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文档序号:34757608发布日期:2023-07-13 04: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本申请涉及引流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1、骨科创伤多伴有软组织缺损,皮肤、创面损伤程度较深的话,将严重影响骨科的治疗,尤其是当局部发生感染时将严重影响软组织愈合和骨折康复。预防、控制感染,覆盖创面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关键操作之一,传统的清创、换药、引流的治疗周期长、操作繁琐,易增加病患的痛苦、大幅降低治疗体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又称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以vsd材料及生物半透膜作为创面和外界的中介,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vsd技术能够及时的排除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物质、异物、异常积聚的血液和消化液等有害的物质以减轻压力消灭死腔,消除对机体的炎性刺激,改变感染的部位和生物环境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抑制局部细菌的繁殖,可以有效的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的消退和伤口的愈合,进而极大地促进软组织损伤的愈合速度和骨科创伤的康复质量。

2、目前,临床上针对四肢的骨科创伤伴随的软组织损伤采用vsd技术时,需要将患肢抬高20°~30°以保持功能位,还需使用垫圈、被子等将患肢垫高、悬空,以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还需用气枕抬高易压迫的部位,避免压折或牵拉引流管,患者本就因为患肢的骨科创伤而痛苦不堪、难以活动,上述传统操作使用的物品多、操作繁复、难以形成定制,在调整、放置和固定患肢的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动作太多,再次调整患肢的体位和姿势的难度较高,还易造成患处压迫,增加患者痛苦;由于垫衬和限位的物品较多、调整操作麻烦,所以也难以避免压迫、折叠、缠绕或牵拉引流管,影响引流效果甚至导致引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可以快速固定患肢并便捷地调整患肢体位,减轻患者痛苦、保持引流通畅,提高骨科创伤临床治疗中vsd技术的使用效率和引流效果,促进患者骨科创伤的康复。

2、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

4、底座;

5、升降架,设置在底座上侧中部;

6、支撑转动机构,所述升降架上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下侧中部;

7、万向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上侧中部;

8、曲板,设置在所述万向调节机构上方。

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下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下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点;所述底座上侧中部设置有凸台。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为丝杆驱动式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凸台上侧;所述升降架的驱动丝杆外端设置有手轮。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转动机构包括连接圈、蜗轮圈和第一蜗杆,所述蜗轮圈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圈上侧,所述第一蜗杆啮合于所述蜗轮圈外部一端。

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圈底侧设置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下侧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上侧;所述连接圈外缘还设置有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设置在所述蜗轮圈外部。

1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蜗杆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二防护壳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圈外侧并和所述第一防护壳外侧固定封闭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壳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转动贯穿于所述第二防护壳一端,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壳另一端内部,所述连接轴可拆卸式固定贯穿于所述第一蜗杆的轴心,所述连接轴外端设置有第一钮轮。

1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蜗轮圈上侧设置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下侧外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脚,所述第二支板通过所述支脚固定连接于所述蜗轮圈上侧,所述第二支板下侧外缘和所述第一防护壳上口边缘贴合。

15、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调节机构包括支座、卡盖、球头和软头,所述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上侧中部,所述卡盖螺接于所述支座上端,所述球头和所述软头均设置在所述卡盖内部,所述软头设置在所述球头下侧,所述球头上端贯穿于所述卡盖,所述曲板设置在所述球头上端。

1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曲板的内曲面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内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凹槽;所述第二支板上侧设置有气筒,所述气筒连通于所述气垫。

1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曲板的外曲面上沿分别设置有放气阀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外端进气口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气筒通过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单向阀连通于所述气垫,所述放气阀也连通于所述气垫;所述第二支板上侧设置有固定卡,所述气筒可取卸式设置在所述固定卡中。

1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还包括

19、支垫转向机构,所述曲板通过所述支垫转向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球头上端。

2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垫转向机构包括支架、第二蜗杆和部分蜗轮圈,所述支架下侧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球头上端,所述部分蜗轮圈设置在所述曲板外侧,所述第二蜗杆啮合于所述部分蜗轮圈外部一端。

2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内部横向设置有第三支板,所述第二蜗杆上端转动贯穿于所述第三支板。

