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35297077发布日期:2023-09-02 01:2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子宫术后修复,尤其涉及一种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可吸收的生物材料,其不仅可以促进受损子宫内膜的修复,而且可以通过物理隔离方式有效的防止宫腔手术后子宫内膜粘连的现象发生,生物材料上还可以吸附干细胞,通过干细胞的作用更进一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但是在临床上,临床医生运用宫腔钳夹住生物材料通过宫颈放入宫腔内的过程中,由于宫腔内是存在一定的液体的,生物材料接触宫腔内的液体后生物材料易缩成一团,不容易展开,无法充分与子宫内膜贴合,导致部分受损子宫内膜无法与生物材料接触,从而使生物材料未能很好地起到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同时,缩成一团的生物材料也无法很好地起到防止子宫内膜粘连的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生物材料接触宫腔内的液体后易缩成一团,不容易展开,无法充分与子宫内膜贴合,因此无法充分起到修复子宫内膜、无法起到防止子宫内膜粘连的作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用于将可被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送入子宫,并使其与子宫内膜贴合,包括依次设置的:

4、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充气腔;

5、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设有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充气腔连通;

6、充气接头,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充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7、其中,生物材料覆盖在外管表面,并用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在包裹口处将所述生物材料固定在所述外管上,当通过充气接头向所述充气腔内充入膨胀介质时,生物材料被所述外管膨胀撑开。

8、作为优选,还包括扩张管,所述扩张管为硬质管结构,所述扩张管活动套设在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膨胀部。

9、作为优选,所述内管和所述延伸部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支撑通道,所述延伸部还连接有伸入接口,所述伸入接口与所述支撑通道,所述伸入接口用于支撑物从所述伸入接口处伸入所述支撑通道内。

10、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接头设有封闭阀门。

11、作为优选,还包括闭孔器,所述扩张管可拆卸套设在所述闭孔器上,所述闭孔器的前端呈圆锥形结构,所述闭孔器上还设置滑动连接的游标。

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通过所述充气接口向所述充气腔内充入膨胀介质,并使所述外管膨胀;

14、s2、将生物材料覆盖包裹在所述外管上,并通过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将所述生物材料固定在所述外管上;

15、s3、根据人体体征信息确定所述延伸部上的截断位和截流位;

16、s4、释放所述充气腔内的膨胀介质,生物材料与所述外管收缩;

17、s5、将所述膨胀部伸入人体子宫内,并再次通过所述充气接口向所述充气腔内充入膨胀介质,所述外管再次膨胀,使生物材料与子宫内壁贴合;

18、s6、通过截流装置夹持在所述截流位,并在所述截断位将所述延伸部截断。

19、作为优选,在s5中先将所述扩张管伸入子宫内,所述膨胀部通过所述扩张管伸入子宫内。

20、作为优选,在s1前通过所述伸入接口将支撑物伸入所述支撑通道内。

21、作为优选,在s1后通过所述封闭阀门封闭所述充气接口。

22、作为优选,在将所述扩张管伸入子宫内过程包括:

23、根据人体体征信息调节闭孔器上的游标位置,并根据游标位置将扩张管套设在闭孔器上;

24、将所述闭孔器前端伸入子宫内;

25、取出所述闭孔器,将所述扩张管停留在子宫内。

26、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中通过充气接口向充气腔内充入介质使外管膨胀,将生物材料覆盖包裹在外管膨胀部分的表面,并用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在包裹口处将所述生物材料固定在所述外管上,然后释放充气腔内的介质使生物材料与外管收缩,最后将膨胀部伸入子宫内,并再次向充气腔内充入介质,生物材料在外管膨胀的作用下撑开,撑开后的生物材料充分地与子宫内膜贴合,这样生物材料不仅可以起到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子宫内膜粘连,很好地解决了现有临床上运用宫腔钳夹住生物材料放入宫腔内导致生物材料无法与子宫内膜贴合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用于将可被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送入子宫,并使其与子宫内膜贴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张管,所述扩张管为硬质管结构,所述扩张管活动套设在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膨胀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延伸部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支撑通道,所述延伸部还连接有伸入接口,所述伸入接口与所述支撑通道,所述伸入接口用于支撑物从所述伸入接口处伸入所述支撑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接头设有封闭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闭孔器,所述扩张管可拆卸套设在所述闭孔器上,所述闭孔器的前端呈圆锥形结构,所述闭孔器上还设置滑动连接的游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先将所述扩张管伸入子宫内,所述膨胀部通过所述扩张管伸入子宫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前通过所述伸入接口将支撑物伸入所述支撑通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后通过所述封闭阀门封闭所述充气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扩张管伸入子宫内过程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宫内膜修复用生物材料的输送装置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充气接口向充气腔内充入介质使外管膨胀,将生物材料覆盖包裹在外管膨胀部分的表面,并用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在包裹口处将所述生物材料固定在所述外管上,然后释放充气腔内的介质使生物材料与外管收缩,再将膨胀部伸入子宫内,并再次向充气腔内充入介质,生物材料在外管膨胀的作用下被撑开,撑开后的生物材料充分地与子宫内膜贴合,这样生物材料不仅可以起到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子宫内膜粘连,很好解决了现有临床上运用宫腔钳夹住生物材料放入宫腔内导致生物材料无法与子宫内膜贴合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芳,李长忠,曾荔苹,魏蔚霞,张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