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4247发布日期:2023-04-05 12:4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


背景技术:

1、目前,头皮、下颌以及耳周创口往往需要加压包扎,以防伤口积血积液并发感染,如果加压包扎不紧,无法起到加压包扎的作用,容易造成皮下积血从而诱发感染;头颈部术后根据伤口渗出情况,一般1-2天即需要更换颈部敷料,所以头颈部部位的还要兼顾便于更换的特点。

2、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对于头颈部伤口处理采取的都是绷带包扎和胶布包扎两种方法。绷带包扎使用起来烦琐费时,不透气,容易脱落,换药极不方便,还会造成浪费材料。胶布包扎有粘不牢,容易脱落,毛发丰富的部位既会影响固定效果,也会增加患者换药时的痛苦。

3、公开的专利cn201620226170.6一种医用头部简易包扎的束带,其采用魔术贴对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固定,仍有脱落的风险,且不能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加压处理。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包扎带,使其固定效果好,使用简单方便,针对性加压患者伤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包扎不牢固而导致增加患者换药痛苦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包括头部包扎带、第一侧边包扎带、第二侧边包扎带、气囊结构和固定组件,所述头部包扎带的第一侧边设有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所述头部包扎带的第二侧边设有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所述头部包扎带贴合患者的头部轮廓,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的末端与第二侧边包扎带的末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的长度,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缠绕在患者的下颌处,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分别套设在患者的耳廓上,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的所述第一穿孔的边缘设有所述气囊结构,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的所述第二穿孔的边缘设有所述气囊结构,所述头部包扎带内也铺设有所述气囊结构。

4、进一步地,还包括充气结构,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气球、充气管和压力表,所述充气球上设有所述充气管,所述充气管设有三条,三条所述充气管上均设有所述压力表,且三条所述充气管分别与三个所述气囊结构连通。

5、进一步地,还包括止气阀,三条所述充气管上分别夹设有所述止气阀。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挂钩和挂环,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的末端设有所述挂钩,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的末端上设有多排所述挂环,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挂环内。

7、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调节带,所述加强调节带的中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的下端,且所述加强调节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和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上。

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调节带的两端内侧面上设有母魔术贴,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和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的外侧面上设有子魔术贴,所述母魔术贴粘贴在所述子魔术贴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为弹力带。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收纳兜,所述充气球收纳于所述收纳兜内。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2、本申请设计的头部包扎带贴合患者的头部轮廓,可将头部包扎带直接套在患者的头上。头部包扎带内铺设有气囊结构,通过气囊结构向患者的头部进行加压处理,从而促进患者头部伤口的愈合,避免积液。第一侧边包扎带置于患者脸颊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包扎带置于患者脸颊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包扎带上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二侧边包扎带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患者的耳朵分别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避免挤压耳朵,使患者穿戴方便。第一穿孔的边缘设有气囊结构,第二穿孔的边缘也设有气囊结构,通过气囊结构对患者的耳周进行加压处理,从而促进患者耳周处的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侧边包扎带的长度使其可缠绕在患者的下颌处,且通过固定组件与第一侧边包扎带连接固定,从而通过第二侧边包扎带对患者的下颌处进行加压处理,促进患者下颌处的伤口愈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包扎带(1)、第一侧边包扎带(2)、第二侧边包扎带(3)、气囊结构(7)和固定组件(4),所述头部包扎带(1)的第一侧边设有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所述头部包扎带(1)的第二侧边设有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所述头部包扎带(1)贴合患者的头部轮廓,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的末端与第二侧边包扎带(3)的末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4)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的长度,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缠绕在患者的下颌处,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上开设有第一穿孔(5),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上开设有第二穿孔(6),所述第一穿孔(5)和所述第二穿孔(6)分别套设在患者的耳廓上,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的所述第一穿孔(5)的边缘设有所述气囊结构(7),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的所述第二穿孔(6)的边缘设有所述气囊结构(7),所述头部包扎带(1)内也铺设有所述气囊结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结构(8),所述充气结构(8)包括充气球(801)、充气管(802)和压力表(803),所述充气球(801)上设有所述充气管(802),所述充气管(802)设有三条,三条所述充气管(802)上均设有所述压力表(803),且三条所述充气管(802)分别与三个所述气囊结构(7)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气阀(9),三条所述充气管(802)上分别夹设有所述止气阀(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挂钩(401)和挂环(402),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的末端设有所述挂钩(401),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的末端上设有多排所述挂环(402),所述挂钩(401)挂设在所述挂环(402)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调节带(10),所述加强调节带(10)的中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的下端,且所述加强调节带(10)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和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调节带(10)的两端内侧面上设有母魔术贴(11),所述第一侧边包扎带(2)和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的外侧面上设有子魔术贴(12),所述母魔术贴(11)粘贴在所述子魔术贴(12)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包扎带(3)为弹力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兜(13),所述充气球(801)收纳于所述收纳兜(13)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颈部包扎固定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头部包扎带、第一侧边包扎带、第二侧边包扎带、气囊结构和固定组件,头部包扎带的第一侧边设有第一侧边包扎带,头部包扎带的第二侧边设有第二侧边包扎带,头部包扎带贴合患者的头部轮廓,第一侧边包扎带的末端与第二侧边包扎带的末端通过固定组件连接,第二侧边包扎带的长度大于第一侧边包扎带的长度,第二侧边包扎带缠绕在患者的下颌处,第一侧边包扎带上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二侧边包扎带上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一侧边包扎带的第一穿孔的边缘设有气囊结构,第二侧边包扎带的第二穿孔的边缘设有气囊结构,头部包扎带内也铺设有气囊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飞,邰隽,占小俊,王湛,宋贝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儿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