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5486发布日期:2023-07-29 01:2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小儿外科临床,具体为一种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传统的手术体位固定方式多为绷带固定。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272068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小儿外科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包括:手术床板、可调托板、对向运动机构和柔性体位夹座,手术床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静板,可调托板固定安装于对向运动机构的顶面且与支撑静板呈相邻间隔分布,可调托板包括第一运动座板和第二运动座板,第一运动座板和第二运动座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柔性体位夹座的可拆卸套接于定位孔的内部,该装置通过采用气囊式夹持结构,利用两侧柔性体位夹座形成包裹式夹持,对患儿进行柔性包裹限制患儿的肢体动作并保持某一体位,在包裹完成后通过调节可调托板的开合度从而对定型衬腔内部电流变液进行定形避免患儿移动,从而保持特定体位,实现体位固定效果,但是上述体位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1、现有体位固定装置在单次固定完毕后,不能依据体位变化幅度和体位变化量对固定强度进行实时调节和智能补偿;

4、2、现有体位固定装置在固定时,固定作用面积有效,且固定时与患者体位的自仿形效果有限;

5、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来解决现有体位固定装置在单次固定完毕后,不能依据体位变化幅度和体位变化量对固定强度进行实时调节和智能补偿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临床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床架组件,所述床架组件的顶面安装有床台,所述床台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入身板,所述入身板与床台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一组竖直设置的举升推杆,所述床台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若干位置可调的压身机构,所述床台的内表面之间安装有调距模块,所述调距模块的周侧面传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且间距可调的侧夹机构,所述床架组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端口分别与两个侧夹机构固定连通。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1)通过压身机构和侧夹机构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患者临床手术时的体位固定作业,且本装置在固定作业时,通过气压探头a、气压探头b的实时监测式反馈结构设置,能够在单次体位固定后,依据体位的后续变化幅度和变化量进行固定强度的实时智能调节和智能补偿,通过上述调节及智能补偿效果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固定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5、2)本装置工作前,气腔的内部预先填充入定量的气体,相关气体在气腔内部的填充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通过气腔内的气体填充设置,从而使仿形夹囊能够以仿形方式与患者的身体充分贴合,继而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有效限定,通过弹性施压件的设置,从而能够差异性调节两个内压板的位置,通过对两个内压板的位置差异性调节,从而提高两个仿形夹囊的仿形和体位自适配效果,且通过仿形架囊和压身囊的多面固定结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本固定装置的固定作用面积。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床架组件分别包括底架和固定于床台侧面的单片机,所述底架的底面安装有一组脚轮,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底架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一组规则分布的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的轴线与举升推杆的轴线平行,所述升降台的顶面与床台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底面与升降台固定连接。

8、当需要进行本固定装置的使用时,举升推杆驱动入身板充分举升,直至入身板的高度高于内压板,当患者躺平后,举升推杆自动复位,并使入身板收纳至容置槽,入身板复位完毕后,侧夹机构工作;

9、进一步,所述床台的内表面之间且对应每个压身机构之间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每个所述传动丝杆的周侧面均与相邻位置的压身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旋柄。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多个传动丝杆相互独立,通过对每个传动丝杆的独立控制,继而可独立调节各个压身机构的布设位置,通过对各个压身机构布设位置的调节,从而调节压身机构对使用者身体的压身位置。

11、进一步,所述压身机构包括压身框架,所述压身框架的周侧面与床台滑动连接,所述压身框架通过对应位置的传动丝杆驱动,所述压身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束带,所述压身框架的另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内束带和声光报警器a,所述外束带和内束带粘接配合,所述内束带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压身囊,所述内束带的表面固定连通有送气软管,所述送气软管的前端与压身囊固定连通,所述送气软管的尾端与气泵的端口固定连通,所述送气软管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气阀和气压探头a。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当各个压身机构的布设位置调节后,气泵向各个压身机构充气,直至各个压身机构中压身囊内部的气压数据到达设定标定阈值,当各个压身机构中压身囊内部的气压数据到达设定标定阈值后,该压身机构处的气阀关闭;

13、当气阀关闭后,气压探头a对压身囊内部的气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在实时监测过程中,当气压探头a的实时值超过标定阈值设定幅度或低于标定阈值设定幅度后,声光报警器a进行自动声光报警作业,通过声光报警器a的报警,以提醒医护人员向仿形夹囊的内部补气或将仿形夹囊内部的气体定量排出;

14、工作时,气压探头a将监测到的实时数据反馈至单片机,单片机依据气压探头a的数据反馈,以控制声光报警器a、单片机和气泵的工作状态;

15、气阀为电动式阀体。

16、进一步,所述外束带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内束带的外壁固定设置有与魔术贴勾面配合的魔术贴毛面,所述压身框架的内部且对应外束带和内束带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一组导带辊。

17、进一步,所述侧夹机构包括外压架,所述外压架的内壁与床台滑动连接,所述外压架通过调距模块驱动,所述外压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水平设置的弹性施压件,所述外压架的内壁通过一组弹性施压件固定安装有内压板,所述内压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联囊,所述联囊的内部固定开设有气腔,所述气腔的内部固定填充有气体,所述联囊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与气腔连通的仿形夹囊,两两所述仿形夹囊之间固定设置有透气区,所述内压板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气门芯、气压探头b和声光报警器b,所述气门芯和气压探头b的端口均与气腔固定连通。

18、进一步,所述弹性施压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周侧面与外压架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座,所述活塞座的端面固定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端部与内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的周侧面且对应套管外侧的位置套设有缓冲弹簧。

19、进一步,所述调距模块分别包括转动连接于床台内表面之间的调距丝杆和固定于床台侧面的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调距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距丝杆的周侧面对称设置有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所述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侧夹机构中的外压架传动连接,所述调距丝杆和弹性施压件的轴线均与传动丝杆的轴线垂直。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正向螺纹部和反向螺纹部的设置,从而使两个外压架能够同步相互靠近或同步相互远离,通过两个外压架的相互靠近或远离,继而快速改变两个外压架之间的间距;

21、通过两个外压架之间间距的调节,继而使两个外压架能够从患者的身体两侧对患者身体进行有效仿形夹持;

22、本装置工作前,气腔的内部预先填充入定量的气体,相关气体在气腔内部的填充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通过气腔内的气体填充设置,从而使仿形夹囊能够以仿形方式与患者的身体充分贴合,继而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有效限定;

23、通过弹性施压件的设置,从而能够差异性调节两个内压板的位置,通过对两个内压板的位置差异性调节,从而提高两个仿形夹囊的仿形和自适配效果;

24、当患者躺平于入身板后,调距模块通过对两个外压架之间的间距调节,以使两组仿形夹囊能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仿形夹持,当调距模块进行仿形夹囊的位置调节时,气压探头b对气腔中的气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当气压探头b的监测数据到达标定阈值后,调距模块自动关闭;

25、调距模块关闭后,气压探头b对气腔中的气压数据进行实时持续监测,在实时监测过程中,当气压探头b的实时监测数据超过标定阈值设定幅度时,声光报警器b进行自动声光报警,通过调距模块驱动两个外压架缓速远离,直至气压探头b的监测数据恢复标定阈值,当气压探头b的实时监测数据低于标定阈值设定幅度时,声光报警器b进行自动声光报警,调距模块驱动两个外压架缓速相互靠近,直至气压探头b的监测数据恢复标定阈值,通过上述控制流程设置,从而使本装置在体位固定时能够达到固定强度的实时自补偿效果。

26、进一步,所述床台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顶端开口且用于容置入身板的容置槽,所述气泵为抽吸两用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