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相容性成像颗粒、其合成及其在成像技术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5925发布日期:2024-04-18 17:30阅读:7来源:国知局
生物相容性成像颗粒、其合成及其在成像技术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尽管过去几十年中在预防和急性护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率随着群体老龄化而上升,并且预计到2025年在欧洲每年将影响130万人1。尽管中风的快速管理挽救了一半患者的生命,但所导致的脑损伤通常对存活者而言仍然是显著的,并且缺血性中风是成人获得性残疾的主要原因。

2、目前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包括通过注射促进其酶促降解的药物消除阻塞脑循环的血栓(溶栓),或自2015年起通过插管机械性地消除阻塞脑循环的血栓(血栓切除术)。然而,即使主要闭塞的血管的成功再通实现时,下游微循环经常仍保持闭塞2。

3、解释这种不完全的微血管再灌注的机制还没有被完全理解,但是我们知道它是由于微血栓的阻塞,并且因局部缺血的炎性后果而恶化,其诱导微血管腔变窄3。若干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将这种微血栓的存在与认知下降和痴呆相关联4。在缺血性中风护理中实施血栓切除术的近期回顾性分析也强调了不完全的微血管再灌注的重要性。尽管快速实现了成功再通,但受益于成功的血栓切除术的1/3以上的患者不能恢复功能独立性5。

4、因此,对于从遭受永久性后遗症的缺血性中风存活下来的患者而言,缺血性中风的微血栓是特别关注的,因此其代表了显著的人力、社会和经济成本。尽管存在这种关注,但是微血管血栓形成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影响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没有被适当地考虑。主要障碍是缺乏可靠的方法用于中风患者脑中的微血栓诊断。可以利用经颅多普勒中的微栓子信号来评估它们的存在,或鉴定它们在扩散加权mri中诱发的微病变6。然而,这依赖于最终由微血栓诱发的生理扰动而不是它们的实际检测,因此诊断灵敏度非常差。

5、一种特异性和非侵入性地揭示大脑中微血栓的存在的新型方法可以显著地改进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6、用氧化铁微粒(mpio)进行分子成像的技术现在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前环境中,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揭示血管炎症7-9。mpio在靶向疾病表位表达的区域累积,并且由于其超顺磁性质而在t2*加权的mri中揭示病理。该技术也已经应用于颈动脉中血栓形成的成像10和肺栓塞中的成像11,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工具都没有显示出揭示脑内微血管血栓形成的能力。

7、此外,尽管分子mri策略代表了用于患者护理的巨大前景,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mpio的毒性阻碍了它们在人类中的使用。1微米直径的铁颗粒在来自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织中积聚并且不降解,引起溶酶体功能障碍和组织空泡化,这代表着诱导肝功能障碍的不可接受的风险12。

8、另一方面,具有较小直径(10-150nm)的类似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已经被批准用于人施用并用作血池t2*加权mri造影剂。研究表明,注射到血流中的spio被来自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系统(mps)的细胞摄取,在其溶酶体中消化,并且铁含量最终被生物体代谢13。

9、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研究人员试图将那些生物相容的spio用于分子成像应用,但是造影总是太低而不能在t2*加权mri中提供可靠的信号。用于检测超顺磁性造影剂的磁敏感性伪影的性质(高光溢出效应)需要体素内的最小铁浓度以进行可靠检测。因此,需要较小的直径以允许氧化铁的代谢,但需要较大的直径以确保可靠的分子成像。

10、本发明人已经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毒性和不可靠信号的问题,并开发了一种新型氧化铁平台,其包含在可生物降解的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基质内组装成亚微米级簇的spio颗粒。所述簇提供了与mpio相似的造影,并且一旦它们到达mps细胞的酸性溶酶体区室,就快速分解为分离的spio颗粒,从而使它们消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一种具有200nm至2000nm,优选200nm至1500nm,更优选300nm至1000nm,甚至更优选500nm至1000nm的流体动力学直径的颗粒,

2、所述颗粒包含包埋在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基质内的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

3、每个所述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被不同于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的聚合物涂覆。

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颗粒具有200nm至2000nm,优选250nm至1500nm,更优选300nm至1200nm,甚至更优选300nm至1000nm的流体动力学直径。

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颗粒具有200nm至1000nm,优选300nm至1000nm,更优选500nm至1000nm,甚至更优选700nm至1000nm的流体动力学直径。

6、不希望受任何理论束缚,本发明人认为200至2000nm范围内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允许获得信号。此外,本发明人还考虑到在血栓可视化的情况下将避免对患者的有害作用(如血栓形成作用)的风险纳入考虑,优选使用流体动力学直径小于2000nm的颗粒,并且出于安全原因小于1000nm。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人认为,允许具有令人满意的信号同时避免在临床情况下有害作用的风险的流体动力学直径的最佳范围将为约700nm至约1000nm。