2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蜗杆上端设置有第二钮轮,所述第二钮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板上方。

2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曲板外侧两缘对称设置有两条限位轨,所述曲板通过两条所述限位轨可滑转式连接于所述支架偏侧。

2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使用时,根据实际骨科患者的伤情和患肢部位,将底座安置在病床或手术台面上合适的位置,通过升降架调整曲板至合适的高度并通过支撑转动机构调整曲板的大致角度,配合调整患者整体体位后,将患肢至于曲板内,适当配合使用约束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曲板接触患肢的位置和接触患肢面的方向,防止压迫创面或患处伤口,然后再根据患肢姿势通过万向调节机构灵活微调曲板的歪斜程度和角度,以使患肢更好的贴合曲板,使患者感觉舒适的同时为患肢提供稳定的限位、支撑和固定,使患肢垫高、悬空,促进静脉回流;完毕后使用vsd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后,使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理顺并适当约束固定引流管后,即可开始稳定的引流治疗;如此可显著提高患肢的固定支撑和姿势体位调节的便捷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整个装置使用简便、操作简单,避免使用过多物品、进行过多的调整操作增加患者痛苦,也利于理顺和约束引流管,提高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使用效率和引流效果,促进患者骨科创伤的康复速度、提高治疗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下侧设置有防滑垫(11);所述防滑垫(11)下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点(111);所述底座(10)上侧中部设置有凸台(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0)为丝杆驱动式升降架,所述升降架(20)固定设置在所述凸台(12)上侧;所述升降架(20)的驱动丝杆外端设置有手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30)包括连接圈(31)、蜗轮圈(32)和第一蜗杆(33),所述蜗轮圈(32)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圈(31)上侧,所述第一蜗杆(33)啮合于所述蜗轮圈(32)外部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31)底侧设置有第一支板(311),所述第一支板(311)下侧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20)上侧;所述连接圈(31)外缘还设置有第一防护壳(312),所述第一防护壳(312)设置在所述蜗轮圈(32)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33)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护壳(331),所述第二防护壳(331)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圈(31)外侧并和所述第一防护壳(312)外侧固定封闭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壳(331)内部设置有连接轴(332),所述连接轴(332)一端转动贯穿于所述第二防护壳(331)一端,所述连接轴(33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壳(331)另一端内部,所述连接轴(332)可拆卸式固定贯穿于所述第一蜗杆(33)的轴心,所述连接轴(332)外端设置有第一钮轮(3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圈(32)上侧设置有第二支板(333),所述第二支板(333)下侧外沿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脚(3331),所述第二支板(333)通过所述支脚(3331)固定连接于所述蜗轮圈(32)上侧,所述第二支板(333)下侧外缘和所述第一防护壳(312)上口边缘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调节机构(40)包括支座(41)、卡盖(42)、球头(43)和软头(44),所述支座(4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333)上侧中部,所述卡盖(42)螺接于所述支座(41)上端,所述球头(43)和所述软头(44)均设置在所述卡盖(42)内部,所述软头(44)设置在所述球头(43)下侧,所述球头(43)上端贯穿于所述卡盖(42),所述曲板(50)设置在所述球头(43)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50)的内曲面设置有气垫(51),所述气垫(51)内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凹槽;所述第二支板(333)上侧设置有气筒(52),所述气筒(52)连通于所述气垫(5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板(50)的外曲面上沿分别设置有放气阀(511)和单向阀(521),所述单向阀(521)的外端进气口设置有连接管(522),所述气筒(52)通过所述连接管(522)和所述单向阀(521)连通于所述气垫(51),所述放气阀(511)也连通于所述气垫(51);所述第二支板(333)上侧设置有固定卡(523),所述气筒(52)可取卸式设置在所述固定卡(523)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属于引流医疗器械领域,该骨科创伤及干扰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架,设置在底座上侧中部;支撑转动机构,所述升降架上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下侧中部;万向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转动机构上侧中部;曲板,设置在所述万向调节机构上方,本申请可以快速固定患肢并便捷地调整患肢体位,减轻患者痛苦、保持引流通畅,提高骨科创伤临床治疗中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使用效率和引流效果,促进患者骨科创伤的康复。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琳,谢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