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质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5028087发布日期:2023-08-05 16:0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脂质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脂质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脂质体是由两亲分子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微球体,它通常由天然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尺寸可调控性和表面可修饰等优点。

2、但由于传统脂质体一般由卵磷脂和胆固醇等组成,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容易受到外界光照、ph值、温度等条件影响,产生聚集、药物泄露、磷脂氧化等现象。不仅如此,传统脂质体不能实现可控制药,因此,这些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脂质体在药物制备方面的应用。需要研发一种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脂质体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突破脂质体应用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质体凝胶,该脂质体凝胶能够对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包裹进而具备载药功能,且为可注射的,能够进行药物的体内递送,同时近红外光响应脂质体的存在可以实现对负载药物的缓慢释放和响应性释放的效果,避免了突释效应,能够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减小副作用,改善药效;而其中的水凝胶骨架可以保护脂质体的完整性,提高其稳定性,适用于局部给药,扩展了脂质体的应用范围。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脂质体凝胶,包括重量份比为1:2-4的脂质体和醛化黄原胶;

3、所述醛化黄原胶由氧化剂氧化黄原胶得到;

4、所述脂质体包括以下原料: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二氢卟吩e6;所述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二氢卟吩e6的用量比为(40-60)mol:(20-30)mol:(20-30)mol:(450-550)μg。

5、本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水凝胶这种由高分子材料形成的亲水性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其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能够将水分子连接在网状内部,性质柔软、吸水量大,可维持一定形状,同时也使水凝胶能够包封药物并降低其降解速度,并在一定程度控制被包封药物的释放速率。因此,本发明人提出将脂质体和水凝胶结合起来,采用上述原料制备得到脂质体和醛化黄原胶,利用磷脂酰乙醇胺分子中游离的氨基与醛化黄原胶中的醛基之间形成席夫碱键,制备得到可注射的脂质体凝胶。同时,二氢卟吩e6在近红外光刺激下能够产生高浓度ros,发挥光动力治疗的作用;而相较于卵磷脂(pc)等常用的脂质体膜材以及二十碳五烯酸(epa)、氢化大豆磷脂(hspc)等同类型磷脂成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更多的不饱和键,使脂质体凝胶具有更优的ros响应释放性能。除此以外,二十二碳六烯酸还具有改善免疫力和抗癌的功效。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钠;所述黄原胶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5)。

7、采用上述原料制备得到水凝胶骨架,是因为黄原胶由三种不同的多糖组成,安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并且可生物降解,并且具有大量的交联点,较容易氧化成醛,并与磷脂酰乙醇胺(pe)分子中的氨基反应生成席夫碱键,形成水凝胶对脂质体的包载。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醛化黄原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黄原胶和氧化剂混合,加热,避光反应,终止反应,负压冻干,得到醛化黄原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二氢卟吩e6,混合,旋转蒸发,加入水,超声,得到直至纳米载体,将脂质纳米颗粒载体透析,除杂,降温,冷冻干燥,得到脂质体。

1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脂质体凝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制备脂质体:将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二氢卟吩e6,混合,旋转蒸发,加入水,超声,得到脂质纳米载体,将脂质纳米载体透析,除杂,降温,冷冻干燥,得到脂质体;

12、制备醛化黄原胶:将黄原胶和氧化剂混合,加热,避光反应,终止反应,负压冻干,得到醛化黄原胶;

13、制备脂质体凝胶:将脂质体和醛化黄原胶加入水中,混匀,搅拌,得到脂质体凝胶。

14、上述制备方法为薄膜分散法,将成膜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形成薄膜,加入水相水化后可自发形成脂质体。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脂质体步骤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氯仿和甲醇,所述氯仿与所述甲醇的重量份比为(1-2):1;所述超声在冰浴中进行,所述透析步骤的透析液与所述脂质纳米载体的体积比为(15-25):1,所述透析液为氯化钠溶液。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脂质体步骤中,所述旋转蒸发的温度为45-55℃,所述旋转蒸发的压强为0.08-0.09mpa;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0-20min;所述透析的时间为45-50h,所述降温包括将除杂后的脂质纳米载体置于液氮中70-75h,所述冷冻干燥步骤的温度为(-25至-15)℃,所述冷冻干燥的压强为0.4-0.5mpa,所述冷冻干燥的时间为40-50h。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醛化黄原胶步骤中,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钠,所述黄原胶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5),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0-50℃,所述避光反应的时间为3-6h,所述终止反应包括加入乙二醇反应0.5-1.5h,所述负压冻干的温度为(-25至-15)℃,所述负压冻干的压强为0.4-0.5mpa。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50-45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14h。