7、如本文所用,表述“…至…”应理解为包括所述范围的边界。

8、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流体动力学直径”是指以与被测量的颗粒相同的速度扩散的假想硬球的直径。它反映了溶液中颗粒的尺寸,并包括对所述颗粒进行的涂覆或表面改性。

9、本发明颗粒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测定。特别地,其可以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定,使用例如使用配备有633nm激光器的设备(malvern instruments,worcestershire,uk)以173°的固定散射角使用动态光散射(dls)测定,其中槽的温度保持恒定在25℃。用于该测量的颗粒以20μg至200μg铁/ml水的浓度置于水中的悬浮液中。

10、测定流体动力学直径的其它已知方法是颗粒跟踪分析(pta)或其变体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

11、由于纳米颗粒的直径小,本发明的颗粒允许结合氧化铁的代谢,并且由于最终颗粒的较大直径而允许可靠的分子成像,所述最终颗粒是在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的生物可降解基质内的纳米颗粒的聚集体。此外,发明人已经在体外显示,当具有聚多巴胺基质的本发明的颗粒不与血浆混合时,它们不能识别血小板。不希望受任何理论束缚,本发明人认为,当置于血浆中时,本发明颗粒的聚儿茶多安或聚血清素基质与血浆相互作用,并可能结合某些血浆蛋白,导致在本发明颗粒周围形成血浆蛋白冠。发明人认为,在注射本发明颗粒后在血浆中原位形成的血浆蛋白冠在将本发明颗粒靶向微血栓中起作用。

12、掺入本发明颗粒中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可选自式fe2o3的磁赤铁矿,式fe3o4的磁铁矿或fe2o3和fe3o4的混合物。这些不同类型的氧化铁既是超顺磁性的又是生物相容的,尤其允许它们用作磁共振成像(mri)中的造影剂或用作磁性颗粒成像(mpi)中的示踪剂。

13、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生物相容的”是指当与活组织例如在体内接触放置时,不会对这种组织造成显著损害的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果材料对细胞无毒,则它们是“生物相容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果材料在体外添加到细胞中导致小于或等于20%的细胞死亡,和/或其体内施用不诱导显著的炎症或其它这种副作用,则它们是“生物相容的”。

14、这些纳米颗粒通常用不同于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的聚合物涂覆。特别地,所述涂覆聚合物选自葡聚糖,例如葡聚糖、羧基葡聚糖、或羧甲基葡聚糖、或聚乙二醇。应当注意,可商购的和fda批准的经涂覆的铁氧化物纳米颗粒,例如来自bayer的以品牌下的magnetic insight在临床前市场上销售,其可获得且适于掺入本发明的颗粒中。其它相容的可商购获得的经涂覆的铁氧化物纳米颗粒是容易获得的,例如来自guerbet的或或

15、掺入本发明颗粒中的经涂覆的铁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直径优选选自5至175nm,更优选30至150nm,甚至更优选50至75nm。

16、本发明的颗粒的聚合物基质选自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

17、特别地,本发明颗粒中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儿茶酚胺基质可以选自聚多巴胺(pda)、聚去甲肾上腺素(pne)或聚肾上腺素(pep),优选聚多巴胺。聚血清素(pst)也可用作这种生物可降解的基质。

18、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生物可降解的”是指当引入细胞中时分解成(例如,通过细胞机制,如通过酶促降解,通过水解和/或通过其组合)细胞可再利用或处置而对细胞无显著毒性作用的组分的材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过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分解产生的组分是生物相容的,因此在体内不诱导显著的炎症和/或其它副作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分解成它们的组分单体。

19、除了它们的生物可降解性之外,这些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对于本发明的颗粒的合成及其应用具有许多优点。它们具有促进合成的自聚合能力。它们与氧化铁形成强键,这允许甚至在超声处理下获得稳定的颗粒,从而允许聚集的颗粒分散而不破坏簇或分离共轭配体。

20、实际上,多种配体可以通过michael加成或schiff碱反应以高密度与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缀合(lee,h.et al.,adv mater.2009,21,431-434)。为了使与靶标的结合最大化并达到更高的灵敏度,在本发明的颗粒表面上缀合大量靶向部分的能力可以是有利的。

