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5000873发布日期:2023-08-04 01:0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

本发明属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脑血管意外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杀手,引起的偏瘫患者数量也逐步增加。恢复步行功能是偏瘫患者康复的第一诉求,但其患侧肌力消失,实现步行非常困难。针对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康复训练,设计一款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模仿婴幼儿运动发育过程进行偏瘫康复训练,是一个符合康复规律的全新设计。爬行是学会直立行走的关键步骤,手膝爬行一方面能训练患侧的肌力,另一方面也为患者站立打下基础,又能避免患者意外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解决偏瘫患者患侧肌力消失,难以直接进行步行康复训练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

3、底板;

4、患侧手臂支撑结构,所述患侧手臂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竖向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板,患者的患侧手臂能够嵌入所述第一凹槽板内;

5、患侧腿部支撑结构,所述患侧腿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竖向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板,患者的患侧大腿能够嵌入所述第二凹槽板内;

6、躯干移动结构,所述躯干移动结构包括支架和一对躯干夹板,用于夹持在患者的躯干的中部,所述一对躯干夹板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

7、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支脚,所述伸缩支脚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8、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中部嵌设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升降柱和两个第二升降柱,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托带,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托带。

9、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呈y字形,所述第一连接头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头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侧。

10、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三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

11、可选地,每个所述躯干夹板的一端与连接板铰接,一对所述躯干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伸缩部件。

12、可选地,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线模组。

13、可选地,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沿y方向设置的第二直线模组。

14、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海绵垫。

15、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患侧手臂支撑结构、所述患侧腿部支撑结构和所述躯干移动结构电性连接。

16、本发明提供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具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患侧手臂支撑结构和患侧腿部支撑结构,在患侧手臂支撑结构和患侧腿部支撑结构的支撑作用下,偏瘫患者通过家属的辅助在底板上形成肘部和膝部接触底板的手膝爬行准备姿态,患侧手臂支撑结构和患侧腿部支撑结构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凹槽板和第二凹槽板对患者的患侧手臂和患侧腿部进行支撑,帮助患者完成四点跪立(双肘双膝)、三点跪立(单肘双膝)和二点跪立(单肘单膝)的训练姿态,同时通过躯干移动结构在患者的各个训练姿态下进行躯干的前后和左右移动,不仅训练患者的患侧的肌肉力量和爬行平衡性,还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躯干的痉挛。

1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支脚,所述伸缩支脚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中部嵌设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升降柱和两个第二升降柱,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托带,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托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呈y字形,所述第一连接头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头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三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躯干夹板的一端与连接板铰接,一对所述躯干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伸缩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直线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沿y方向设置的第二直线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海绵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患侧手臂支撑结构、所述患侧腿部支撑结构和所述躯干移动结构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瘫患者爬行训练装置,涉及偏瘫康复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患侧手臂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板,患者的患侧手臂能够嵌入第一凹槽板内;患侧腿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板,患者的患侧大腿能够嵌入第二凹槽板内;躯干移动结构包括支架和一对躯干夹板,一对躯干夹板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与支架连接;解决偏瘫患者患侧肌力消失,难以直接进行步行康复训练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佟静,夏正新,杨留才,杨雅,罗友根,陈朝阳,裴骏,滕飞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