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约束手拍

文档序号:34127637发布日期:2023-05-11 13:4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约束手拍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约束手拍。


背景技术:

1、在治疗过程中,躁动、意识不清等患者需要使用约束手拍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等的安全,同时还要保证治疗的正常实时。目前市面上约束手拍一面为硬质壳、一面为布料,当患者手掌翻至布料一面时,患者有意外拔出身上导管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约束手拍。

2、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约束手拍,包括手拍本体,所述手拍本体包括手指部和手掌部,手指部与手掌部之间成120~150度的角度,所述手拍本体从侧面看成为弧形,可使患者手部保持弯曲状态且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无法在手拍本体内部翻转手掌。

4、优选地,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平滑过渡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手指部边缘设有拉链开口,所述拉链开口一端位于手指部的左侧后端,另一端位于手指部的右侧后端,在需要对患者手指进行检测时,可沿手指部边缘打开拉链开口,直接检测手指,避免反复穿脱约束手拍。

6、进一步的,所述手指部的内部设有套在手指上的两个指环,分别与食指、无名指的位置相适配,用于进一步固定手指。

7、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连接在所述手掌部的底部,用于固定手拍本体。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连接手掌部下表面的底端,第二绑带连接手掌部上表面的底端。第一绑带用于将约束手拍固定在床架或者其他支架上,第二绑带则用于将约束手拍固定在患者手腕部。

9、优选地,所述第一绑带为棉布绑带,第二绑带为魔术贴。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拍本体分为四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棉质布料层、海绵层、塑料层和棉质布料层。

11、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明窗和透气孔,透明窗设置在所述手指部的上表面,可用于观察患者手部情况;透气孔设置在手拍本体的表面,可及时排出患者手部产生的热量,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约束手拍从侧面看呈弧形,且内部设有柔软的海绵层,海绵不会导致患者手部被外层塑料层压伤,弧形可保证患者手部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还不能在手拍本体内翻转手掌,避免患者抓拿身上的导管。其次,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用于将约束手拍固定在床架或者其他支架上,第二绑带则用于将约束手拍固定在患者手腕部,可双重固定患者手腕部,还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正常治疗。同时,手拍本体内部设有指环,可进一步固定手指,降低患者躁动产生的风险。在需要对患者手指进行检测时,可将手指部边缘的拉链开口打开,由于指尖位于手拍本体内部的空腔,可直接检测,避免反复穿脱约束手拍。



技术特征:

1.一种约束手拍,包括手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拍本体包括手指部和手掌部,手指部与手掌部之间成120~150度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平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边缘设有拉链开口,所述拉链开口一端位于手指部的左侧后端,另一端位于手指部的右侧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的内部设有套在手指上的两个指环,分别与食指、无名指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连接在所述手掌部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连接手掌部下表面的底端,第二绑带连接手掌部上表面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为棉布绑带,第二绑带为魔术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拍本体分为四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棉质布料层、海绵层、塑料层和棉质布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手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窗和透气孔,透明窗设置在所述手指部的上表面,透气孔设置在手拍本体的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约束手拍,包括手拍本体,所述手拍本体包括手指部和手掌部,手指部与手掌部之间成120~150度的角度且平滑过渡连接,保证患者手部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的同时不能在手拍本体内翻转手掌。手指部边缘设有拉链开口,手指部内部设有至少两个指环。还包括连接在手掌部底部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用于将约束手拍固定在床架或者其他支架上,第二绑带用于将约束手拍固定在患者手腕部,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正常治疗。同时,手拍本体内部设有指环,可进一步固定手指,降低患者躁动产生的风险。使用本技术约束手拍时,可将手指部的拉链打开,由于指尖位于手拍本体内部的空腔,可直接检测,避免反复穿脱约束手拍。

技术研发人员:胡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