21、聚儿茶酚胺和聚血清素在生理ph下也是亲水性的和带负电荷的,为经涂覆的颗粒提供负ζ-电位并防止它们在溶液中聚集。

22、这些聚合物还具有防止氧化铁发生氧化反应的抗氧化性质,这是有利的,因为与其氧化形式的磁赤铁矿相比,用磁铁矿获得了更好的顺磁效果。

23、所有这些聚合物具有能够进一步官能化的游离胺基团,特别是用于分子成像的抗体,但也可以具有其它官能部分,例如具有末端胺化的聚合物链或用于药物递送应用的各种治疗性分子。在用抗体官能化本发明的颗粒的情况下,可以在制备过程中用例如甘氨酸进行最终涂覆,以改善最终颗粒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24、聚合物基质的性质还使得能够靶向待可视化的位点。特别地,在微血栓的情况下,本发明人能够通过双光子显微镜观察本发明的颗粒在微血栓边缘上的机械保留。

25、本发明的颗粒的特征在于其多分散指数为0.1至0.4,优选0.15至0.35。

26、本发明颗粒的多分散指数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测定。特别地,本发明的颗粒的多分散指数可以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定,通过使用例如与用于流体动力学直径测量的那些相同的装置和测量条件。

27、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多分散指数”是指基于尺寸的样品的异质性的量度。多分散性可由于样品中的尺寸分布,或分离或分析期间样品的附聚或聚集而发生。

28、本发明的颗粒的特征还可以在于其ζ-电位在-50至-20mv,优选在-45至-25mv。

29、ζ-电位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测定。特别地,本发明颗粒的ζ-电位可以通过电泳光散射(els),对悬浮在1mm氯化钠溶液中的颗粒进行测量来测定。

30、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ζ-电位”是指在界面处的电位,其将流动流体与保持附着于颗粒表面的流体分离。

3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这种颗粒悬浮液含有溶剂,该溶剂可以选自水溶液,例如水,或盐水溶液,或甘油,或甘露醇,上述本发明颗粒悬浮于其中。

32、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悬浮液”是指包含液体和精细分散的固体材料的材料的非均匀混合物。

33、根据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中的颗粒优选地具有250nm至1000nm,优选300nm至1000nm,更优选500nm至900nm,甚至更优选600nm至800nm的平均流体动力学直径。

3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具有200nm至2000nm,优选250nm至1500nm,更优选300nm至1200nm,甚至更优选300nm至1000nm的平均流体动力学直径。

3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具有200nm至1000nm,优选300nm至1000nm,更优选500nm至1000nm,并且甚至更优选700nm至1000nm的平均流体动力学直径。

3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制备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a)在搅拌下将儿茶酚胺或血清素的溶液与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混合,由此引起儿茶酚胺或血清素的自聚合并形成包含包埋在聚合的儿茶酚胺或血清素基质中的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的颗粒;

38、b)终止所述聚合;

39、c)处理所得反应混合物以获得所需尺寸的最终颗粒;

40、d)回收颗粒的悬浮液。

41、聚合步骤a)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进行。特别地,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a)可以通过将在水溶液中的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悬浮液与儿茶酚胺,特别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或血清素的溶液混合来进行。该步骤在高于7的碱性ph下进行,这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碱性溶液,特别是缓冲液(如tris缓冲液)的存在来确保。

42、在步骤a)期间进行的恒定搅拌可避免反应混合物的沉降。这种沉降将因此导致一种糊状物形式的大聚集体的形成,其将不可能进一步处理。

43、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悬浮液通常可以具有0.5至10mg fe/ml,特别是1.5mgfe/ml的浓度。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通常悬浮在水溶液中,例如nacl水溶液。这种nacl水溶液通常可以以0.9%重量/体积,即9mg nacl/ml水的浓度使用。

44、儿茶酚胺或血清素通常可以5-100mm,特别是25mm的浓度处于缓冲液(如tris缓冲液)的溶液中。

45、在步骤a)中,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悬浮液和儿茶酚胺或血清素的溶液通常以0.1至0.5,优选0.2至0.4,更优选约0.3的质量比fe/(儿茶酚胺或血清素)混合。例如,可以使用1.5mg铁与4.8mg儿茶酚胺或血清素的质量比。当使用摩尔比时,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悬浮液和儿茶酚胺或血清素的溶液通常可以以0.7至1.1,优选0.8至1,更优选约0.9的摩尔比fe/(儿茶酚胺或血清素)混合。例如,可以使用27mmol的铁与31mmol儿茶酚胺或血清素的摩尔比。

46、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a)包括在聚儿茶酚胺或聚血清素基质内形成经涂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聚集体。通常可以通过在室温下搅拌步骤a)的反应混合物1至48小时,优选24小时来进行。

