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文档序号:34945516发布日期:2023-07-29 01:2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马氏体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马氏体耐热钢,具体涉及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1、马氏体耐热钢包括t/p91、t/p92、e911和t/p93(9cr-3w-3co)、t/p122等9-12%cr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具有优异的高温蠕变强度、良好的导热性和低的线膨胀系数,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管、集箱、过热器、再热器等重要高温部件。随着机组蒸汽工作参数的提高,马氏体耐热钢的抗高温蒸汽氧化性能成为影响高温部件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温部件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氧化层厚度的增长,将会导致管壁的有效壁厚减小,管壁的应力也相应增加;同时氧化层引起管壁的导热性能变差,使管壁的平均运行温度提高,长期处于超温服役状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最终导致爆管事故发生。因此,为减少事故发生,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组的安全运行水平,对过热器、再热器等受高温热面部件预测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层厚度是必要的。

2、计算氧化层厚度需要借助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动力学模型。当前国内外关于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动力学的研究大多采用氧化增重的方法,不能得到氧化层的厚度。虽有少数文献报导了基于氧化层厚度增长的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动力学模型,但是氧化层包括内层和外层,这些文献没有区分外层厚度和内层厚度。申请人研究发现,只有氧化层内层厚度的增长才导致管子壁厚的减薄,影响管子的寿命,因此预测氧化层内层厚度更有实用价值。目前虽有一些工业上在线测量氧化层厚度的方法,如洗垢法、超声波检测法,这些方法的精度不高,并且不能测量内层厚度;取样测量虽可以精确测量内层厚度,需要停机割管,操作比较复杂。

3、此外,目前对氧化层厚度的计算模型往往只考虑某个蒸汽温度下单一时间变量的影响,而不同机组、不同部件,乃至不同部件的不同部位中马氏体耐热钢的运行温度往往不同,导致氧化层生长速率也各不同,因此从某个蒸汽温度条件下得出的氧化动力学模型不能适用于其它温度条件,这样得出的计算氧化层内层厚度计算公式在实际使用中也不具有普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马氏体耐热钢部件高温蒸汽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根据运行时间和温度方便快速地计算出9%cr马氏体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层内层厚度,结果精确,实际电厂运行中可不必割管进行测量即可实现高温部件剩余寿命的评估,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马氏体耐热钢部件高温蒸汽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所述马氏体耐热钢为9%cr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4、

5、其中:

6、y为氧化层内层厚度,单位为μm;k为拟合系数;q为激活能,单位为j·mol-1;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单位为k;t为时间,单位为h;

7、所述k和温度t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为:

8、k=1.01×10-42t14.68

9、所述激活能q和时间t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为:

10、q=106661.33557-0.36498t+3.07915×10-6t2。

11、按上述方案,高温蒸汽下的温度范围为470℃~650℃,优选为550℃~650℃。

12、按上述方案,高温蒸汽下的运行时间范围为1,000~150,000h。

13、按上述方案,高温蒸汽下的压力范围为5.0~25.0mpa。

14、提供一种上述计算方法在评估电厂中高温蒸汽下运行的马氏体耐热钢管寿命方面的应用。

15、通过上述公式计算高温部件9%cr马氏体耐热钢的氧化层内层厚度,可以反映高温部件内壁氧化腐蚀减薄程度,以评估部件剩余寿命,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16、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发明率先研究了马氏体耐热钢在超(超)临界高温蒸汽条件下氧化层内层的厚度,根据运行时间和温度方便快速地计算出9%cr马氏体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层内层厚度,与前人仅计算氧化层总厚度相比较,本发明的结果将更具实用价值,且更加准确,实际电厂运行中可不必割管进行测量,实现了节约成本和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估算管子氧化层内层厚度;氧化层内层厚度可以反映马氏体耐热钢管内壁氧化腐蚀减薄程度,以评估部件剩余寿命,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18、2.本发明的计算方法同时兼顾了蒸汽温度及运行时间对氧化层厚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并对指数n,系数k和金属氧化活化能q进行重新分析和确定,计算结果更加精准,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马氏体耐热钢部件高温蒸汽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所述马氏体耐热钢为9%cr耐热钢,其特征在于,高温蒸汽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蒸汽下的温度范围为470℃~6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范围为550℃~6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蒸汽下的运行时间范围为1,000~150,00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蒸汽下的压力范围为5.0~25.0mpa。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在评估电厂中高温蒸汽下运行的马氏体耐热钢部件寿命方面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氏体耐热钢部件在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层厚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借助金属氧化动力学模型,结合大量的电厂实际运行和实验室模拟实验数据对公式进行了数学修正,运用线性拟合和曲线拟合等方法得到一种9%Cr马氏体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层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可根据蒸汽温度和运行时间方便快速地计算出9%Cr马氏体耐热钢在高温蒸汽下的氧化层内层厚度,结果精确,实际电厂运行中可不必割管进行测量即可实现高温部件剩余寿命的评估,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杜琮昊,黄斌,张哲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