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2045发布日期:2023-04-21 15:3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医疗领域和工业领域,具有可以插入体腔内或管路内的细长插入部的电子内窥镜已被广泛使用。内窥镜的手持部主要由操作部、插入部、信号传输组件等组成;其中操作部也称手柄部。由于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产生了对一次性内窥镜手持部的需求。但是一次性产品由于市场竞争的因素,要求产品既要满足质量还要成本低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现有的内窥镜,其手持部由于重复性使用的需求,需要充分考虑清洗灭菌时对密封性的要求,因此手持部通常设计成多台阶结构,其中有两个台阶用来安装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因此结构相对复杂。由于现有的手持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生产工序麻烦,生产组装多依靠人工的生产经验,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一次性产品生产效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包括:操作部、插入部和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和所述插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操作部上;其中:

4、所述插入部包括:led灯和摄像模组;所述信号传输部包括:电路板和插头;其中:所述led灯和所述摄像模组分别通过模组线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led灯利用通过所述电路板提供的电源产生光源信号,并将所述光源信号通过所述摄像模组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所述模组线发送至所述电路板,并通过所述线缆和所述插头,将所述电信号输出,用于生成图像。

5、可选地,所述操作部,包括:壳体、轮毂、控制部件、推杆、锥形套、鲁尔接口和护线套;其中:

6、所述锥形套的近端端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远端端部上,所述锥形套的远端端部连接一柔性管,内窥镜蛇骨安装在所述柔性管的远端端部上;所述led灯和摄像模组分别安装在所述锥形套的近端端部的头端座上,所述鲁尔接口通过所述头端座上的器械口与所述柔性管连接;

7、所述轮毂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配合连接部;

8、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轮毂的相应位置上,并通过所述头端座上的器械口与内窥镜蛇骨驱动连接;

9、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安装于所述轮毂的相应位置上,通过驱动所述推杆转动,带动所述轮毂转动,进而驱动所述控制部件形成运动趋势,用于控制内窥镜蛇骨弯曲变形,使得所述摄像模组接收多个位置光源信号;

10、所述护线套设置于所述线缆的外部,并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相应位置上。

11、可选地,所述轮毂包括:轮毂盘和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上的控制部件固定机构和配合连接机构;其中:

12、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两根牵引绳,相应地,所述控制部件固定机构,包括:凹槽轨道、对称设置的一对穿绳孔、对称设置的一对穿绳槽和对称设置的一对螺丝锁付部件;其中,所述穿绳孔和所述凹槽轨道分别设置于所述轮毂盘的圆周面上,所述穿绳槽和所述螺丝锁付部件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任一侧面上;两根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在所述螺丝锁付部件上锁紧,并依次穿过所述穿绳槽和所述穿绳孔进入所述凹槽轨道,并在所述凹槽轨道的限制作用下使得所述牵引绳在所述轮毂盘的圆周面上移动;

13、所述配合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一侧面上的圆形凸台和设置于所述轮毂盘另一侧面上的方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和所述方形凸台分别与所述壳体的相应位置配合连接形成配合链接部。

14、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内侧的圆形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通孔,所述轮毂盘一侧面上的圆形凸台安装于所述圆形孔内,所述轮毂盘另一侧面上的方形凸台穿过所述通孔,形成配合连接部。

15、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壳体定位孔,所述轮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上的轮毂定位孔,所述壳体定位孔与所述轮毂定位孔之间位置相对应;通过在所述壳体定位孔和所述轮毂定位孔中设置一芯棒,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轮毂之间形成锁死部,防止所述轮毂转动。

16、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加强筋,所述轮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上的限位凸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限位凸台相互配合形成所述壳体与所述轮毂之间的限位部,控制所述轮毂在设定角度内转动。

17、可选地,所述推杆包括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的方形孔,所述杆体通过所述方形孔套装在所述轮毂盘的方形凸台上,用于驱动所述轮毂转动,进而带动两根所述牵引绳形成方向相反的运动趋势。

18、可选地,所述推杆、所述壳体和所述轮毂之间通过一自攻螺丝固定。

19、可选地,所述方形孔与所述方形凸台的连接位置的外侧还设有堵头。

20、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采用型号为ovm6946的紧凑型摄像头模块。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至少一项的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采用的零部件少,大大降低了物料成本。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由于采用的零部件少,生产工序简单,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应于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效率需求。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既能满足成本低的要求,又能满足医疗器械对安全性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部、插入部和信号传输部,所述信号传输部和所述插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操作部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壳体、轮毂、控制部件、推杆、锥形套、鲁尔接口和护线套;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轮毂盘和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上的控制部件固定机构和配合连接机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内侧的圆形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通孔,所述轮毂盘一侧面上的圆形凸台安装于所述圆形孔内,所述轮毂盘另一侧面上的方形凸台穿过所述通孔,形成配合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壳体定位孔,所述轮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上的轮毂定位孔,所述壳体定位孔与所述轮毂定位孔之间位置相对应;通过在所述壳体定位孔和所述轮毂定位孔中设置一芯棒,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轮毂之间形成锁死部,防止所述轮毂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加强筋,所述轮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毂盘上的限位凸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限位凸台相互配合形成所述壳体与所述轮毂之间的限位部,控制所述轮毂在设定角度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的方形孔,所述杆体通过所述方形孔套装在所述轮毂盘的方形凸台上,用于驱动所述轮毂转动,进而带动两根所述牵引绳形成方向相反的运动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所述壳体和所述轮毂之间通过一自攻螺丝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孔与所述方形凸台的连接位置的外侧还设有堵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采用型号为ovm6946的紧凑型摄像头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手持装置,包括:操作部、插入部和信号传输部,信号传输部和插入部分别连接在操作部上;其中:插入部包括:LED灯和摄像模组;信号传输部包括:电路板和插头;LED灯和摄像模组分别通过模组线连接在电路板上,插头通过线缆连接在电路板上;LED灯利用通过电路板提供的电源产生光源信号,并将光源信号通过摄像模组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模组线发送至电路板,并通过线缆和插头,将电信号输出,用于生成图像。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的零部件少,大大降低了物料成本;生产工序简单,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应于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需求;既能满足成本低的要求,又能满足安全性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何昌辉,何浩翔,朱相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埃尔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