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血管内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16674发布日期:2023-11-17 12:5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多分支血管内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具有多个分支的腔内装置以及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构造成在分支解剖通道中实施的腔内装置。


背景技术:

1、各种分支的解剖通道可以从植入的腔内装置形式的治疗中受益。一种这样的通道是血管通道,诸如具有动脉瘤的动脉。动脉瘤发生在血管中这些部位,即由于患者的年龄、疾病或遗传倾向,脉管(vessel)壁的强度或弹性不足以防止当血液通过时壁的膨胀或伸展的部位。如果留着动脉瘤不做治疗,血管壁可能扩张并破裂,从而通常导致死亡。

2、为了防止动脉瘤破裂,可以将支架移植物经皮引入血管并部署展开以跨越动脉瘤囊。各种支架移植物包括固定于一个或多个支架的圆柱形构架或框架的移植物织物。通常,(一个或多个)支架提供刚性和结构,以将处于管状构造的移植物保持打开,并且保持在移植物和血管壁的健康部分之间形成密封并提供迁移阻力(抗迁移力)所需的向外径向力。流过血管的血液可被引导通过支架移植物的内腔表面,以减少(如果不是消除)动脉瘤囊位置处血管壁上的应力。支架移植物可以降低动脉瘤部位处的血管壁破裂的风险,并允许血液不间断地流过血管。

3、诸如排除动脉瘤之类的各种血管内修复手术需要将支架移植物植入成与血管分叉部相邻。通常动脉瘤延伸到分叉中,需要将支架移植物放置到分叉中。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需要分叉支架移植物。具有独立的主体和分支部件的模块化支架移植物,由于展开简单且准确,因此在这些程序中通常是优选的。关于具有独立主体和分支支架部件的模块化支架移植物,参见hartley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第2008/0114446号。在hartley等人的公开中,主体支架在侧壁上具有开窗部,该开窗部被定制为接合并固定侧分支支架。这种构造中的侧分支支架与主体开窗部处于“线对线”过盈配合,从而对支架与支架结合部处的抗疲劳性造成潜在的损害。授予quinn的美国专利第6,645,242号提出了一种更坚固的支架与支架连结构造。在quinn的专利中,在主体支架内部结合有管状支承件,以增强支架与支架连结的可靠性。quinn的管状内部支承件提供了更长的密封长度以及更高的抗疲劳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包括主体的内置假体设有侧分支端口,用于当内置假体的主体在主内腔中展开时提供进入主内腔的侧分支的流体通路。

2、根据一示例(“示例1”),一种多分支可植入装置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具有限定主内腔的壁的管状元件,该管状元件具有限定通向主内腔的第一开口的第一端和限定主内腔中的第二开口的第二端,该管状元件包括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侧分支端口限定在管状元件的第一纵向端和第二纵向端之间穿过壁的孔;以及至少一个限定次级内腔的次级体,该至少一个次级体可操作成展开,其中次级体的一部分定位在主体的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中。

3、根据示例1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2”),其中,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次级体能操作成展开,使得侧分支端口的第二端基本上与主体的外表面接续。

4、根据前述任一示例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3”),其中,当管状元件的第一纵向端的第一开口面向第一方向并且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的第二端基本上面向第一方向时,主体处于中间非弯曲构造。

5、根据示例1或示例2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4”),其中,当管状元件的第二纵向端的第二开口面向第二方向并且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的第二端基本上面向第二方向时,主体处于中间非弯曲构造。

6、根据前述任一示例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5”),其中,主体的壁限定靠近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的凹部。

7、根据前述任一示例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6”),其中,主体还包括联接于壁的支架。

8、根据前述任一示例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7”),其中,壁的限定凹部的一部分不受支承。

9、根据前述任一示例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8”),其中,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定位在沿着主体的第一纵向位置处的外部开口。

10、根据前述任一示例的多分支装置的另一示例(“示例9”),其中,至少一个侧分支端口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外部开口,每个外部开口定位在主体的至少两个纵向位置中的一个处。

11、根据另一示例(“示例10”),一种在具有主内腔和第一分支内腔的目标部位处展开内置假体的方法包括使多分支支架移植物的主体朝向所述目标部位的所述主内腔前进,该主体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体限定第一入口,该第一入口能操作成当主体在目标部位处展开时提供从主体到第一侧分支的通路,第一侧分支从目标部位延伸;在目标部位的主内腔中部分地展开主体的第一部分;使第一可铰转线材前进穿过第一端口并前进到第一分支内腔中;在目标部位的主内腔中部分地展开主体的第二部分;完全展开主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第一侧分支体沿着第一可铰转线材前进到目标部位的第一分支内腔中;以及在目标部位的第一分支内腔中展开第一侧分支体。

12、根据示例10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1”),其中,第一端口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基本上与主体的外表面接续。

13、根据示例10或11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2”),其中,主体限定主体纵向轴线,并且第一端口限定第一端口纵向轴线,其中,主体纵向轴线和第一端口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

14、根据示例10-12中的任一个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3”),其中,第一端口定位成使得第一端口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相对于通过主体的流体流是逆行的。

15、根据示例10-13中的任一个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4”),其中,主体的壁限定靠近第一端口的凹部,使得当第一可铰转线材和第一侧分支体前进时,凹部为第一可铰转线材和第一侧分支体提供间隙,以在不扭结的情况下离开第一端口。

16、根据示例10-14中的任一个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5”),其中,主体包括联接于壁的支架,并且其中,壁的限定凹部的一部分不包括支架。

17、根据示例10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6”),其中,主体包括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方法包括使第二可铰转线材前进穿过第二端口并前进到目标部位的第二分支内腔中;使第三可铰转线材前进穿过第三端口并前进到目标部位的第三分支内腔中;使第二侧分支体沿着第二可铰转线材前进到目标部位的第二分支内腔中;以及使第三侧分支体沿着第三可铰转线材前进到目标部位的第三分支内腔中。

18、根据示例16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7”),其中,在展开第二侧分支主体和第三分支主体之前展开第一侧分支主体。

19、根据示例16或17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8”),其中,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中的每一个的外部开口均定位在沿着主体的第一纵向位置处。

20、根据示例16或17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9”),其中,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中的每一个的外部开口均具有外部开口,每个外部开口定位在沿着主体的至少两个纵向位置中的一个处。

21、根据示例10-19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20”),其中,还包括在完全展开主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前调节主体的内曲线。

22、根据示例16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示例11”),其中,侧分支体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同时展开。

23、前述示例仅仅是示例,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或以其它方式缩小由本公开以其它方式提供的任何发明构思的范围。尽管公开了多个示例,但是仍有其它示例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明了,以下详细的描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意性示例。因此,附图和详细的描述应认为本质上为说明性的而非本质上为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