47、终止聚合反应的步骤b)通常可以通过用ph为8至10,约9左右的溶液(通常是不含胺基的缓冲液,例如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所得混合物来进行。

48、该洗涤步骤在于替换反应介质。通过首先使用分离磁体或离心步骤将颗粒与溶剂分离来除去来自步骤a)的溶剂,从而允许将颗粒保持在底层中并且溶剂作为上清液。然后除去溶剂并用洗涤溶液替换。该操作可进行多次以确保来自步骤a)的溶剂被完全除去并被洗涤溶液替代。

49、该步骤导致聚合反应的终止,因为儿茶酚胺或血清素的单体在洗涤步骤期间与溶剂一起除去。然后,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再有单体时,聚合反应结束。

50、终止步骤b)还可以通过添加酸以在反应混合物中获得酸性ph来进行,或者还可以通过添加聚合抑制剂来进行。

51、在步骤c)的最终处理之前,可以将步骤b)之后获得的粗混合物在没有搅拌的情况下在室温下保持至少几小时的时间段,以便促进所述的将来的处理步骤c)。

52、在步骤c)的处理是通过超声处理进行的情况下,在步骤b)之后获得的粗混合物可以在没有搅拌的情况下在室温下保持8至3小时,优选12至30小时,更优选24小时的时间段;

53、步骤c)的最终处理可以,例如通过将来自步骤b)的所得溶液超声处理0.5至30分钟,优选15分钟来进行,以获得所需尺寸的最终颗粒。

54、该步骤可以用任何经典的超声波仪如超声波仪探针在高强度,例如200至300mv,优选约250mv下进行。

55、对得自步骤b)的反应混合物,即颗粒在洗涤溶液(通常为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悬浮液进行处理步骤c)。

56、在该阶段,可再次使用分离磁体或离心步骤以将所需尺寸的颗粒保持在底层中,并且较小的颗粒可与上清液一起丢弃。

57、最后的步骤d)在于回收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然后,这些颗粒可以在约3至10℃的低温下储存在来自该方法的步骤b)的洗涤溶液中或在水中,或盐水溶液中。为限制聚集体的形成,本发明的颗粒优选在恒定缓慢搅拌下储存。

58、在将它们注射至患者之前,可以将本发明的颗粒在5℃至30℃,优选8℃的温度下置于搅拌下,优选剧烈搅拌,以便使悬浮液均匀化。

59、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的悬浮液或颗粒。

60、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通过除去步骤d)之后获得的悬浮液的溶剂而分离所述颗粒的附加步骤之后,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

61、本发明还涉及缀合物,其包含本发明的颗粒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和包含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特别是蛋白质、肽、纳米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或包含放射性标记的金属的分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缀合物包含本发明的颗粒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和包含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特别是蛋白质、肽、纳米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包含放射性标记的金属的分子、小分子如n-乙酰基半胱氨酸。更特别地,包含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可以是肽、纳米抗体、单克隆抗体、包含放射性标记的金属的分子或n-乙酰基半胱氨酸。甚至更特别地,包含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可以是肽、纳米抗体或单克隆抗体。优选地,包含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可以是单克隆抗体。

6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可以是用包含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接头修饰的分子。换句话说,该分子是其中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由接头部分保持的分子。

63、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接头”或“接头部分”是指允许将分子连接至本发明的颗粒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的接头。

64、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缀合物”是指由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分子组成的分子。本发明的缀合物通常由与蛋白质、肽、纳米抗体或单克隆抗体连接的本发明的颗粒组成。本发明的颗粒还可以与放射性标记的金属如铜64或镓68连接,特别是在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技术的情况下。

65、相对于缀合物的总摩尔量,缀合物中根据本发明或通过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的量可以为50摩尔%至99摩尔%,特别是65摩尔%至95摩尔%,更特别是80摩尔%至90摩尔%,还更特别是80摩尔%至90摩尔%。

66、特别地,单克隆抗体可以选自免疫球蛋白(igg)、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蛋白、e-选择蛋白或粘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1(madcam-1)。

67、特别地,包含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可以是纤维蛋白溶解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纤维蛋白溶解剂通过具有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接头部分与本发明的颗粒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结合。

68、特别地,包含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分子是可以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或其片段的蛋白,例如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或替奈普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或其片段的蛋白通过具有至少游离胺或硫醇基团的接头部分与本发明的颗粒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结合。

69、然后可以将缀合物在约3至10℃的低温下储存在来自该方法的步骤b)的洗涤溶液中或水中,或盐水溶液中。为限制聚集体的形成,本发明的颗粒优选在恒定缓慢搅拌下储存。

