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

文档序号:34666574发布日期:2023-07-05 14:3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属于医疗产品。


背景技术:

1、应用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公认术式。其中腹腔镜下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势,此术式是针对肌耻骨孔进行修补。

2、肌耻骨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与骨盆相连水平的卵圆型裂孔,下界为上耻骨枝的骨膜(cooper韧带和耻骨),上界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组成的联合肌腱,下界为耻骨梳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界为髂腰肌,在这个区域内无肌纤维组织,抵挡腹腔压力的主要是腹横筋膜。它被位于前面的腹股沟韧带和其后面的髂耻束分隔为上下两个区域。在上区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经过,并经此通过内环,是斜疝发生的区域。它的内侧是被称为直疝三角,是直疝发生的区域。下区的侧面有股血管穿过,陷窝韧带在其中间形成防护屏障,此区域的缺损导致股疝发生。因此,肌耻骨孔是包括了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好发位置的解剖区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的原理就是利用补片模拟腹横筋膜的作用,覆盖肌耻骨孔并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的重叠。

3、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补片的覆盖范围决定了手术的效果。指南中明确指出,补片完全覆盖肌耻骨孔,且范围需超过疝环3~5cm,可有效降低因补片皱缩后引起的复发。

4、当腹腔镜下行双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时,往往需要应用两张补片分别覆盖于两侧肌耻骨孔,且在耻骨膀胱间隙将双侧的补片进行重叠,以防止疝复发。但这种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放置一侧补片加以固定后,再放置对侧补片时,因操作原因或补片干扰,使得补片位置发生改变,重叠不充分,或重叠过多导致外侧补片覆盖范围不够,影响到修补效果,增加了疝复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腹腔镜下补片放置过程中,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补片放置位置不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包括补片主体,设计为上下轮廓是弧形,呈双扇面状,并以垂直中线左右对称。

3、上述方案中,补片主体上下弧形外缘于外侧交汇处形成外侧轮廓头部,切线夹角为110°,外侧轮廓头部水平连线形成水平解剖线。

4、上述方案中,补片主体横轴方向1/3和2/3处的补片下缘设计为弧面指向补片主体内侧的r35,半径5mm的半圆形的平滑底部凹槽。

5、上述方案中,补片主体中线连接处上下缘设计为弧面指向补片主体内侧的r35,半径10mm的半圆形的平滑连接处凹槽,其中点垂直连线形成垂直解剖线。

6、上述方案中,补片主体水平解剖线与垂直解剖线交汇形成标记点。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腹腔镜下应用一体式补片对双侧腹股沟疝进行修补的方式,能完全覆盖双侧肌耻骨孔,有效的避免了传统单侧补片修补时,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补片位置放置不当,以及反复调整补片位置带来的不便。将一体式补片的连接部置入耻骨膀胱间隙,两侧疝片可自然、完全覆盖于双侧肌耻骨孔。该补片无需剪裁,且边缘平滑,减少异物感,放置时无需过多调整,使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操作更为便利、有效。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包括补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主体(1)的形状是上下轮廓为弧形、呈双扇面状,以垂直中线左右对称,并设置有外侧轮廓头部(2),底部凹槽(3),连接处凹槽(4),水平解剖线(5),垂直解剖线(6),标记点(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轮廓头部(2)是补片主体(1)上下弧形轮廓于外侧缘的交汇处,切线夹角为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凹槽(3)设计为r35,半径5mm的半圆形,位于补片主体(1)横轴方向1/3和2/3处的补片下缘,其弧面指向补片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凹槽(4)设计为r35,半径10mm的半圆形,位于补片主体(1)中线连接处上下缘,其弧面指向补片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解剖线(5)为外侧轮廓头部(2)水平连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解剖线(6)为补片主体(1)内侧垂直连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点(7)为水平解剖线(5)与垂直解剖线(6)交汇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一体式补片,包括补片主体(1)用于完全覆盖双侧肌耻骨孔,外侧轮廓头部(2)贴合于人体髂前上棘位置,底部凹槽(3)用于避开髂血管,连接处凹槽(4)利于平整放置于耻骨膀胱间隙,水平解剖线(5)与垂直解剖线(6)协助定位补片位置,标记点(7)位于耻骨联合上缘,该补片无需剪裁,且边缘平滑,减少异物感,放置补片时无需过多调整,使腹腔镜下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操作更为便利、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靳小石,谢天皓,刘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