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过滤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5491发布日期:2023-05-24 19:4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过滤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精密过滤注射针。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药液不溶性微粒,特别是中成药中的无菌粉末,对人体的危害已被医务人员所重视,患者也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和无菌粉末的危害有所了解,大家对临床用药质量及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目前国内临床所用的注射针均不具备过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和无菌粉末的功能,药液中不溶微粒和无菌粉末随着药液一起注射到人体内。肌肉和静脉注射药液是临床治疗病人的快捷、有效的方法,患者通过肌肉和静脉注射药液的同时,对健康和安全承在一定的隐患风险。

2、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和无菌粉末对人体的危害如下:较大(大于血管直径,成人一般为6~8μm;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毛细血管一般达更细的2~3μm)的微粒可直接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严重者造成局部堵塞和供氧不足,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炎症;小于此径的随血流可直接造成血栓或由于异物侵入组织导致红细胞聚集在微粒周围使体积增大,造成肉芽肿,而且由于数量多同样可引起血管栓塞;同时输液中的微粒还可引起静脉炎、变态反应、血小板减少症、菌血症、过敏反应等,其对人体的危害是潜伏的、长期的。而我国《药典》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和微粒控制上限为25μm,下限为10μm。在当代,尤其婴幼儿、儿童承担风险更大,因为人体毛细血管一般为6~8μm,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毛细血管一般达更细的2~3μm,可想而知婴幼儿、儿童在接受用药时承担多大的安全隐患。

3、公告号为cn2089589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精密过滤注射针,包括保护套、针管、针管座和底座,所述针管座的朝内端中部设有圆形垫片,所述圆形垫片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圆形垫片背向所述针管座的一端设有鸭舌硅胶件,所述鸭舌硅胶件的上端面设有开口槽,所述鸭舌硅胶件的下端面设有精密过滤膜片,所述底座为中空状结构,包括与所述针管座连接的朝内端、及与注射器连接的朝外端,所述朝内端上设有圆柱,所述圆柱上设有两个均匀对称的过液孔,该发明可与常规的注射器具或输液器具配套使用,通过通孔、圆柱、过液孔和精密过滤膜片的设计,有效的过滤了药液中的微粒、碎屑、杂质,防止了微粒、异物或杂质输注入人体,减少了血栓几率,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但是,该发明要求鸭舌硅胶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但是其形更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经验和积累,才能够确保其形变更适应硅胶件的开闭,还需要与其他部件严格配合,要求配合水平较高,变数大,不利于使用者掌握,进液和出液通道可能会生会混液,故障率高,过滤微粒、异物或杂质效果较差;另外,该发明部件较多,结构和连接关系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临床上由于药液不溶性微粒、无菌粉末随着静脉和肌肉输注进入人体的隐患风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过滤注射针,采用双通道,抽吸药液时从进液通道进入,注射时从排液通道进行注射,排液过程中通过过滤膜片有效地把药液不溶性微粒控制在注射器腔体里,安全有效地控制了隐患,而且结构简单,容易装配和操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精密过滤注射针,包括基座、设置基座内的过滤机构、设置在过滤机构外周的针座、设置在针座上的针管、盖合针管的保护套,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连接座、开设在连接座上下两端面的上凹槽和下凹槽、连通两凹槽的排液通道和进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上设置进液阻止机构,所述进液通道上设置排液阻止机构,所述排液通道或者进液阻止机构上设置过滤膜片。

4、优选地,所述排液通道为设置在连接座中心的一个排液孔。

5、优选地,所述进液阻止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凹槽内的浮子,所述浮子包括支撑部和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为与排液孔匹配的圆筒状,且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通液孔。

6、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方形、三角形或者圆形。

7、优选地,所述卡合部端部设置过滤膜片。

8、优选地,所述进液通道为均布在排液通道外周的若干进液孔。

9、优选地,所述排液阻止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凹槽内的环形底盖,所述环形底盖能够盖合进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与环形底盖中心开孔位置对应。

