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背靠

文档序号:32928381发布日期:2023-01-14 01:3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背靠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背靠。


背景技术:

2.老年病科是专门为老人设立的医疗科室,它是兼顾多种疾病,需要综合治疗。老年病科多诊断的疾病都是一些内科疾病,像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高血压、冠心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慢性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血管病等都是最常见的老年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老年人行走不便,往往依赖座椅等。
3.在医院里,背靠座椅都是比较简单的结构,功能单一,在座椅上没有设置保护工具,当高龄患者坐在椅子上自己站起来时,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照看,患者容易发生跌倒,不利于对患者的防护,降低了座椅的安全性,患者容易摔伤,造成患者的二次受伤,所以我们设计了一种座椅背靠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座椅背靠,包括椅体,所述椅体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椅体上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椅体通过所述复位机构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用于承托患者,所述承载板的两端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椅体的两侧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处轴承连接有轴杆,所述传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轴杆转动,所述轴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护杆,其中,当患者站立脱离所述承载板时,所述护杆用于防护患者。
6.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椅体上的外杆,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杆相适配的内杆,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椅体之间设置有弹簧。
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上的直齿条,所述直齿条贯穿所述承载板,所述轴杆上固定套设有与所述直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8.进一步地,所述护杆的端部设置有方型,所述连接杆上构造有多个与所述护杆相适配的方槽,所述护杆可插设在所述方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椅体上设置有用于垫患者的背部的垫枕,所述垫枕位于患者背部与所述椅体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用于防护患者的侧面。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拆下护杆,将患者穿过两个连接杆之间,使得患者坐在承载板上,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于人体重力作用于承载板,使得承载板向下移动,传动机构运动,使得轴杆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安装护杆,当患者起身时,承载板向上移动,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得轴杆带动连接杆及护杆缓缓靠近椅体,对患者进行防护,综上所述,我们设计的一种座椅背靠,具有自身防护功能,在患者起身时,能及时对患者进行防护,能快速对患者进行围护,防止患者摔倒,提高座椅的安全性,减小二次伤害的可能。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实体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实体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复位机构的结构实体图。
17.附图标记:1、椅体;101、垫枕;2、扶手;3、复位机构;301、外杆;302、内杆;303、弹簧;4、承载板;5、传动机构;501、直齿条;502、齿轮;6、轴杆;7、连接杆;701、方槽;702、横杆;8、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椅体1,椅体1设置有支撑腿,椅体1的两侧设置有扶手2,扶手2供患者使用,椅体1上设置有复位机构3,椅体1通过复位机构3设置有承载板4,承载板4与椅体1相适配,承载板4用于承托患者,承载板4的两端设置有传动机构5,椅体1的两侧位于传动机构5处轴承连接有轴杆6,传动机构5用于驱使轴杆6转动,轴杆6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7,两个连接杆7之间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护杆8,其中,当患者站立脱离承载板4时,护杆8用于防护患者,此时护杆8及连接杆7缓缓靠近椅体1形成对患者的防护,当患者坐在承载板4上时,护杆8及连接杆7缓缓远离椅体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用时,拆下护杆8,将患者穿过两个连接杆7之间,使得患者坐在承载板4上,在复位机构3的作用下,由于人体重力作用于承载板4,使得承载板4向下移动,传动机构5运动,使得轴杆6转动,带动连接杆7转动,安装护杆8,当患者起身时,承载板4向上移动,在传动机构5的作用下,使得轴杆6带动连接杆7及护杆8缓缓靠近椅体1,对患者进行防护,综上所述,我们设计的一种座椅背靠,具有自身防护功能,在患者起身时,能及时对患者进行防护,能快速对患者进行围护,防止患者摔倒,提高座椅的安全性,减小二次伤害的可能。
20.如图2和图4所示,复位机构3包括多个设置在椅体1上的外杆301,承载板4上设置有与外杆301相适配的内杆302,外杆301及内杆302竖直向设置,承载板4与椅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303,弹簧303沿着外杆301及内杆302的长度向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患者坐在承载板4上时,受重力作用,弹簧303压缩,内杆302在外杆301内运动,承载板4向下运动;当患者起身远离承载板4时,弹簧303恢复原状态,内杆302在外杆301内运动,承载板4向上运动,复位机构3的设置能使得承载板4随着患者的重力上下运动,在患者起身时,承载板4能及时恢复原状态,从而使得传动机构5运动,且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1.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承载板4上的直齿条501,直齿条501竖直向设置,直齿条501贯穿承载板4,轴杆6上固定套设有与直齿条501相啮合的齿轮50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承载板4向下运动时,直齿条501跟着向下运动,齿轮502转动,带动轴杆6转动;当承载板4向上运动时,直齿条501跟着向上运动,齿轮502反向转动,带动轴杆6反向转动,传动机构5的设置能改变力的方向,将承载板4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轴杆6的圆周运动,有效利用患者的重力,当患者起身脱离承载板4时,使得轴杆6及时运动,利于对患者防护。
22.如图2所示,护杆8的端部设置有方型,连接杆7上构造有多个与护杆8相适配的方
槽701,护杆8可插设在方槽701内,护杆8对应两个方槽70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患者坐在椅体1上时,将护杆8的两端插入方槽701内,依次循环操作,护杆8的设置能对患者进行防护,同时阻碍患者起身,对患者进行警示作用,避免患者起身,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减小二次伤害的可能。
23.如图1所示,椅体1上设置有用于垫患者的背部的垫枕101,垫枕101位于患者背部与椅体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患者坐在椅体1上时,背部可贴在垫枕101上,垫枕101的设置有效避免患者背部与椅体1直接接触,提高患者背部的舒适度,从而减小患者的活动次数,减小患者起身的几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24.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杆7上设置有横杆702,横杆702用于防护患者的侧面,横杆702位于扶手2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杆702可以阻挡患者的侧面,横杆702的设置能有效限制患者的活动空间,能对患者的侧面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加强对患者的防护,减小患者摔倒的可能。
2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