70、在将它们注射至患者之前,可以将本发明的缀合物在5℃至30℃,优选地8℃的温度下置于搅拌下,优选地剧烈搅拌使悬浮液均匀化。

71、为了用于体内成像方法,本发明的颗粒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必须在成像步骤之前优选通过注射向患者施用。这种注射通常可以静脉内进行,例如通过臂静脉中的导管(通常用于造影剂施用),或者也可以通过动脉内途径。

72、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用于体内成像方法的本发明的颗粒或缀合物或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或悬浮液。

73、本发明的颗粒和缀合物以及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在成像领域中具有多种应用。

74、特别地,它们可用于成像技术,例如磁共振成像(mri)、磁性粒子成像(mpi)、光声成像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它们特别适合于磁共振成像(mri)、磁性粒子成像(mpi)和光声成像。

75、在光声成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颗粒的吸收光谱特别适于获得良好的可视化。实际上,例如聚多巴胺主要在近红外(波长约700nm)吸收,并且良好区分于主要在远红外(波长约900nm)吸收的氧合血红蛋白。

76、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颗粒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可以在缀合和/或放射性标记步骤之后使用。然后可使用放射性标记的金属,如铜64或镓68。

77、所有这些技术都可用于体内诊断。本发明的颗粒和缀合物以及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的作用模式使得它们适合于所有类型的血管内成像。它们可特别用于诊断微血栓,而不预先与任何功能部分偶联,或用于诊断血管炎症,例如在脑、心脏、肺、肾和肠粘膜中,预先与特异性靶向血管炎症生物标记(如vcam-1,p-选择蛋白,madcam-1)的抗体偶联。

78、在实施例中进一步详述的发明人进行的实验证明,由于它们在微血栓中的特异性保留,本发明的颗粒和缀合物以及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颗粒有效地靶向微循环中的微栓子,而不需要特异性靶向部分。

79、实验还证明本发明的颗粒和缀合物以及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对于监测血栓溶解是有效的:它们能够识别应施用溶栓的情况并随后验证溶栓治疗的功效。

80、在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症的情况下,已经表明本发明的颗粒和缀合物以及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在mri扫描中揭示存在于全身中的微血栓是非常有用的。dic是以小血管中的血栓形成为特征的病症,其通常响应于破坏凝血系统的另一病症(诸如癌症、败血症、感染性疾病)或事件(诸如器官移植、创伤)而发展21。例如dic是在感染性疾病诸如covid-19中暗示的肺炎患者中鉴定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2。当前用于dic的诊断方法限于检测血液中的凝血调节异常23。

81、本发明的颗粒和缀合物以及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也有效揭示缺血-再灌注情况下形成的微血栓。对60分钟的缺血突然取出阻塞大脑中动脉的细丝触发了凝血系统。经历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经常遇到这种突然再灌注的情况。

82、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本发明的颗粒或缀合物或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或悬浮液的体内诊断方法。

83、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一种成像方法,其中已经(例如通过注射)向患者施用含有本发明的颗粒或缀合物或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或悬浮液的组合物,并包括成像步骤。

84、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患者”是指等待或接受医疗护理或者是或将是医疗过程的对象的温血动物,更优选为人。

85、术语“人”在此是指两种性别和处于任何发育阶段(即新生儿、婴儿、少年、青少年、成人)的受试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人是青少年或成人,优选是成人。

86、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施用”或其变体(例如,“给药”)是指将活性剂或活性成分单独或作为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一部分提供给待治疗、减轻、显现或诊断病症、症状或疾病的患者。

87、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包含本发明的颗粒或缀合物或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或悬浮液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任选地含有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载体、稀释剂和/或佐剂。

88、这种组合物可以含有本发明的颗粒或缀合物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在溶剂,例如0.3m甘露醇溶液中的悬浮液。

89、在其注射之前,本发明的颗粒可以悬浮在与对人类患者的注射剂相容的任何生理介质中。这种生理介质的实例是甘露醇或甘油。

90、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彼此相容并且对其患者无害的药物组合物的成分。

91、本文所用的术语“赋形剂”是指与药物组合物或药剂中的活性剂或活性成分一起配制的物质。用于治疗用途的可接受的赋形剂是药学领域熟知的。赋形剂的选择可以根据预期的施用途径和标准药学实践来选择。赋形剂必须是对其接受者无害的意义上的可接受的。所述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可以是例如粘合剂、稀释剂、载体、润滑剂、崩解剂、润湿剂、分散剂、悬浮剂等。

9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本发明的颗粒或缀合物或本发明的颗粒的悬浮液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颗粒或悬浮液在成像方法中作为造影剂或作为示踪剂的用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