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6871发布日期:2024-04-09 17:4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


背景技术:

1、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的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早产儿与正常婴儿相比,吸吮功能、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存活率及生命质量。早产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胃肠功能的建立,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免疫刺激物质。初乳通常指孕晚期至生后2-5天以内的乳汁,初乳的量有限,但其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过渡乳和成熟乳,早产儿初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足月初乳,且出生胎龄越小,其母亲初乳中的保护因子含量越高。然而,初乳中的免疫蛋白会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加而减少,以siga为例,生后第一天的初乳中含量最高,而后迅速下降,生后第四天其含量仅为第一天的1/10左右。所以,对于早产儿而言,母乳是其最好的食物,特别是对极早产儿而言,早期的初乳可视为一种免疫替代疗法的特殊药物。

2、据相关数据统计,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10%,其中超过90%入住nicu,所以,对于早产产妇而言,一般要经历母婴分离阶段。对于母婴分离的情况,产妇想要直接进行母乳喂养存在较大的挑战,为了满足初乳喂养的需求,推动母乳喂养的发展,早日使早产儿康复,则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初乳收集存储装置来收集初乳并进行喂养。

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初乳收集和喂养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一是目前市场上母婴店内储奶袋或储奶瓶的容量都比较大,一般容量为120ml-250ml,而对于初乳收集一般一次容量约为0.5ml-5ml,相对于初乳收集容器容量要求,上述储奶袋或储奶瓶容量过大,储存初乳成本过高,同时由于初乳粘度较高,收集的初乳几乎都粘附在这种大容积的储奶袋或储奶瓶内壁,可以流出或挤出喂养的量极低,初乳可有效利用率极低。

5、二是一般情况下早产儿都会被送至新生儿科室,母婴需要分离,因此母乳的喂养只能通过产妇自行挤奶收集并通过专人送至新生儿科室,然后通过点喂或涂喂的方式进行母乳喂养,而储奶袋或储奶瓶出口太大,若直接喂养会造成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呛奶的风险,不便于喂养。若通过打开储奶袋或储奶瓶的瓶口并通过棉签蘸取母乳喂养的方式,由于打开瓶盖后,奶源直接与外界相通,中间过程可能会对母乳污染,从而可能发生新生儿或早产儿感染风险。

6、三是目前临床上有通过一次性注射器针筒的方式进行初乳收集,但此种方式作为初乳收集装置不便于也不满足储存初乳要求,由于针筒推杆极易造成误碰推动造成初乳挤出,同时注射器针筒密封性不好,特别是不安装针头和针头套管时,初乳为与外界直接流通状态,易造成初乳污染,或者储存时需要专用的储存设备。再者针筒注射器本身的材质也不是食品级材质,而且针筒注射器作为医疗废物,使用后还需要按医疗废物方式处理,处理成本高,不方便大面积推广使用。

7、四是现有方法收集的初乳,不能进行保温处理,在冬天,特别是温度较低的天气,挤出的初乳的热量极易散失。而进行母乳喂养,特别是早产儿的母乳喂养,初乳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8℃-41℃之间,若需达到喂养的温度,还需单独配置初乳加温装置或设备,使用不方便友好。

8、五是目前使用的初乳收集方式,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主要是通过徒手按摩挤压乳房并通过注射器抽吸方式收集,实际应用过程不方便,而且费时费力,在当前社会要求对人工依赖越来越少的社会大背景下,此种母乳收集方式对母乳喂养的推广必然存在一定的阻力。

9、六是现有的初乳收集容器不方便对的初乳收集储存,首先注射器为针筒和推杆组合形式,通过抽拉推杆的方式产生负压进行初乳收集。由于抽拉方式产生的负压小,因此吸力较小,初乳较难完全收集造成浪费,同时此种容器在初乳储存过程中易产生推杆被误碰,可能会导致初乳的流失,同时注射器密封性较差,易造成初乳的二次污染。

10、七是现有的用于初乳的储奶容器使用过程中不能控制初乳流出或挤出流量大小,而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母乳的喂养只能滴喂或蘸喂,因此现有的初乳收集容器不能直接用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母乳喂养,因为流量偏大可能会造成早产儿呛奶或者喂养容器的头部偏硬造成对新生儿的伤害。

