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4111发布日期:2023-06-29 17:3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1、腹主动脉瘤是由于腹主动脉壁的病变或者损伤形成局限性的膨出,在临床上腹主动脉瘤是以搏动性的肿块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腹主动脉瘤大多数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少数可以由于创伤或者感染而形成腹主动脉瘤,大多是见于高龄的男性,可以发生在腹主动脉的各个部位。通常以肾动脉平面为界,可以将腹主动脉瘤分成以下两类:第一类,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可以累及一侧或者双侧髂动脉;第二类,肾动脉平面以上的腹主动脉瘤,又称为胸腹主动脉瘤,可以累及腹腔脏器的供血动脉。

2、腹主动脉瘤在腔镜下进行修复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内漏并发症,内漏是指支架型血管置入后在移植物腔外、被旷置的瘤体及邻近血管腔内出现活动性血流的现象;内漏的发生可能致使瘤体破裂,内漏的干预改善方式可以通过降低腹主动脉内血流压力实现,降低腹主动脉内血流压力方式可以是将其内血流进行分支引流至腔静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将腹主动脉与腔静脉连通,建立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的通道,分流腹主动脉血流,降低压力,对内漏起到干预治疗的作用。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包括:

3、外建分支通道、介入输送装置;

4、所述外建分支通道由支架、气囊、通道构成;所述通道两端各连接一个气囊,且通道的两端贯穿气囊;

5、所述气囊表面连接支架;

6、所述介入输送装置由外护鞘、输送内芯、角度调节芯构成;

7、所述外护鞘内可活动的连接输送内芯;所述输送内芯内可活动的连接角度调节芯;

8、所述输送内芯内部设置充气通道;所述外建分支通道可拆卸的安装在输送内芯靠近头端处,且充气通道出口分别对应于外建分支通道上气囊对应的两个进气口处;

9、优选的,所述支架在未使用状态时为折叠状态,其折叠后的外径与通道的外径一致;

10、优选的,所述气囊材质为聚乳酸无纺布薄膜;

11、优选的,所述气囊上的进气口处安装单向通气阀;

12、优选的,所述外护鞘、输送内芯、角度调节芯尾端均连接握持柄;

13、优选的,所述输送内芯的握持柄上连接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输送内芯内部的充气通道连同;

14、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芯为可塑性材料制成,其头端可弯折成任意角度;

15、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芯上的握持柄上连接调弯指示针。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在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通过穿刺建立通道,成功建立引流通路,将腹主动脉血液引流至腔静脉,降低腹主动脉血流压力,干预治疗内漏症状。



技术特征:

1.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未使用状态时为折叠状态,其折叠后的外径与通道的外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材质为聚乳酸无纺布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的进气口处安装单向通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鞘、输送内芯、角度调节芯尾端均连接握持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内芯的握持柄上连接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输送内芯内部的充气通道连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芯为可塑性材料制成,其头端可弯折成任意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芯上的握持柄上连接调弯指示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通道建立管路装置,包括:外建分支通道、介入输送装置;所述外建分支通道由支架、气囊、通道构成;所述通道两端各连接一个气囊,且通道的两端贯穿气囊;所述气囊表面连接支架;所述介入输送装置由外护鞘、输送内芯、角度调节芯构成;所述外护鞘内可活动的连接输送内芯;所述输送内芯内可活动的连接角度调节芯;所述输送内芯内部设置充气通道;所述外建分支通道可拆卸的安装在输送内芯靠近头端处,且充气通道出口分别对应于外建分支通道上气囊对应的两个进气口处;通过本技术提供的装置成功建立引流通路,将腹主动脉血液引流至腔静脉,降低腹主动脉血流压力,干预治疗内漏症状。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曾存良,李朝阳,李想,宋欢欢,吴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达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