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11755发布日期:2024-02-02 21: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缝合装置及缝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能够不使用金属制的卡钉地使用缝合线将被缝合物一举缝合的缝合装置,尤其涉及能够使缝合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容易而缩短缝合时间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1、提出了在生物的外科等领域中将被缝合物缝合时能够不使用金属制的卡钉地将被缝合物的缝合部位整体使用缝合线一举缝合的缝合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缝合装置就是这种。

2、在该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缝合装置具备: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为了夹住被缝合物而以互相能够接近分离的方式设置;多根针,在所述第一壳体中将顶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而并列配置,能够将缝合线保持于所述顶端部;针移动机构,使所述多根针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移动;及线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为了钩挂利用由所述针移动机构移动后的所述多根针穿过所述被缝合物而到达了所述第二壳体的缝合线,以能够沿着所述多根针的配置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

3、根据该缝合装置,在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互相接近而被缝合物被夹住的状态下,若利用针移动机构使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将缝合线保持于顶端部的多根针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移动,则多根针的顶端穿过被缝合物而到达第二壳体。在该状态下,通过线钩沿着所述多根针的排列方向被移动操作,则线钩穿过利用所述多根针穿过所述被缝合物而到达了所述第二壳体的缝合线分别形成的线环,由穿过了线钩的顶端部的缝合线钩挂线环,因此,通过基于单一的操作的机械动作,简单且可靠地在被缝合物形成缝合线的针迹。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37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缝合装置中,在缝合部位的缝合之前,需要以相对于缝合针的排列方向局部地成为直角方向的方式将沿着缝合针的排列方向配置的缝合线的一部分向每个缝合针的顶端部分别钩挂固定的细致的设定作业。因而,成为了缩短缝合时间的阻碍。

3、本发明以以上的情形为背景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简单且能够缩短缝合作业时间的缝合装置。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第一发明的主旨在于,包括:(a)多根缝合针,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在顶端部形成有能够使第一线钩挂固定的线钩挂固定部;(b)第一线保持机构,保持向所述多根缝合针卡定的所述第一线;(c)针移动机构,使所述缝合针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所述缝合针的顶端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及(d)线旋转构造,在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展的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e)在所述缝合针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

6、发明效果

7、根据第一发明的缝合装置,包括在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展的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的线旋转构造,在所述缝合针的侧面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状态下,若缝合针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的开口形成线环,因此,通过第一线或第二线穿过该线环,一举缝合。这样,在缝合作业之前通过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卡定,第一线向缝合针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8、第二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中,所述穿线用凹槽具备越朝向所述缝合针的顶端则所述穿线用凹槽的槽底越浅的倾斜面。由此,在将缝合针从被缝合物拔出时穿线用凹槽相对于被缝合物的钩挂被抑制,拔出变得容易。

9、第三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中,所述线旋转构造具有形成于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的能够使所述第一线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与所述2个顶点之间连通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形成的第三方向引导槽及从所述2个顶点朝向所述第三方向引导槽倾斜的2个倾斜引导面。由此,与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相关联地,卡定于在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形成的2个顶点之间的第一线中的通过了2个顶点的第一方向的一部分由第三方向引导槽向第三方向自动地引导。

10、第四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三发明中,所述2个顶点及所述2个倾斜引导面相对于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点对称地形成。由此,卡定于2个顶点之间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线的一部分随着向第三方向引导槽内陷入而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

11、第五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中,在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形成有能够使所述第一线通过相互之间的2个顶点和形成于所述2个顶点之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所述线旋转构造具备以使形成于所述2个顶点之间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向所述第三方向旋转的方式使所述缝合针绕着所述缝合针的中心线旋转的缝合针旋转机构。由此,钩挂固定于在2个顶点之间形成的第一方向的钩挂固定凹槽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线的一部分随着由缝合针旋转机构旋转缝合针而向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

12、第六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第五发明的任一发明中,所述针移动机构具备:针台,设置于保持所述多个缝合针的壳体内,设置于所述缝合针的基端侧而支承所述缝合针;及移动构件,能够沿着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通过所述移动构件移动,所述针台沿着所述引导部滑动,所述缝合针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由此,缝合针的设置于其基端部的针台具备以能够引导的状态与形成于壳体的内壁面的突出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和向形成于移动构件的将缝合针向突出方向驱动的针驱动凸轮槽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因此伴随于移动构件的移动而缝合针向其顶端侧即第二方向一举移动。

13、第七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第六发明的任一发明中,在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列配置的所述多根缝合针相连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位置设置有切线针,在所述切线针的侧面形成有切线用凹槽,所述切线用凹槽在所述切线针的顶端侧位置具有朝向所述切线针的基端侧的切削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由此,通过切线针被向壳体内拉入,穿过了线环的第一线被切断。

14、第八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七发明中,所述切线用凹槽的切削刃越去往所述切削刃的顶端则越朝向所述切线针的基端侧倾斜。由此,在向切线针的基端部侧向壳体内被拉入时,可抑制切线用凹槽内的第一线逃脱,第一线被可靠地切断。

