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4373发布日期:2023-05-05 14:3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内镜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镜检测器。


背景技术:

1、国内消化道病灶、病变、息肉等疾病,一般是在内窥镜可视条件下进行检测及治疗,治疗之前需对病灶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器具不能准确检测出病灶、病变、息肉的准确尺寸,不能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内镜检测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镜检测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灵活实用,能准确的检测病灶大小位置,为后续治理更好的准备及更准确的依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镜检测器,包括:操作组件、软管、滑动导丝、异物钳和丝线;

3、操作组件包括操作管、操作柄、连接件和驱动件,驱动件沿操作管轴向的滑动安装在操作管内,操作柄滑动设置在操作管外,操作柄通过连接件与驱动件连接,操作管上设有容连接件穿过且滑动的通槽,通槽外的操作管上设有标尺;软管一端与操作管连通,滑动导丝滑动安装在操作管内,滑动导丝的一端伸入操作管内与驱动件连接;异物钳安装在软管另一端,滑动导丝另一端与驱动异物钳钳体张合的驱动端连接,丝线两端连接在异物钳张合的自由端上,丝线包括多个尺寸已知的色段。

4、优选地,丝线包括多个交错设置的黄黑色段。

5、优选地,每个色段长度为0.5cm。

6、优选地,异物钳包括安装件、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体;安装体一端固定在软管远离操作管的一端端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中部铰接在安装体另一端端部,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在第一钳体一端端部,第二连接杆一端铰接在第二钳体一端端部,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均铰接在滑动导丝远离操作管的一端端部,丝线两端连接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另一端端部。

7、优选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两钳体以与安装件的铰接点分为驱动部和张合部,两个张合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张合齿,两个张合部长度相同。

8、优选地,张合部上设有尺寸已知的色块。

9、优选地,软管上设有从安装件远离操作管一端端部起止的标尺。

10、优选地,软管外滑动套设有保护套,操作管外滑动套设有滑动套,滑动套与保护套一端连接,保护套另一端设有容异物钳伸入的保护槽。

11、优选地,滑动套上设有滑动柄,滑动柄上固定有滑块,操作管上设有容滑块滑动设置的滑槽。

12、优选地,保护套上设有从远离操作管一端端部起止的标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内镜检测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灵活实用,能准确的检测病灶大小位置,为后续治理更好的准备及更准确的依据。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组件、软管、滑动导丝、异物钳和丝线;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丝线包括多个交错设置的黄黑色段。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色段长度为0.5cm。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异物钳包括安装件、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体;安装体一端固定在软管远离操作管的一端端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中部铰接在安装体另一端端部,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在第一钳体一端端部,第二连接杆一端铰接在第二钳体一端端部,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均铰接在滑动导丝远离操作管的一端端部,丝线两端连接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另一端端部。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两钳体以与安装件的铰接点分为驱动部和张合部,两个张合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张合齿,两个张合部长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张合部上设有尺寸已知的色块。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软管上设有从安装件远离操作管一端端部起止的标尺。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软管外滑动套设有保护套,操作管外滑动套设有滑动套,滑动套与保护套一端连接,保护套另一端设有容异物钳伸入的保护槽。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滑动套上设有滑动柄,滑动柄上固定有滑块,操作管上设有容滑块滑动设置的滑槽。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内镜检测器,其特征在于:保护套上设有从远离操作管一端端部起止的标尺。


技术总结
一种内镜检测器,其包括:操作组件、软管、滑动导丝、异物钳和丝线;操作组件包括操作管、操作柄、连接件和驱动件,驱动件沿操作管轴向的滑动安装在操作管内,操作柄滑动设置在操作管外,操作柄通过连接件与驱动件连接,操作管上设有容连接件穿过且滑动的通槽,通槽外的操作管上设有标尺;软管一端与操作管连通,滑动导丝滑动安装在操作管内,滑动导丝的一端伸入操作管内与驱动件连接;异物钳安装在软管另一端,滑动导丝另一端与驱动异物钳钳体张合的驱动端连接,丝线两端连接在异物钳张合的自由端上,丝线包括多个尺寸已知的色段。该内镜检测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灵活实用,能准确的检测病灶大小位置,为后续治理更好的准备及更准确的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龚铁军,王亚洲,高金华,刘锦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