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烫伤修复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11962发布日期:2023-08-24 13:2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烫伤修复,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烫伤修复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烧、烫伤是人体组织被高温物体或热辐射所伤害而发生的变化,其致伤原因包括火焰、热铁、沸油、开水、汤液、电弧以及化学物质等引起。其伤害的程度,从病理学角度看分为四度,第一度:因血管麻痹而充血。第二度:形成充满血清的烧伤水疱。第三度:组织坏死。第四度:组织的炭化:从临床辩证角度来说分为三度,即:皮肤发红、疼痛,或明显触痛、有渗出液或水肿,但没有水疱的为ⅰ度。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黏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的为ii度。皮肤表面发白、变软、溃破,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的皆为iii度。要注意的是,刚烧伤时,iii度烧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但几天后坏死的组织会出现糜烂,所以烧伤后常常要经过几天,才能区分深ii度与iii度烧伤。

2、现有治疗烧伤的药物有很多,如西药的作用是消炎、抗菌、镇痛,但它存在一些缺点,如: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深度烧伤的创面促进肌肤组织的再生能力差、抗感染及治疗烧伤后的水肿的效果不理想、价格昂贵。还有一些中药烧伤膏如京方红、烫火伤浸润膏、美宝等,其代表是美宝,它的疗效比较显著,但使用时需多次刮去创面的分泌物,使患者痛苦不堪,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它只适用于暴露疗法,对一些大面积和躯干四肢部位的病人使用暴露疗法后,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一些散剂类的药物是将中药粉碎调和后直接敷于创面上,颗粒状的中药可以导致创面炎性反应,因此,它带来一些如使用繁琐、吸收慢、效果差等缺点。另外,现有的烧伤外用药物一般都只能适用于烧烫伤,对外伤及手术后的一些创面并不适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烫伤修复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烫伤修复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烫伤修复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4、大黄3-5重量份、地榆9-11重量份、鸡血藤5-6重量份、地龙10-15重量份、牛夕12-16重量份、当归3-5重量份、川贝0-7重量份、桂枝6-8重量份、麻黄10-15重量份、乌梅4-8重量份、生川乌14-18重量份、生草乌15-19重量份、冰片0-3.3重量份。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大黄3重量份、地榆9重量份、鸡血藤5重量份、地龙15重量份、牛夕14重量份、当归4重量份、川贝6重量份、桂枝7重量份、麻黄13重量份、乌梅6重量份、生川乌16重量份、生草乌17重量份、冰片3.3重量份。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大黄1重量份、地榆11重量份、鸡血藤6重量份、地龙10重量份、牛夕16重量份、当归3重量份、川贝5重量份、桂枝8重量份、麻黄15重量份、乌梅4重量份、生川乌18重量份、生草乌15重量份。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大黄5重量份、地榆7重量份、鸡血藤4重量份、地龙20重量份、牛夕12重量份、当归5重量份、川贝7重量份、桂枝6重量份、麻黄10重量份、乌梅8重量、生川乌14重量份、生草乌19重量份。

8、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烫伤修复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将大黄、地榆和鸡血顺分别用球磨机粉碎研磨后过100-200目的滤网,然后倒入反应罐内加水煮沸,同时对反应罐内的溶液匀速,搅拌5—10分钟;

10、s2、将反应罐内的液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到70-80℃,同时对地龙、牛夕、当归、川贝、桂枝、麻黄和乌梅依次分别用球磨机粉碎,研磨并过50-100目的滤网后倒入反应罐内;

11、s3、对反应罐加热至130-150℃,同时反应罐内液体进行匀速搅拌10—30分钟,然后停止对反应罐加热,并把生川乌和生草乌切碎后倒入反应罐内持续搅拌10—20分钟;

12、s4、将反应罐内的液体冷却到常温后滤渣制成膏剂。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4、s1、将大黄、地榆和鸡血藤分别采用球磨机进行粉碎研磨后过150目的滤网,然后倒入反应罐内加水煮沸,同时对反应罐内的溶液匀速搅拌8分钟;

15、s2、将反应罐内的液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到75℃,同时对地龙、牛夕、当归、川贝、桂枝、麻黄和乌梅依次分别粉碎研磨并过70目的滤网后倒入反应罐内;

16、s3、对反应罐加热至140℃,同时反应罐内液体进行匀速搅拌20分钟,然后停止对反应罐加热,并把生川乌和生草乌切碎导入反应罐内持续搅拌15分钟。

17、s4、将反应罐内的液体冷却到常温后滤渣制成膏剂。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9、s1、将大黄、地榆、炭龙和鸡血藤分别采用球磨机进行粉碎研磨后过100目的滤网,然后倒入反应罐内加水煮沸,同时对反应罐内的溶液匀速搅拌10分钟;

20、s2、将反应罐内的液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到80℃,同时对地龙、牛夕、当归、川贝、桂枝、麻黄和乌梅依次分别粉碎研磨并过50目的滤网后倒入反应罐内;

21、s3、对反应罐加热至150℃,同时反应罐内液体进行匀速搅拌30分钟,然后停止对反应罐加热,并把生川乌和生草乌切碎后倒入反应罐内持续搅拌20分钟;

22、s4、将反应罐内的液体冷却到常温后滤渣即可。

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24、s1、将大黄、地榆和鸡血藤采用球磨机进行粉碎研磨后过200目的滤网,然后倒入反应罐内加水煮沸,同时对反应罐内的溶液匀速搅拌5分钟;

25、s2、将反应罐内的液体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到70℃,同时对地龙、牛夕、当归、川贝、桂枝、麻黄和乌梅依次分别粉碎研磨并过100目的滤网后倒入反应罐内;

26、s3、对反应罐加热至130℃,同时反应罐内液体进行匀速搅拌10分钟,然后停止对反应罐加热,并把生川乌和生草乌切碎后倒入反应罐内持续搅拌10分钟;

27、s4、将反应罐内的液体进行蒸发浓缩,冷却到常温,按照膏剂制备流程制成膏剂即可。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本发明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除对烫伤或烧伤有着显著的疗效外,对于刀伤、碰伤等创伤以及湿疹、冻疮也有着明显的止痒消肿作用,该烫伤药的见效快,可有效地缓解伤口疼痛,并能够修复伤口皮肤组织,平均3—7天即可消除烧烫伤带来的不适,无不良反应,同时具有止血止痛、止痒消肿功能,治疗周期短。

30、本发明制备的烫伤药的使用方法将所述烫伤药用香油调和,然后轻轻涂抹在烫伤或烧伤处,首次涂抹每三天涂抹1次,1-2周即可,不包扎不手术不留疤,一般持续涂抹一周即可,枪伤刀上无需清理直接包扎,3天后涂抹香油即可,一般三次不留疤,对于碰伤、砍伤的创口,可以直接把本烫伤药涂抹在伤口处使用烫伤药治疗期间,使用方便,疗效快。

31、本发明所述烫伤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步骤容易控制,容易工业化生产。

32、本发明制备的烫伤药中各中药成分相辅相成,清热解毒,对i度及ii度烫伤或烧伤都有很好的效果,疗效好、见效快,可止血止痛,伤口愈合后不易留疤痕,适用范围广泛,方便携带,价格便宜,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