11、八是现有市面上的手动或电动拔奶器成本高,且不适合微量初乳收集、保存或喂养,不适应于临床应用,特别是不适合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推广。并且现有的母乳收集装置体积大、零件多、不方便携带,且重量较大,使用过程中需耗费较大体力,且不便于即时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灵活、便于初乳的收集存储和喂养、初乳浪费小、安全卫生的一种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包括主体、吸入端快插组件、抽气端快插组件和储奶瓶,所述吸入端快插组件、抽气端快插组件分别可拆卸的安装于主体的上下两端,所述储奶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由食品级可密封性硅胶制成的喂养头和底端部、以便于针头刺入瓶内并在针头退出后仍形成密封,所述储奶瓶可拆卸的安装于主体内、用于完成初乳收集后再和主体分离以通过喂养头进行初乳喂养,所述吸入端快插组件的外端设有用于和吸乳护罩连通的插头部、且内端设有第一针头部,所述抽气端快插组件的外端设有用于和负压吸附装置连通的转接部、且内端设有第二针头部,安装时所述第一针头部和第二针头部分别插入喂养头和底端部内、以用于通过负压吸附方式使初乳流入储奶瓶内收集。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放口以用于将储奶瓶装载于主体的容纳腔内,所述取放口处设有可于主体侧壁上滑动的弧形密封门、以用于将取放口封闭,所述主体内设有保温层、以用于对容纳腔内的储奶瓶形成保温。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内设有恒温加热组件,所述恒温加热组件包括电连接的电加热丝、充电电池和第一开关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开关管理模块控制充电电池使电加热丝升温、以用于对主体内的储奶瓶形成恒温存储。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卡扣组件、以用于将储奶瓶可拆卸的固定于容纳腔内,所述主体的侧壁上与取放口对称的另一面处设有按钮,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和按钮连接的弧形推板、以用于按下按钮时通过弧形推板将储奶瓶从卡扣组件内推出。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喂养头为仿奶头形状设计、以用于直接进行初乳喂养,所述储奶瓶的瓶身设有挤压部、用于通过挤压形变以控制喂养头的喂养流量。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奶瓶瓶身部的外壁上设有信息记录部、用于通过书写或者粘贴来记录初乳收集或使用的信息,所述储奶瓶容量为8ml至10ml。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入端快插组件和抽气端快插组件上均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以用于非收集初乳作业时分别将插头部和转接部盖合密封。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入端快插组件的内端处设有螺纹部或者卡扣部、以用于和主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头部设有和第一针头部连通的插管,还包括转接适配头和多个不同规格的吸乳护罩,所述转接适配头的一端设有连接小管以用于插入插管内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转接适配头的另一端由多个内径逐级缩小的弹性安装环依次连接以构成锥形喇叭口状的适配大管、用于使不同规格的吸乳护罩均可插入适配大管内并形成密封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负压吸附装置,所述抽气端快插组件的内端处设有螺纹部或者卡扣部、以用于和主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部设有和第二针头部连通的气管、用于使负压吸附装置插入后形成密封连接以进行负压吸附。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吸附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充电模块、电池模块、抽气泵模块和第二开关管理模块,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用于和转接部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设有和抽气泵模块连通的抽气管、用于安装时插入气管内,所述转接部靠近气管处还设有两根以上的第一限位柱,所述安装部处对应设有两根以上的第二限位柱、用于安装时插入第一限位柱内以使负压吸附装置和抽气端快插组件形成稳固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4、一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设计了特殊的吸入端快插组件、抽气端快插组件,能够将吸乳护罩、负压吸附装置和储奶瓶进行连通,进而实现了极佳的负压吸附收集,大大降低了人工收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初乳收集过程中舒适性更高,对于数量极低的初乳收集而言,收集效果好。

15、二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储奶瓶的喂养头和底端部的前后密封特殊设计,使得能够进一步和吸入端快插组件、抽气端快插组件的极细的针头部进行配合收集,进而使得储奶瓶无需设计大开口的收集口,也就进一步使得储奶瓶自身无需设计很大的体积。这使得初乳在储奶瓶内的接触面积小,初乳粘附少、浪费少,极便于新生儿或早产儿初乳的喂养。同时初乳收集完成后也能保证储奶瓶极佳的密封,方便进行储存。

16、三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主体既承担了收集时的安装基座功能,又承担收集后的存储保温功能;储奶瓶设计了特殊的喂养头,既承担了收集密封的功能,又能够直接进行喂养,喂养时不需要通过打开容器盖子通过其他装置转接喂养或者棉签喂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完全杜绝了对奶源的二次污染,卫生、安全大大提高。

17、四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由于采用上述的特殊设计,使得总体体积小,重量轻,方便随身携带。采用通用零部件,很好的解决了初乳收集器使用成本高的难题;并且除储奶瓶为耗材外,其余均可重复利用,主体、吸入端快插组件、抽气端快插组件均可以拆分并进行清洗消毒,利用率高,安全卫生。

18、五是本发明的多功能初乳收集存储器,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使用得到的效果可更好的提升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也为国家母乳喂养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设备支持和保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