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8963发布日期:2023-08-27 07:5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收芯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芯体。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一次性吸收用品包括有纸尿裤、卫生巾以及护理垫等制品。上述制品通常具有与肌肤接触的透液表面,远离肌肤侧的不透液底层,以及处于透液表面和不透液底层之间的吸收芯体,吸收芯体用于吸收并存储分泌的液体。

2、目前市面上一次性吸收用品的吸收芯体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传统吸收芯体和复合型吸收芯体。传统吸收芯体主要由高分子和木浆通过成型、压制而成的,吸收芯体整体比较厚重,使用时存在闷热、不贴合、异物感明显和容易起坨等问题。复合型吸收芯体大多由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结构组成,例如“无纺布-高分子-无纺布”的三层结构或“无纺布-高分子-无纺布-高分子-无纺布”的多层结构,复合型吸收芯体在满足指定吸收量要求的前提下,高分子吸收材料均匀分布在吸收芯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吸收芯体的边缘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不可再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芯体,应用于吸收性用品,能够实现使用过程中完整性好、不发生断层、减少闷热感、并且充分利用高分子吸收材料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应用于吸收性用品,所述吸收芯体包括:

3、依次连接的吸收体上层、吸收体芯层和吸收体下层;

4、所述吸收体上层、吸收体芯层和吸收体下层采用胶连接;

5、所述吸收体上层和吸收体下层设置有黏胶,吸收体芯层局部涂布的高吸水性树脂通过黏胶固定铺设在吸收体下层的表面。

6、优选地,高吸水性树脂局部涂布在吸收芯体的中部,局部涂布的横向宽度为吸收芯体的横向宽度25%-60%。

7、优选地,高吸水性树脂局部涂布在吸收芯体的两侧,形成两条高吸水性树脂条,高吸水性树脂条之间构成导流通道。

8、具体地,两条高吸水性树脂条的横向宽度分别为吸收芯体横向宽度的15%-30%,高吸水性树脂条吸收芯体边缘的横向宽度为吸收芯体横向宽度的10%-20%。

9、优选地,高吸水性树脂的涂布量为50-150gsm。

10、优选地,吸收体上层包括20%-80%的黏胶和20%-80%的涤纶;吸收体下层包括20%-80%的黏胶和20%-80%的涤纶。

11、优选地,吸收体上层为23-45gsm的水刺无纺布,吸收体下层为23-35gsm的水刺无纺布。

12、优选地,吸收芯体中涂布有高吸水性树脂的区域设置为主吸收区域,吸收芯体中涂布高吸水性树脂的两侧区域设置为副吸收区域,主吸收区域的厚度设置为0.15-0.35mm,副吸收区域的厚度设置为0.1-0.2mm。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吸收体芯层设置在主吸收区域,充分利用高吸水性树脂吸收液体,减少吸收芯体中高吸水性树脂的不必要浪费;另外,吸收体上层、吸收体芯层和吸收体下层采用热熔胶固定,吸收体芯层局部涂布高吸水性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保障了吸收芯体的完整性好,不发生断层,并且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闷热感。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应用于吸收性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局部涂布在吸收体下层的中部,局部涂布的横向宽度为吸收芯体的横向宽度25%-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局部涂布在吸收体下层的两侧,形成两条高吸水性树脂条,所述高吸水性树脂条之间构成导流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高吸水性树脂条的横向宽度分别为吸收芯体横向宽度的15%-30%,所述高吸水性树脂条距离吸收芯体边缘的横向宽度为吸收芯体横向宽度的10%-20%。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的涂布量为50-150gsm。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上层为23-45gsm的水刺无纺布,所述吸收体下层为23-35gsm的水刺无纺布。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将吸收芯体中涂布有高吸水性树脂的区域设置为主吸收区域,吸收芯体中涂布高吸水性树脂的两侧区域设置为副吸收区域,所述主吸收区域的厚度设置为0.15-0.35mm,所述副吸收区域的厚度设置为0.1-0.2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收芯体,吸收芯体应用于吸收性用品,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体上层、吸收体芯层和吸收体下层;吸收体上层、吸收体芯层和吸收体下层采用胶连接;吸收体上层和吸收体下层设置有黏胶,吸收体芯层局部涂布地高吸水性树脂通过黏胶固定铺设在吸收体下层的表面。本技术提供的吸收芯体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完整性,不发生断层、减少闷热感,并且充分利用高分子吸收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翼,张文坤,赵肖,郭海英,原源,陈锦英,梁成俭,黄银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