19、本案还提供了一种药物,该药物包括所述脂质体凝胶。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包括抗体和所述脂质体凝胶,所述抗体包裹于所述脂质体凝胶内。

21、采用上述脂质体凝胶包裹抗体,能够实现精准调控药物释放,靶向治疗病灶,提高药物的有效性。抗体等多肽药物可以通过结构中的π-π共轭效应实现较高载药量,通过二氢卟吩e6结构中羧基(-cooh)与其形成氢键作用来实现药物高效共载。同时考虑到抗体结构易变性,为确保抗体活性,可在脂质体凝胶的制备阶段,保证抗体的负载在-4℃的冰浴环境中进行,然后超声步骤后的透析步骤,能去除抗体游离碎片,保证负载抗体的结构完整性及活性。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为pd-l1抗体或曲妥珠单抗。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发明的一种脂质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脂质体凝胶能够对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包裹进而具备载药功能,且为可注射的,能够进行药物的体内递送,同时近红外光响应脂质体的存在可以实现对负载药物的缓慢释放和响应性释放的效果,避免了突释效应,能够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减小副作用,改善药效,实现负载药物在治疗局部的可控精准释放,有效降低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而其中的水凝胶骨架可以保护脂质体的完整性,提高其稳定性,适用于局部给药,扩展了脂质体的应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脂质体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份比为1:2-4的脂质体和醛化黄原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钠;所述黄原胶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质体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化黄原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黄原胶和氧化剂混合,加热,避光反应,终止反应,负压冻干,得到醛化黄原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二氢卟吩e6,混合,旋转蒸发,加入水,超声,得到直至纳米载体,将脂质纳米颗粒载体透析,除杂,降温,冷冻干燥,得到脂质体。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脂质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脂质体步骤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氯仿和甲醇,所述氯仿与所述甲醇的体积比为(1-2):1;所述超声在冰浴中进行,所述透析步骤的透析液与所述脂质纳米载体的体积比为(15-25):1,所述透析液为氯化钠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脂质体步骤中,所述旋转蒸发的温度为45-55℃,所述旋转蒸发的压强为0.08-0.09mpa;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0-20min;所述透析的时间为45-50h,所述降温包括将除杂后的脂质纳米载体置于液氮中70-75h,所述冷冻干燥步骤的温度为(-25至-15)℃,所述冷冻干燥的压强为0.4-0.5mpa,所述冷冻干燥的时间为40-50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醛化黄原胶步骤中,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钠,所述黄原胶与所述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3-5),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0-50℃,所述避光反应的时间为3-6h,所述终止反应包括加入乙二醇反应0.5-1.5h,所述负压冻干的温度为(-25至-15)℃,所述负压冻干的压强为0.4-0.5mpa。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脂质体凝胶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50-45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14h。

10.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脂质体凝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质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药领域。该脂质体凝胶包括重量份比为1:2‑4的脂质体和醛化黄原胶;醛化黄原胶由氧化剂氧化黄原胶得到;脂质体包括用量比为(40‑60)mol:(20‑30)mol:(20‑30)mol:(450‑550)μg的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乙醇胺、胆固醇、二氢卟吩e6。该脂质体凝胶可注射,具备载药功能,能够进行药物的体内递送,同时可实现对负载药物的缓慢释放和响应性释放的效果,避免突释效应,能够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减小副作用,改善药效;水凝胶骨架可以保护脂质体的完整性,提高其稳定性,适用于局部给药,扩展了脂质体的应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于梦,姚广裕,兰新月,文楚然,权小龙,林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