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组件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5663发布日期:2023-06-28 20:3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隔离组件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组件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1、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于此同时,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设备也越来越普及,微创医疗设备能够将不同的医疗器械伸入人体内协同操作来完成微创手术。在医疗器械的装配过程中,传统的医疗设备通常需要检测医疗器械在医疗设备上的装配状态,以监控装配过程。相关技术中,医疗设备对医疗器械的装配状态的检测精度不足,且检测精度会随使用时长而下降,难以满足高精度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隔离组件及医疗设备,以提升医疗器械在医疗设备上装配的精准度。

2、一种隔离组件,用于隔离和连接器械盒与医疗器械,所述隔离组件包括:

3、隔离板,用于供所述医疗器械插入,以使得所述医疗器械与所述隔离板装配;以及,

4、光学测距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医疗器械与所述隔离板的相对位姿,以便获取所述医疗器械和所述隔离板的装配状态。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测距组件为红外测距装置,所述红外测距装置能够朝所述器械盒发射红外光,并能够接收所述器械盒反射的红外光,以获取所述器械盒和所述隔离板之间的距离。

6、一种医疗设备,包括器械盒以及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隔离组件,所述器械盒用于与所述医疗器械连接,所述光学测距组件设于所述隔离板朝向所述器械盒的一侧。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器械盒的其中一者凸设有配合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设于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器械盒的另一者上,并与所述配合结构相对应,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柔性元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内的阻尼液,所述第一柔性元件与所述配合结构的位置相对应。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第二柔性元件,所述壳体具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元件分别设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并通过所述通孔相互连通,以使得所述阻尼液能够在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元件之间流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壁大致呈中空圆柱体形状,所述壳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大致呈中空圆柱体形状并设于所述分隔壁的外侧,所述第一柔性元件设于所述分隔壁的内侧,所述第二柔性元件设于所述分隔壁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配合结构的形状与所述分隔壁相适应,并能够插入所述分隔壁的内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内的阻尼液容量与所述配合结构在阻尼结构上的最大插入行程相对应。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液体量检测元件,所述液体量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元件内的阻尼液容量;和/或,

12、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用于在所述配合结构脱离所述阻尼结构时驱使所述第二柔性元件内的阻尼液回流至所述第一柔性元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器械臂以及设于所述器械臂上的运动机构,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器械臂上,所述运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隔离板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器械臂往复运动,所述器械盒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隔离板。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滑块,所述电机用于驱使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器械臂运动,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滑块上;

15、所述隔离板设有母头接口,所述隔离板还包括设于所述母头接口内的膨胀机构,所述滑块设有公头连接端,所述公头连接端能够插设所述母头接口,并驱使所述膨胀机构抵接所述母头接口的内壁,以使得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基座和第一控制元件,所述器械臂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设于所述器械臂上,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机构,所述基座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外部元器件电连接的接口,所述器械臂设有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的第一端口,所述隔离板设有电连接所述光学测距组件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通过导线电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柔性带,所述导线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柔性带上,以使得所述导线连接所述隔离板的部分能够随所述隔离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疗设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柔性带,所述柔性带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离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器械臂,所述导线大致呈扁平状,所述导线设于两个所述柔性带之间。

19、上述隔离组件,通过光学测距组件检测医疗器械与隔离板的相对位姿,以便获取器械盒和隔离板的装配状态,光学测距组件发射的光线通常不易扩散,且为无接触测距,相对于接触式测距而言检测精度更不容易受到连接结构以及磁场等因素的干扰,检测精度更高,同时,光学测距组件无需设置弹针等容易随使用时长而导致性能降低的元件,测距精度不会随使用时长而下降,有利于满足高精度检测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组件,用于隔离和连接器械盒与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测距组件为红外测距装置,所述光学测距组件能够朝所述器械盒发射红外光,并能够接收所述器械盒反射的红外光,以获取所述器械盒和所述隔离板之间的距离。

3.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器械盒以及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组件,所述器械盒用于与所述医疗器械连接,所述光学测距组件设于所述隔离板朝向所述器械盒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器械盒的其中一者凸设有配合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设于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器械盒的另一者上,并与所述配合结构相对应,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柔性元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内的阻尼液,所述第一柔性元件与所述配合结构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第二柔性元件,所述壳体具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元件分别设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并通过所述通孔相互连通,以使得所述阻尼液能够在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和所述第二柔性元件之间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大致呈中空圆柱体形状,所述壳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大致呈中空圆柱体形状并设于所述分隔壁的外侧,所述第一柔性元件设于所述分隔壁的内侧,所述第二柔性元件设于所述分隔壁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配合结构的形状与所述分隔壁相适应,并能够插入所述分隔壁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内的阻尼液容量与所述配合结构在阻尼结构上的最大插入行程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还包括液体量检测元件,所述液体量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柔性元件和/或所述第二柔性元件内的阻尼液容量;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器械臂以及设于所述器械臂上的运动机构,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器械臂上,所述运动机构用于驱使所述隔离板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器械臂往复运动,所述器械盒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隔离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滑块,所述电机用于驱使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器械臂运动,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滑块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基座和第一控制元件,所述器械臂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控制元件设于所述器械臂上,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机构,所述基座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元件与外部元器件电连接的接口,所述器械臂设有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元件的第一端口,所述隔离板设有电连接所述光学测距组件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通过导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还包括柔性带,所述导线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柔性带上,以使得所述导线连接所述隔离板的部分能够随所述隔离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组件及医疗设备。隔离组件用于隔离和连接器械盒与医疗器械,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离板及光学测距组件。隔离板用于供所述医疗器械插入,以使得所述医疗器械与所述隔离板装配。光学测距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医疗器械与所述隔离板的相对位姿,以便获取所述医疗器械和所述隔离板的装配状态槽口。上述隔离组件,测距精度高,且测距精度不会随使用时间而下降,能够满足高精度检测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