10、优选地,所述环形底盖中心开孔直径大于排液通道排液孔直径。

11、优选地,所述排液通道内或朝向基座一侧设置过滤膜片。

12、优选地,所述过滤膜片为聚醚砜或尼龙材质,孔径为0.2μm-10μm。

13、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4、1. 本发明精密过滤注射针采用双通道,抽吸药液时从进液通道进入,注射时从排液通道进行注射,进液和排液采用不同通道,减少了进液和排液的相互影响,而且排液过程中通过过滤膜片有效地把药液不溶性微粒和无菌粉末进行过滤,并控制在注射器腔体里,消除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和无菌粉末对人体的长期潜伏的危害,解除患者临床用药的后顾之忧。

15、2. 注射针内部的空间较小,这也是几十来以来,一直共用进液通道和排液通道的原因,里面的部件如果多,不容易安装,本发明仅需要连接座、浮子、过滤膜片和环形底盖,连接座上开设进液通道和排液通道,结构件少且简单,而且所有部件均为中心对称的部件及其结合,易装配,生产装配更加简单省时省力,故障率低。

16、3. 本发明把宏观机构风箱或者水压的结构移植到针头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小空间内双通道来解决药液洁净的问题,在解决过滤的过程中,还用到了微观层面的过滤膜片,结构新颖巧妙,临床操作使用方便。

17、4. 本发明各部件均为不发生形变的部件,生产体系通过开模能够解决,不需要增加柔性件的生产或者采购,摆脱了对硅胶件的依赖,降低了成本。

18、5. 本发明对连接座内层开设排液孔,配合浮子形成只排液不进液的排液通道,外环开设均布在排液通道外周的若干进液孔,配合环形底盖使用,成为只进液不排液的进液通道,另外,还填充了基座和针座内部较大空腔,有效利用了内部空腔。

19、6. 本发明浮子的支撑部为方形、三角形或者圆形,与针座内壁锥底的形状不匹配,以确保药液在注射器芯杆推力下顺利地从针头内孔流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设置基座(1)内的过滤机构、设置在过滤机构外周的针座(2)、设置在针座(2)上的针管(5)、盖合针管(5)的保护套(3),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连接座(6)、开设在连接座(6)上下两端面的上凹槽(13)和下凹槽(14)、连通两凹槽的排液通道(7)和进液通道(8),所述排液通道(7)上设置进液阻止机构,所述进液通道(8)上设置排液阻止机构,所述排液通道(7)或者进液阻止机构上设置过滤膜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7)为设置在连接座(6)中心的一个排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阻止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凹槽(13)内的浮子(10),所述浮子(10)包括支撑部(101)和卡合部(102),所述卡合部(102)为与排液孔匹配的圆筒状,且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通液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1)为方形、三角形或者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102)端部设置过滤膜片(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8)为均布在排液通道(7)外周的若干进液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阻止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凹槽(14)内的环形底盖(11),所述环形底盖(11)能够盖合进液通道(8),所述排液通道(7)与环形底盖(11)中心开孔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盖(11)中心开孔直径大于排液通道(7)排液孔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7)内或朝向基座(1)一侧设置过滤膜片(9)。

10.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9所述的精密过滤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片(9)为聚醚砜或尼龙材质,孔径为0.2μm-10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过滤注射针,所述精密过滤注射针包括基座、设置基座内的过滤机构、设置在过滤机构外周的针座、设置在针座上的针管、盖合针管的保护套,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连接座、开设在连接座上下两端面的上凹槽和下凹槽、连通两凹槽的排液通道和进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上设置进液阻止机构,所述进液通道上设置排液阻止机构,所述排液通道或者进液阻止机构上设置过滤膜片。本发明精密过滤注射针采用双通道,减少了进液和排液的相互影响,排液过程中有效过滤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和无菌粉末,安全有效地控制了隐患,而且结构新颖巧妙,临床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万智勇,王航航,焦西斌,金硕,王志超,谭浩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