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3432发布日期:2023-05-14 23:3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急救,具体为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


背景技术:

1、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和多种包扎方法,需要根据受伤的部位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包扎方法,最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和鬐甲绷带等,特殊绷带多在四肢和关节部位作固定用。

2、在医疗急救过程中,常常需要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现有的创伤绷带一般为缠绕打结的方式固定,还有部分使用卡扣固定,但普遍固定不便,还可能发生脱落,从而造成伤口裸露在外,同时,抗菌抑菌性较差,在捆绑后,伤口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进而造成伤口发炎的现象,无法满足急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具备方便固定和抗菌抑菌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创伤绷带一般为缠绕打结的方式固定,还有部分使用卡扣固定,但普遍固定不便,还可能发生脱落,从而造成伤口裸露在外,同时,抗菌抑菌性较差,在捆绑后,伤口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进而造成伤口发炎现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所述绷带本体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绷带本体顶部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长孔,所述绷带本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粘接有功能层,所述绷带本体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接组件,所述绷带本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镶嵌有自发热磁石。

3、优选的,所述功能层包括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固定粘接于绷带本体顶部的中心处,所述防水透气层的顶部固定粘接有活血化瘀面料,所述活血化瘀面料的顶部固定粘接有抑菌保健面料,所述抑菌保健面料的顶部固定粘接有抗菌抑菌面料。

4、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层为防水透气面料制成,所述活血化瘀面料为石墨烯纤维面料制成,所述抑菌保健面料为亚麻面料制成,所述抗菌抑菌面料为纳米银纤维面料制成。

5、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绷带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

6、优选的,所述绷带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编织连接有高强度丝线,所述高强度丝线为尼龙丝线,所述绷带本体为棉布制成。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块、防水透气层、活血化瘀面料、抑菌保健面料、抗菌抑菌面料、长孔、第二固定块、松紧带、挂钩、自发热磁石、高强度丝线、凹槽和卡槽的使用,具备方便固定和抗菌抑菌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创伤绷带一般为缠绕打结的方式固定,还有部分使用卡扣固定,但普遍固定不便,还可能发生脱落,从而造成伤口裸露在外,同时,抗菌抑菌性较差,在捆绑后,伤口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进而造成伤口发炎现象的问题。

9、2、本实用新型通过长孔的使用,能够方便挂钩穿过,从而能够与卡槽卡接,达到将绷带本体固定在伤口处的效果,通过自发热磁石的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通过高强度丝线的使用,能够提高绷带本体的抗拉强度,避免其受到撕扯后发生断裂。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包括绷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本体(1)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左侧开设有卡槽(9),所述绷带本体(1)顶部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长孔(4),所述绷带本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粘接有功能层(3),所述绷带本体(1)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接组件(5),所述绷带本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镶嵌有自发热磁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3)包括防水透气层(31),所述防水透气层(31)固定粘接于绷带本体(1)顶部的中心处,所述防水透气层(31)的顶部固定粘接有活血化瘀面料(32),所述活血化瘀面料(32)的顶部固定粘接有抑菌保健面料(33),所述抑菌保健面料(33)的顶部固定粘接有抗菌抑菌面料(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31)为防水透气面料制成,所述活血化瘀面料(32)为石墨烯纤维面料制成,所述抑菌保健面料(33)为亚麻面料制成,所述抗菌抑菌面料(34)为纳米银纤维面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5)包括第二固定块(51),所述第二固定块(51)固定连接于绷带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块(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松紧带(52),所述松紧带(52)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编织连接有高强度丝线(7),所述高强度丝线(7)为尼龙丝线,所述绷带本体(1)为棉布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型急救创伤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所述绷带本体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绷带本体顶部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长孔。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块、防水透气层、活血化瘀面料、抑菌保健面料、抗菌抑菌面料、长孔、第二固定块、松紧带、挂钩、自发热磁石、高强度丝线、凹槽和卡槽的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创伤绷带一般为缠绕打结的方式固定,还有部分使用卡扣固定,但普遍固定不便,还可能发生脱落,从而造成伤口裸露在外,同时,抗菌抑菌性较差,在捆绑后,伤口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进而造成伤口发炎现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锐救生装备河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