4、现有应用于纵向骨搬运的装置,不能实现在搬运过程进行方向调节,会导致搬运后期骨端部对接不精准的问题。由于骨搬运的治疗期限较长,后期发现骨端对接不准会造成二次手术的问题,甚至造成终身骨干变形的问题。

5、 由于主杆是一个整体,其两端分别需要两根固定钉贯穿肌肉组织并深入骨质内固定,至少四根固定钉贯穿肌肉组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固定钉避开血管和神经组织,现有同类产品要么无法有效避开上述组织,要么是采用位于端部和中部的夹片对固定钉进行夹持,近端和远端固定钉的装配方式和调节都存在麻烦。第二种情况例如公开号为cn206964671 u的一种用于骨搬运、骨延长的髓内外结合装置,包括外固定支架、加压牵引器、骨针和髓内钉,加压牵引器设于外固定支架上,髓内钉伸入髓腔,外固定支架与髓内钉平行设置,骨针穿过外固定支架和髓内钉;髓内钉具有钉体,钉体的近端及远端分别设有便于骨针穿过的骨针孔,钉体上位于近端和远端之间设有沿钉体的伸长方向延伸的骨针移动槽,钉体的近端、远端、近端与远端之间设有多个锁钉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骨搬运、骨延长的髓内外结合装置具有结构稳定,但使用不方便,骨搬运、延长手术完成前、后,外固定支架装配和可拆卸都存在麻烦,且组件较多,多个固定钉需要分别安装和调节,相邻固定钉的位置间距固定、方向固定,导致其无法有效避开可能遇到的血管和神经等组织。该方案和本领域同类型产品普遍不能随时调节搬运状态,无法再搬运过程中随时纠正搬运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同类产品普遍存在在骨端纵向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方向偏移导致对接不精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导调节式纵向骨搬运装置,能够在不断控制搬运的同时控制搬运方向。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引导调节式纵向骨搬运装置,包括主杆,固定钉,内嵌滑块和移动钉,其主杆的中部有螺纹杆段,螺纹杆段的中部有条形滑孔,条形滑孔内套装有内嵌滑块,同时在螺纹杆段外侧套装有调节螺套,调节螺套连接所述内嵌滑块,从而旋转该调节螺套能够带动内嵌滑块沿轴向平移,在内嵌滑块本体上至少包括两个贯穿孔,各套装有一根螺杆,其中一根螺杆包括位于上部的螺纹段和位于下部的自攻丝段,该螺杆的螺纹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压紧丝且分别顶压在相应贯穿孔的上下表面,另一根螺杆至少包括位于下部的自攻丝段,该螺杆套装于相应的贯穿孔内能够沿轴向自由滑动。

3、各部件的装配关系,内嵌滑块匹配套装于条形滑孔内能够左右滑动,方向调节螺杆和自适应滑动螺杆分别套装于所述的调向调节孔和自由孔内,方向调节螺杆的螺纹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压紧丝且分别顶压在相应贯穿孔的上下表面,由于本实施例分别在内嵌滑块的上下端贴合安装有垒片,从而将上下两个压紧丝分别顶压在上垒片的上侧和下垒片的下侧,上下压紧丝相内压紧将上下垒片固定在内嵌滑块的上下两侧。

4、主杆的两端轴向位置分别有轴孔,每个轴孔内分别匹配套装有适应调节端部,每个适应调节端部上贯穿有调节孔,每个调节孔内固定有适应调节钉。

5、主杆的主体两端分别有贯穿的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内分别固定有固定钉。每个固定钉包括位于下端的自攻丝段和位于上端的螺纹段,固定孔内包括一段螺母段,固定钉通过螺纹段与螺母段连接,实现与固定孔的固定,但不排除其他固定方式。

6、每个调节钉包括位于下端的自攻丝段和位于上端的螺纹段,调节孔内包括一段螺母段,适应调节钉通过螺纹段与螺母段连接,实现与调节孔的固定,但不排除其他固定方式。

7、主杆中部直径变大的螺纹杆段的上下侧分别有铣平面,保留左右两侧螺纹部分,在上下铣平面之间贯穿有沿轴向的条形滑孔。

8、内嵌滑块整体为矩形体,其上侧和下侧分别固定有垒片,上下垒片的宽度大于矩形体的宽度,矩形体的宽度与所述条形滑孔的宽度一致,上下垒片的宽度大于条形滑孔的宽度,从而,在将内嵌滑块套装于条形滑孔后,上下垒片能够形成约束关系,防止内嵌滑块脱离条形滑孔。

9、内嵌滑块主体上依次贯穿设置有滑块销孔,自由孔和调向调节孔,调节螺套主体为螺纹套管,其一端内侧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设置有装配孔。

10、方向调节螺杆和自适应滑动螺杆的杆体的下端有自攻丝段,用于深入骨质,其上端有螺纹段,用于连接主杆,其上端还有防转平面;自适应滑动螺杆套装于自由孔内能够沿轴向自由滑动,自适应滑动螺杆并没有被锁定或约束,其下端的自攻丝段旋入骨质内,其上段能够在自由孔内自由滑动。

11、方向调节螺杆和自适应滑动螺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防转平面,所以在调向调节孔和自由孔内有对应的防转平面,使得向调节螺杆和自适应滑动螺杆分别套装于所述的调向调节孔和自由孔内,仅能够沿轴向伸缩运动而不能转动。

12、在内嵌滑块的滑块销孔内套装有贯穿销,该贯穿销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但贯穿销的直径大于调节螺套的内径,从而将贯穿销套固在内嵌滑块的滑动销孔适当位置后,使得调节螺套能够转动,并带动贯穿销及内嵌滑块一起移动,当旋拧调节螺套向左或向右移动时,带动内嵌滑块向左或向右移动,停止旋拧动作后,内嵌滑块不会移动。

13、确定主杆的轴心与远端和近端骨的轴心平行,即两者投影一致,其中,远端的固定钉和调节钉为一组,近端的固定钉与调节钉为一组,中部的方向调节螺杆和自适应滑动螺杆为一组,三组分别在同一直线上(同时贯穿于主杆轴心且分别于主杆垂直),从而在搬运过程中,无需考虑被搬运的骨端出现左右方向变化的问题。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在不断控制搬运的同时控制搬运方向,由于调节螺套于主杆的螺纹杆段上,旋拧调节螺套能够带动内嵌滑块移动,进而带动骨端沿轴向向前移动。每次移动过程中,随时调整移动方向,以避免移动后期出现远端与近端骨端无法匹配对接的问题出现。

1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分别旋转合适位置钉入固定钉,然后向外拉动和转动适应调节端部,以选择能够避开血管和神经组织的合适钉入位置后,再分别钉入适应调节钉。

16、本实用新型中无论是固定钉或是适应调节钉,都通过其上端的螺纹段与主杆的相应贯穿孔固定在一起,无需增设笨重的固定节点,安装固定方式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