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8738发布日期:2023-05-15 02:1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中的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1、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2、目前,医用雾化器根据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超声波医用雾化器,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例如公开号为cn21198656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超声波雾化器,公开号为cn 21239554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反流医用超声雾化器。另一类是空气压缩的医用雾化器,通过空气的压缩原料将药液压缩成雾状颗粒。例如:公开号为cn 11434463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式医用雾化器,其中的雾化装置为射流雾化器,通过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

3、现有的医用雾化器主要针对药液的雾化,不适用于固态药物,例如片剂、散剂、颗粒剂、植物原药等。所以,将固态药物中挥发性或者能气化形成气溶胶的有效成分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药,对于降低患者服药的痛苦、提高药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发明人在长期研发药物雾化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固态药物的雾化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医用雾化器,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药物雾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雾化器,其包括雾化仓、加热器和气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雾化仓的底部或下方,所述雾化仓包括仓盖和仓体。

3、所述仓盖的顶部设置排气管,排气管下端开口朝向所述仓体,排气管用于将药物雾化气体排出所述雾化仓。

4、所述仓盖的中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中背向所述仓体的侧壁上开设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通所述气泵,所述空腔中朝向所述仓体的侧壁上开设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仓体。

5、优选地,所述仓盖为上下双层结构,上层仓盖与下层仓盖的边缘部分密闭连接,上层仓盖和下层仓盖的中间部位相互分离,形成所述空腔结构。

6、优选地,所述上层仓盖的中部设置第一排气管,所述下层仓盖的中部设置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相互接触的部位密闭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组成了所述仓盖上的排气管。

7、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管位于所述下层仓盖的中央,所述第二排气管套在所述第一排气管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气泵为药物的雾化提供高压气源,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或者管路连通进风孔,高压气体通过进风孔进入仓盖双层结构中的空腔,进而通过出风孔吹向仓体内部的药物。由于药物在加热器的作用下处于溶化状态或者挥发状态,受到高压气体的冲击形成雾化气体,雾化气体再沿仓盖排气管形成的通道排出雾化仓。患者可以将吸嘴组件与排气管连通,从而吸收雾化的药物成分,达到治疗的目的。

9、优选地,所述下层仓盖的中部向所述仓体内部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凹槽内,从而缩短出风孔与仓体底部的距离,提高药物雾化的效果。

10、优选地,所述出风孔呈环形均匀分布,进一步优选所述出风孔围绕所述下层仓盖的中心均匀分布。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孔的数量以及每个出风孔的孔径根据雾化仓仓体的形状、高度、内径大小进行设置。

12、优选地,所述仓体为平底仓,所述仓体的内径为0.5-8cm,优选为0.8-5cm,进一步优选为1-3cm,更优选为0.5、0.8、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中的任意一个。

13、优选地,仓体的高度为0.2-3.0cm,进一步优选为0.5-2.0cm,进一步优选为0.8-1.5cm,更优选为0.2、0.5、0.8、1.0、1.2、1.5、1.8、2.0、2.2、2.5、2.8、3.0中的任意一个。

14、优选地,所述出风孔的数量为4~12个,优选为6~12个,进一步优选为6、8、10、12中的任意一个。

15、优选地,所述出风孔的孔径为为0.1-5.0mm,进一步优选为0.3-1.0mm,更优选为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中的任意一个。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室,所述仓盖固定于所述雾化室的底部,所述雾化器中设置容纳所述雾化室的雾化室腔。

17、优选地,所述雾化室腔与所述雾化室的形状相互匹配,且所述雾化室腔的上表面为斜面,使得所述雾化室更容易在所述雾化室腔中定位。

18、优选地,所述雾化室的底部中间设置开孔,所述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仓体的边缘直径,所述开孔的上边缘与所述下层仓盖的边缘密闭连接。

19、更优选地,所述开孔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仓体的高度。当将所述雾化室放置于所述雾化室腔内时,所述开孔套在所述仓体上,使得所述仓盖与所述仓体之间形成药物雾化的空间。

20、优选地,在所述雾化室的底部设置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的一端密闭连接所述进风孔,第一通气管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雾化室的底面上。

21、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管可以由所述雾化室底部内的密闭空间形成的通道替代。通道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雾化室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只要保证雾化室外的气体仅由雾化室底部的通道入口流入,并且仅由进风孔流出。

22、优选地,所述仓体凸出所述雾化室腔的底面。

23、优选地,所述雾化室腔的底部设置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的上端管口凸出所述雾化室腔的底面,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管口连通所述气泵。

24、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内径,当所述雾化室放置于所述雾化室腔内时,所述第二通气管能插入所述第一通气管,并且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管之间密闭连接。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仓底座、传热板、温度传感器和雾化器底座。所述雾化仓位于所述雾化仓底座内,所述传热板紧贴在所述雾化仓底座的底面上,从而使得所述传热板接近所述仓体的底部下表面,在所述传热板的下方设置所述加热器,在所述加热器的下表面上贴附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传热板、所述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气泵均固定在所述雾化器底座上。

26、优选地,所述传热板采用金属板或合金板,从而保证传热板既能迅速传导热量又能耐受较高的温度。

27、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或者陶瓷片加热器,进一步优选为陶瓷片加热器。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底座上还设置控制主板,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板电连接,从而控制所述雾化仓内的温度变化,为药物的雾化提供最合适的温度,例如150~200℃。

29、优选地,所述雾化器底座上还设置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下方,用于药物雾化结束后的热量散发,迅速使雾化器的温度降至常温。

30、为了方便患者吸收药物雾化的气体,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还包括吸嘴组件和/或气囊,所述吸嘴组件和/或所述气囊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

31、优选地,所述吸嘴组件和/或所述气囊可选用市售的合格产品。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程序控制显示屏、电源接口、充电器接口。

33、优选地,所述程序控制显示屏与所述程序控制显示器电连接。

34、优选地,所述程序控制显示屏用于显示药物种类(如片剂、颗粒、散剂、植物花叶等)、所述雾化器运行状态(加热、保温或降温)、所述雾化器运行时间、温度等。

35、优选地,所述电源接口用于接通外部电源,为了方便患者的使用,所述雾化器内还设置了充电电池,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口连接外部电源。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7、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的气流结构,雾化器结构简单,适用于固态药物(例如片剂、散剂、颗粒剂、植物原药等)的雾化,扩大了雾化药物的范围,提高了雾化治疗的效果。

38、二、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内置了电池组件,更加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和使用,特别是对于旅游或出差的患者,避免了外部电源问题的困扰。

39、三、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药物雾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