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充填器械

文档序号:33829289发布日期:2023-04-19 21:5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牙科充填器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牙科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口腔医学教学实践和临床应用中牙体缺损的充填训练与治疗的口腔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在龋病和牙外伤等牙体缺损的充填治疗中,除了去除龋坏病变组织,对牙体形态的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中,牙体咬合面形态的恢复有助于食物研磨和排溢,颊面和舌面形态的恢复有助于维持牙周健康。虽然每个个体的牙体形态不尽相同,但仍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相似性。目前牙体充填材料多以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等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材料为充填介质,而在充填修复过程中,使用口腔充填器械一方面可加压材料使得充填体与牙体紧密贴合,另一方面可辅助充填体形态的雕刻等。临床常用的口腔充填器械的充填工作端可分为扁平状、倒锥平头状和圆头状等。此外,口腔充填器包括单工作端和双工作端,双工作端由于减少了更换器械的次数,一定程度可增加充填效率。

2、cn8720034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牙科充填龋洞的瓷块,其通过制作各种形态的嵌植瓷块来修复后牙i类和ii类洞型的缺损,可有助于牙体形态的恢复,但其属于牙体缺损充填修复材料的改进。

3、cn20600738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牙科充填器械,其构造包括一端为扁平状充填头和另一端扁平状和倒锥状的充填头呈叉状的结构,虽一定程度减少操作时间,但仅满足常规充填需求。

4、cn21014477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牙科充填器,其手柄两侧的工作端为圆弧形金属弯杆,主要用于磨牙远中面的充填加压,而未涉及对牙体其它部位的充填和形态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充填器械,以印章状的工作端对后牙咬合面、颊面和舌面实施压塑,以促进对后牙大面积缺损的快速充填和形态恢复。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充填器械,以组合的方式呈现,便于根据应用场景实施替换,满足多种牙体的充填需求。

3、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充填器械,以缩短牙体充填的时间,解决牙体充填治疗耗时耗力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充填器械,提高口腔医师的诊疗效率和减少患者时间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牙科充填器械,系后牙咬合面、颊面和舌面的印章状充填器械,用于辅助后牙充填成形,包括第一工作端、第二工作端、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手柄。手柄为一个具有防滑纹路的狭长体构件。第一工作端设置于手柄的一端,经第一连接体与手柄相连,第二工作端设置于手柄的另一端,经第二连接体与手柄相连。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与手柄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一、第二连接体与第一、第二工作端之间为活动连接。

6、所述第一工作端,具有与后牙(上、下颌的磨牙与前磨牙)咬合面形态上凹凸的窝沟相匹配和适应的第一功能面,用于牙体咬合面成形,功能面的左右宽度为5mm~12mm,上下宽度为5mm~12mm,种类为4种。

7、所述第二工作端,具有与后牙(上、下颌的磨牙与前磨牙)牙体突出的颊面或舌面相匹配的第二功能面,用于牙体颊面或舌面成形,功能面的左右宽度为5mm~12mm,上下宽度为5mm~12mm,种类分别为4种。

8、所述第一、第二工作端与连接体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如:插接、旋扣或螺栓连接。

9、所述连接体与手柄的夹角α为100°~160°。

10、所述连接体包括75°~160°折角θ。

11、所述功能面和螺杆的夹角γ为90°~180°。

12、所述功能面对应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或下颌第二磨牙。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牙科充填器械,采用了与牙体形态沟窝和隆突相对的标准化工作端,可有效地辅助医师进行牙体形态的雕刻,方便口腔科医师的牙体充填操作,使牙体充填治疗的质量和效率得到相对地提高,并有助于患者牙齿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1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工作端或第二工作端活动连接的方式,利于根据应用场景对实施更换,满足多种牙体的充填需求。

16、本实用新型牙科充填器械有利于提高医师的操作和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的张口时间,从而提高口腔治疗的舒适度和患者的配合度,并且节约患者的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牙科充填器械,包括第一工作端、第二工作端、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手柄,其特征在于后牙咬合面、颊面、舌面的印章状工作端;所述第一工作端,主要由第一功能面构成,具有与咬合面形态上凹凸的窝沟相匹配的构造,用于牙体咬合面成形;所述第二工作端,主要由第二功能面构成,具有与后牙牙体突出的颊面或舌面相匹配的构造,用于牙体颊面或舌面成形;所述的第一工作端设置于手柄的一端,由所述第一连接体将第一工作端与手柄相连,所述的第二工作端设置于手柄的另一端,由第二连接体将所述第二工作端与手柄相连,第一、第二连接体与手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充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面左右宽度5mm~12mm,上下长度5mm~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充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工作端为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充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具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充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面对应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或下颌第二磨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充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体与手柄形成夹角α为100°~1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充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75°~160°折角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充填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端,其功能面和螺杆的夹角γ为90°~180°。


技术总结
一种牙科充填器械,具体地说是后牙咬合面、颊面和舌面的印章状充填器械,包括第一工作端、第二工作端、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手柄,其中,第一工作端的功能面与后牙的咬合面相匹配;第二工作端的功能面与后牙的颊面或舌面相匹配。第一、第二连接体一头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头分别与第一工作端和第二工作端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可有利于整合多种牙科治疗器械,节约存放空间。此外,本技术中,第一、第二工作端具有解剖学成形作用,可辅助对后牙咬合面、颊面和舌面牙体形态丧失的牙齿,尤其是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患牙,进行快速恢复,有助于提高口腔临床医生在牙体形态恢复等有关治疗上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月婷,陶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