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1783发布日期:2023-05-25 00:5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约束手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约束手套。


背景技术:

1、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神志不清,烦躁多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自行拔动气管插管、各类引流管、鼻胃管、尿管或是静脉输液管等维持生命的管道,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不便。神经外科的患者全麻术后常规带气管插管、头部引流管返回监护室。

2、传统约束手套一般为手套形状,手腕部设有约束带(见图4),将患者手部戴在约束手套内对其进行固定和约束,防止拔管。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传统的约束手套常因患者躁动而脱出,从而发生意外拔管。传统约束手套前端闭合,不便于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观察手指末端循环情况。手套未在手套内没有手指约束机构,患者手掌在手套内活动自如,患者即使戴着手套,也有可能出现戴手套或打开手套前端开口插拔气管、引流管等现象;传统约束手套手腕处长度太短且材质较薄,需要单独使用毛巾去保护腕部皮肤,而且患者躁动时易出现脱落太不方便,传统约束手套内置塑料板太硬,给患者带来不适,传统约束手套约束带和魔术贴的宽度太窄,粘合度不够,患者躁动时易出现脱落。

3、经检索,现有技术也有一些改进的约束手套,如cn216962773u的公开了一种约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具有手部和腕部,手部的侧边缝合形成放入手掌的内腔,腕部的侧边未缝合,该约束手套还包括硅胶袋、第一穿绳扣和绑带;硅胶袋呈长条状,用于盛装降温液体,腕部包括有上半片和下半片,硅胶袋设在上半片和下半片之间,硅胶袋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下半片上,另一端延伸至腕部的侧边外;第一穿绳扣包括有数个,该第一穿绳扣排列设于硅胶袋的下侧;绑带串连在第一穿绳扣上。该约束手套可保护腕部皮肤,且可对腕部降温提高舒适感。

4、该约束手套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它在其他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并不太符合临床,而且成本高,为了进一步约束患者手指,并根据临床使用经验改良约束手套。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临床应用经验进一步改良约束手套,使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方便实用,低成本解决手腕部损伤皮肤的问题,进一步的,增设了手指约束部件,防止患者利用手指插拔气管、引流管等。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改良约束手套,包括侧边相连接的手心部和手背部,所述手心部和手背部上端为可开合设计;所述手心部在与手背部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多个指环弹性固定带,所述手背部下端手腕位置长度l=l1+a,l1为原有约束手套手腕位置长度,a为4-7cm;所述手心部或者与手背部下端设有至少三根约束带,从上之下依次包括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第三约束带的宽度w=w1+b,w1为第一约束带的宽度,b为1-2cm。

4、进一步的,所述手心部不与手背部接触的一面上端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手背部与手心部接触的一面上端设有第一魔术贴,手心部和手背部上端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手心部不与手背部接触的一面上设有三魔术贴和第四魔术贴,所述第一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下端手背部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五魔术贴和第六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与第五魔术贴相互粘合连接,所述第四魔术贴与第六魔术贴相互粘合连接,便于约束手套的戴取。

6、进一步的,所述手心部和手背部在接触面一面的上端分别设有夹层。

7、进一步的,所述手心部和手背部在接触面一面的下端手腕位置分别设有双层网面,可增加手套的透气性,提高舒适度

8、进一步的,所述指环弹性固定带为多个,多个指环弹性固定带分别用于固定拇指、食指和中指。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

10、本实用新型一种约束手套,根据临床应用经验进一步改良约束手套,通过上端可开合设计、多条不同的约束带和多个魔术贴的一系列改良,使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方便实用;通过手心部和手背部下端手腕位置手腕处保护处加长4-5cm,使用两层网状面料,低成本解决手腕部损伤皮肤的问题同时透气性更好,而且约束手套不易从手腕处脱落;进一步的,增设了手指约束部件进一步约束手指,防止患者利用手指插拔气管、引流管等。

1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约束手套,包括侧边相连接的手心部(1)和手背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心部(1)和手背部(2)上端为可开合设计;所述手心部(1)在与手背部(2)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多个指环弹性固定带(5),所述手背部(2)下端手腕位置长度l=l1+a,l1为原有约束手套手腕位置长度,a为4-7cm;所述手心部(1)或者与手背部(2)下端设有至少三根约束带,从上之下依次包括第一约束带(61)、第二约束带(62)和第三约束带(63),第三约束带(63)的宽度w=w1+b,w1为第一约束带(61)的宽度,b为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改良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心部(1)不与手背部(2)接触的一面上端设有第二魔术贴(72),所述手背部(2)与手心部(1)接触的一面上端设有第一魔术贴(71),手心部(1)和手背部(2)上端通过第一魔术贴(71)和第二魔术贴(7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心部(1)不与手背部(2)接触的一面上设有三魔术贴(73)和第四魔术贴(74),所述第一约束带(61)和第三约束带(63)下端手背部(2)接触的一面设有第五魔术贴(75)和第六魔术贴(76),第三魔术贴(73)与第五魔术贴(75)相互粘合连接,第四魔术贴(74)与第六魔术贴(76)相互粘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心部(1)和手背部(2)在接触面一面的上端分别设有夹层(4)。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心部(1)和手背部(2)在接触面一面的下端手腕位置分别设有双层网面(3)。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良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弹性固定带(5)为多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约束手套,包括侧边相连接的手心部和手背部,所述手心部和手背部上端为可开合设计;所述手心部在与手背部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多个指环弹性固定带,所述手背部下端手腕位置长度L=L1+a,L1为原有约束手套手腕位置长度,a为4‑7cm;手心部或者与手背部下端设有至少三根约束带,从上之下依次包括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第三约束带的宽度W=W1+b,W1为第一约束带的宽度,b为1‑2cm。本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整,并增设了手指约束部件和可开合功能等,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利用手指插拔气管、引流管,增加手腕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思乐,唐艳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艳丽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