15、第九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一发明~第八发明的任一发明中,具备能够开闭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备所述缝合针、所述第一线及所述第一线保持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具备第一线钩,该第一线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长条状,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被关闭了的状态下在形成于所述缝合针的侧面的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由此,通过钩挂了第一线或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线的第一线钩通过形成于缝合针的第三方向侧的线环内,一举进行缝合。

16、第十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九发明中,所述第一线钩具有:管状构件,该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在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的面内以越去往所述第一方向则所述第三方向的宽度越小的方式斜着被切断而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打开的斜端面;及钩构件,具有所述第一方向的顶端部弯曲成u形而成的钩部,以直到所述钩部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斜端面抵接为止能够进行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四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管状构件内。由此,在钩丝、钩部及钩管的斜端面之间把持第一线或第二线而穿过线环内。

17、第十一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十发明中,在通过所述针移动机构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钩在所述多根缝合针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处将构成通过缝合针形成的线环的所述第一线利用所述钩部钩挂并使所述钩构件在所述管状构件内相对移动至与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斜端面抵接为止从而在所述钩部与所述斜端面之间把持所述第一线后,使所述斜端面旋转至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五方向的位置而在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四方向移动。由此,一举进行基于第一线的缝合。

18、第十二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九发明或第十发明中,所述第二壳体具备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被关闭了的状态下在比所述多根缝合针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的缝合针靠所述第一方向侧处保持第二线的第二线保持机构,在通过所述针移动机构而使所述缝合针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了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线钩在把持所述第二线后,利用所述钩部钩挂并使所述钩构件向所述管状构件缩回从而在所述钩部与所述斜端面之间把持所述第二线后,使所述斜端面旋转至朝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五方向的位置而在所述穿线用凹槽内向所述第四方向移动。由此,由第一线和第二线缝合被缝合物。

19、第十三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十二发明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具备:第一线引导槽,引导从所述第一线保持机构供给的所述第一线;第二线钩,向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四方向移动且供从所述第一线引导槽经由了所述缝合针的顶端部的第一线钩挂;及第一线钩挂固定槽,将钩挂于所述第二线钩的所述第一线的顶端部钩挂固定。由此,由第二线钩拉紧第一线,因此得到没有松弛的缝合。

20、第十四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九发明~第十三发明的任一发明中,具备:开闭机构,维持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夹着被缝合物的闭状态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离的开状态;及锁定机构,维持由所述开闭机构实现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闭状态。由此,在多根缝合针向被缝合物的穿刺时,在第一壳体内的缝合针通过移动机构向第二方向侧移动了时,限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

21、第十五发明的主旨在于,在第十四发明中,所述开闭机构具备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处将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且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在开状态与闭状态之间转动的转动轴心,所述锁定机构具备:转动防止构件,是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长条状的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相对于所述转动轴心交叉的方向上插拔,防止绕着所述转动轴心的转动;及卡合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将所述转动防止构件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入。由此,在多根缝合针向被缝合物的穿刺时,通过转动防止构件相对于第二壳体插入,限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

22、第十六发明的主旨在于,(a)一种缝合方法,使用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且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并且能够使第一线向顶端部钩挂固定的多根缝合针来缝合被缝合物,其中,包括:(b)第一线钩挂固定载置工序,在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的穿刺前,在所述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上将所述第一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c)穿刺工序,将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使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部分的方向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所述穿线用凹槽的开口上;(d)第一线缝合工序,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所述穿线用凹槽的线钩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第一线的状态下将所述线钩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缝合针将所述第一线穿过由所述第一线形成的线环内;及(e)拔针工序,将所述缝合针从所述被缝合物拔出。由此,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状态下,若缝合针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的开口形成线环,因此,通过线钩穿过穿线用凹槽内而第一线或第二线穿过线环,缝合一举进行。这样,通过在缝合作业之前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卡定,第一线向缝合针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23、第十七发明的主旨在于,(a)一种缝合方法,使用沿着第一方向以规定间隔并列配置且分别形成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并且能够使第一线向顶端部钩挂固定的多根缝合针来缝合被缝合物,其中,包括:(b)第一线钩挂固定载置工序,在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的穿刺前,在所述多根缝合针的顶端部上将所述第一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地钩挂固定;(c)穿刺工序,将所述多根缝合针向所述被缝合物穿刺,使所述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部分的方向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局部地旋转而位于所述穿线用凹槽的开口上;(d)第二线缝合工序,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穿过了所述穿线用凹槽的线钩的顶端部钩挂固定了第二线的状态下将所述线钩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四方向移动,从而针对每个所述缝合针将所述第二线穿过由所述第一线形成的线环内;及(e)拔针工序,将所述缝合针从所述被缝合物拔出。由此,在缝合作业之前,在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卡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状态下,若缝合针向第二方向移动,则通过线旋转构造,在第一方向上伸展的第一线中的钩挂固定于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的一部分向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朝向绕着缝合针的中心线局部地旋转。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穿线用凹槽的开口形成线环,因此,通过线钩穿过穿线用凹槽内而第一线或第二线穿过线环,缝合一举进行。这样,通过在缝合作业之前使第一线以张紧成直线状的状态向缝合针的线钩挂固定部卡定,第一线向缝合针的配置作业完成,因此在缝合作业之前的缝合线的设定作业变得简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