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营养泵管接头

文档序号:34781639发布日期:2023-07-15 13:5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双腔营养泵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泵管转换接头,具体涉及一种双腔营养泵管接头。


背景技术:

1、目前,肠胃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加速患者的康复。肠胃内营养供应装置一般由肠胃内营养泵和一次性肠胃内营养供应管路构成。肠胃内营养泵是一种供鼻饲用的营养型输液泵,可通过鼻饲管输入水、营养液和自制的一定浓度的饭乳,具有自动输液、输完报警等功能,适用于不能很好地口服营养物质病人的长期肠内营养液的输送。

2、其中,喂养管与肠胃内营养泵之间需要通过转换接头进行对接。考虑到成本问题,现有市场上多采用单腔接头进行营养液的输送,在营养液输送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完成一次冲管操作。但是需要将营养液泵管拆卸下来,再将冲洗支管进行对接。由于冲洗支管腔时需反复与营养泵管连接,如此一来会导致转换接头的接口处出现松动问题,造成连接口增大,注射器连接接头不紧密,冲管时漏水。冲洗支管漏水时会出现床单污染、营养液泄露等问题。

3、而采用直接将支管与喂养管连通的方式,虽然能够将冲洗水与营养液分开注入,但是支管通常仅能够设置在转换接头的侧部,而当转换接头竖向使用时,从支管排出的冲洗水将无法对转换接头内腔上部的空间进行冲洗,导致转换接头内腔上部附着较多的营养液而无法被清洗下来,久而久之会滋生细菌,再注入营养液时会造成营养液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腔营养泵管接头需要频繁连接冲洗支管而造成松动的问题,以及将支管设置在单腔营养泵管接头侧部而造成部分营养液无法被冲洗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双腔营养泵管接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包括:

4、输送主管,所述输送主管包括内腔壁,所述内腔壁上下贯通并围合形成营养液输送腔;所述输送主管还包括外腔壁,所述外腔壁套设于所述内腔壁的外部,所述内腔壁与所述外腔壁之间围合形成液体流动腔体;所述外腔壁的下端与所述内腔壁密封连接,所述外腔壁的上端敞口设置,以使所述液体流动腔体适于绕过所述内腔壁的上端与所述营养液输送腔相连通;

5、接头,与所述内腔壁的下端相连接,并适于与喂养管相连通;

6、端盖,与所述外腔壁的上端相连接,并开设有与营养泵及所述营养液输送腔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

7、冲洗支管,设置在所述输送主管的外壁上,内部设置有与液体流动腔体相连通的冲洗水腔;所述冲洗支管内通入的冲洗水经液体流动腔体进入营养液输送腔内并对营养液输送腔进行清洗;

8、阀门,设置在所述冲洗支管上,能够控制冲洗支管通断及流量大小;所述阀门的受控端连接于控制器的输出端。

9、可选的,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能够与营养液泵管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孔。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为螺纹孔状。

11、可选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以及与第一连接片相固定的第一堵头,第一堵头用于对第一连接孔进行封堵。

12、可选的,所述端盖的底端向下设置有位于营养液输送腔内的凸块,凸块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凸块的外壁与输送主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营养液输送腔和液体流动腔体的液体流动通道,从液体流动通道排出的冲洗水流动方向与从第一连接孔排出的营养液流动方向相同。

13、可选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阀。

14、可选的,所述冲洗支管的端部开设有能够与冲洗泵管或清洗注射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

15、可选的,所述冲洗支管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以及与第二连接片相固定的第二堵头,第二堵头用于对第二连接孔进行封堵。

16、可选的,所述输送主管与冲洗支管呈y型设置。

17、可选的,所述输送主管的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营养液输送腔内部液体压力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控制器。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将现有单腔改为了双腔,将冲洗支管直接设置在输送主管的旁侧,使得冲洗水腔与营养液输送腔相连通,并在冲洗支管上设置有阀门,保证了双腔接头不需反复断开、连接营养泵管,进而不会出现双腔营养泵管接头的连接口增大的现象,保证了双腔营养泵管接头连接的密封性,减少漏水发生,避免污染医护床;并且可减少因漏水造成多次更换接头的问题,避免造成耗材浪费;还可减少护士工作量,减少营养液的污染。

20、并且因在液体流动腔体外围的输送主管上开设有液体流动腔体,液体流动腔体延伸至端盖处并与营养液输送腔相连通,而液体流动腔体又与冲洗水腔相连通,所以从冲洗水腔排出的冲洗水会经过液体流动腔体流至端盖处后,再进入到营养液输送腔内,进而使得冲洗水是由端盖处向外冲洗,即能够保证对整个营养液输送腔进行冲洗。进而避免出现输送主管内部分营养液输送腔无法被冲洗的可能性,保证良好的冲洗效果。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当输送主管不使用时,可通过第一堵头将第一连接孔进行封堵,保证外界杂物不会对营养液输送腔造成污染。当冲洗支管不使用时,可将第二堵头封堵至第二连接孔处,进而保证外界杂物不会对冲洗水腔造成污染。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在凸块的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阀,通过设置的单向阀避免营养液输送腔内的液体回流至营养液泵管中。

2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输送主管的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营养液输送腔内部的液体压力进行实时地检测,进而来控制阀门的开度大小,实现对冲洗水流量的控制。



技术特征:

1.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4)设置为螺纹孔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16)以及与第一连接片(16)相固定的第一堵头(15),第一堵头(15)用于对第一连接孔(14)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的底端向下设置有位于营养液输送腔(111)内的凸块(18),凸块(18)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4)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凸块(18)的外壁与输送主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营养液输送腔(111)和液体流动腔体(19)的液体流动通道(110),从液体流动通道(110)排出的冲洗水流动方向与从第一连接孔(14)排出的营养液流动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单向阀(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支管(2)的端部开设有能够与冲洗泵管或清洗注射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支管(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24)以及与第二连接片(24)相固定的第二堵头(23),第二堵头(23)用于对第二连接孔(22)进行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管(1)与冲洗支管(2)呈y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管(1)的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压力传感器(3)用于检测营养液输送腔(111)内部液体压力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营养泵管接头,包括:输送主管,所述输送主管包括内腔壁,内腔壁上下贯通并围合形成营养液输送腔;输送主管还包括外腔壁,外腔壁套设于所述内腔壁的外部,内腔壁与外腔壁之间围合形成液体流动腔体;外腔壁的下端与内腔壁密封连接,外腔壁的上端敞口设置,以使液体流动腔体适于绕过内腔壁的上端与营养液输送腔相连通;接头,与内腔壁的下端相连接,并适于与喂养管相连通;端盖,与外腔壁的上端相连接;冲洗支管,设置在输送主管的外壁上;阀门,设置在所述冲洗支管上。本技术双腔接头不需反复断开、连接营养泵管,进而不会出现连接口增大的现象,保证了双腔营养泵管接头连接的密封性,减少漏水发生,避免污染医护床。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杨军,常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