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8362发布日期:2023-06-10 06:3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应对肌肤“初老”问题,如干燥缺水、胶原蛋白流失、新陈代谢变慢等需求时,目前的电子设备应用射频技术和微电流技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皮肤新陈代谢,离子导入技术促进护肤品渗透,帮助皮肤保湿锁水,改善皮肤粗糙问题。

2、由于射频和微电流两个功能交替协同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目前主打抗衰老的电子设备主要采用射频和微电流技术,但是通常将射频和微电流作为分开独立的功能或设备进行使用。即便同一个电子设备上同时集成射频和微电流,但是射频组件和微电流组件设置在电子设备上不同位置,在切换功能时需要更换手持方式,操作特别不方便。此外,现有的电子设备在使用功效和安全性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大部分射频设计参数是低频率高功率,实际输出的热能达不到真皮层的深度而影响了使用功效,同时低频率高功率还可能导致皮肤烫伤而降低安全性。再者,现有的电子设备大多未对微电流的输出进行监控,无法保证输出的微电流始终会处于安全范围内,如果设备出现异常,使微电流超过安全阈值,不仅会起到反作用,刺激面部神经,引发面部肌肉运动,让肌肉不均衡发展,而且还会给使用者带来电流刺激的痛感,甚至可能会导致肌肉损伤。

3、除此之外,对于皮肤年轻化,有效的促进护肤品功效成分渗透吸收也非常重要,需知,在不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护肤品的渗透率一般不超过2%,因此护肤品的功效成分被皮肤吸收率非常低,护肤品的功效不是很大。但是目前大部分电子设备并不包含促进护肤品功效成分被渗透吸收的功能(简称促渗)。如一些电子设备中,会使用射频加热刺激真皮层,促进细胞对护肤品的吸收,但护肤品无法渗透穿过皮肤屏障角质层,护肤功效甚微。也有一些电子设备具备离子导入功能,但离子导入由于其作用机理,对于促渗的护肤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弱带电和不带电的化合物难以发生电泳移动,因此,离子导入针对大分子的护肤品功效成分很难达到促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不仅实现了射频和微电流的交替协同,达到了提拉皮肤紧致的功效,还实现了电穿孔和离子导入的交替协同,促进了护肤品中功效成分的渗透和吸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3、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

4、用于产生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

5、与所述电源装置及所述输入装置连接的能量切换装置;以及,

6、与所述能量切换装置及所述电源装置连接的能量输出装置,所述能量输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极组件,每个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电极;

7、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和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

8、所述电子设备被配置为,能量切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装置所产生的所述输入信息选择性地启动所述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和所述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中的一种;在所述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下,所述能量输出装置通过同一个所述电极组件交替地输出射频和微电流;在所述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下,所述能量输出装置通过同一个所述电极组件交替地输出电穿孔脉冲和离子导入电流;其中,所述射频、所述微电流、所述电穿孔脉冲和所述离子导入电流的输出共用同一个所述电极组件。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能量输出装置还包括继电装置、射频发生装置、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和电穿孔发生装置;所述继电装置与所述能量切换装置连接;所述能量切换装置用于使所述继电装置选择性地与所述射频发生装置、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和所述电穿孔发生装置中的一个接通;至少一个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射频发生装置、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及所述电穿孔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离子导入电流和所述微电流的输出共用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组件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两个所述电极组件的大小不相同,大小不相同的两个所述电极组件分别为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所述射频发生装置、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及所述电穿孔发生装置的输出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中的一个接通。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工作头,所有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头上;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两个同心设置的环状电极,两个所述环状电极设置在所述工作头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外表面为弧形的两个l形电极,两个所述l形电极设置在所述工作头的边缘。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环状电极的宽度为3mm~5mm,两个所述环状电极的间距为3.5mm~4.5mm,和/或,每个所述l形电极的弧面圆角半径大于2.5mm,两个所述l形电极的间距为3mm~6mm。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中的电极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中的电极尺寸;所述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一工作模式和对应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射频发生装置输出2mhz~4mhz的射频,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输出335μa~500μa的微电流;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射频发生装置输出1mhz~2mhz的射频,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输出335μa~500μa的微电流;和/或,所述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一工作模式和对应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电穿孔发生装置输出电压40v~60v、脉宽10ms~20ms且频率20pps~30pps的电穿孔脉冲,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输出200μa/cm2~500μa/cm2的离子导入;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电穿孔发生装置输出电压10v~20v、脉宽5ms~10ms且频率10pps~20pps的电穿孔脉冲,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输出100μa/cm2~200μa/cm2的离子导入。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装置包括两个继电器,一个所述继电器选择性地与所述射频发生装置和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中的一个连接,另一个所述继电器选择性地与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和所述电穿孔发生装置中的一个连接。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发生装置包括射频发生部件和变压器,所述射频发生部件用于接通所述继电装置,所述射频发生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极组件;所述射频发生部件用于将接收到的方波转换为正弦波并输出至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用于将正弦波放大升压后作为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电极组件。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装置包括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部件和电流调节部件,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部件用于接通所述继电装置,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调节部件,所述电流调节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极组件;所述微电流离子导入发生部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方波信号输出微电流,或者输出pwm方波信号至所述电流调节部件;所述电流调节部件用于调节pwm方波信号的电流密度后输出至所述电极组件。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穿孔发生装置包括电穿孔脉冲发生部件和电压调节部件,所述电穿孔脉冲发生部件用于接通所述继电装置,所述电穿孔脉冲发生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调节部件,所述电压调节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穿孔脉冲发生部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方波信号输出电穿孔脉冲,并通过pwm调节电穿孔脉冲的脉宽和频率后输出至所述电压调节部件;所述电压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电穿孔脉冲的电压后输出至所述电极组件。

18、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多个档位,每个所述档位对应一种反映射频微电流输出信息的输出状态,所有所述档位所反映的输出状态不相同,所有所述输出状态下的射频电流保持恒定,不同所述输出状态下的射频电压和微电流不相同,和/或,在所述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多个档位,每个所述档位对应一种反映电穿孔离子导入输出信息的输出状态,所有所述档位所反映的输出状态不相同,不同所述输出状态下,所述电穿孔脉冲的脉宽、频率、电压和所述离子导入电流的电流强度中的至少一个不相同。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组件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两个所述电极组件的位置不对称,以适应于不同目标区域。

20、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下,所述能量输出装置输出所述射频的时间大于输出所述微电流的时间,在所述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下,所述能量输出装置输出所述电穿孔脉冲的时间小于输出所述离子导入电流的时间。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装置;用于产生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与所述电源装置及所述输入装置连接的能量切换装置;以及与所述能量切换装置及所述电源装置连接的能量输出装置,所述能量输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极组件,每个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电极;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集成有射频、微电流、电穿孔和离子导入四种功能,且电子设备可以选择性地工作在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和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在射频微电流工作模式下,所述能量输出装置通过同一个电极组件交替地输出射频和微电流,通过射频和微电流的交替协同,达到提拉皮肤紧致的功效;在电穿孔离子导入工作模式下,所述能量输出装置通过同一个电极组件交替地输出电穿孔脉冲和离子导入电流,从而通过电穿孔和离子导入的交替协同,促进了护肤品中功效成分的渗透和吸收,避免了单独使用离子导入技术的局限性。如此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功效,有效地改善皮肤状况,使用户体验度更好。

23、(2)射频、微电流、电穿孔脉冲和离子导入的输出共用同一个电极组件。如此设置,避免了为不同能量的输出配置不同的电极组件,从而简化结构,在切换功能时无需更换手持方式,增加电子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同时也有利于电子设备充分地发挥其功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