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体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7861发布日期:2023-08-14 21:2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体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肢体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单髁手术中,医生会根据手术的不同步骤,摆放患者的小腿位置以及下肢的屈膝角度。传统上就需要一个主刀医生的助手抱腿,不停的根据手术步骤需要摆放屈膝角度,关键是有时需要在一个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稳定停留,该过程比较耗费人力。

2、为了节省人力,市场上也有了一些辅助此类临床手术的托腿架,在使用时将托腿架的各个板件调整至适宜角度后将患者的下肢置于托腿架上,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但是托腿架的各个板件之间是通过螺纹锁紧的,在进入到不同的步骤时,需要将螺钉拧松后重新对托腿架的各个板件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患者的小腿位置以及下肢屈膝角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患者小腿位置和下肢屈膝角度的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肢体位调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下肢体位调节装置,包括锁定组件、调节组件和能够固定在手术床上的托腿板,所述锁定组件分别与所述托腿板和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插接件和限位件,所述插接件连接在所述托腿板上且所述插接件与所述限位件卡接,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使所述插接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脱离配合进而调节所述托腿板的位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调节组件使限位件移动,移动后的限位件与插接件之间脱离配合,在托腿板上患者下肢的重力作用下,托腿板的位置发生变化,关闭调节组件,限位件又会重新回到初始位置与插接件之间卡接,使托腿板的位置被锁定,使用者只需要通过调节组件便可以对托腿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使置于托腿板上的患者小腿位置和下肢屈膝角度发生改变,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方便手术作业。

5、可选的,所述托腿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三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支撑板以及滑动第三支撑板,使托腿板与患者的下肢更加的匹配,有利于使用者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手术。

7、可选的,所述插接件包括棘轮和棘板,所述棘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棘轮与一个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棘板与一个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棘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组件带动限位件移动时,限位件与棘轮和棘轮之间脱离配合,在患者下肢的重力作用下,第二支撑板逆时针转动,第三支撑板则向着远离第一支撑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移动至适宜位置时,关闭调节组件,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位置被锁定,其操作简单,有利于精准调控置于托腿板上的患者的小腿位置以及下肢屈膝角度。

9、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所述第一脚踏板与所述第二脚踏板连接,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与限位件之间均连接有连接件,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均通过连接件带动限位件移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只需通过脚踩踏板便可以对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使用者的双手得到解放,减小了通过双手调节托腿板使双手附着细菌使患者感染的可能性,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方便使用者进行手术作业。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脚踏板和所述第二脚踏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板,两个所述联动板相抵接,所述第一脚踏板上的所述联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脚踏板上的所述联动板的上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踩动第一脚踏板时,在联动板的作用下,第二脚踏板也一同被踩下,使第一脚踏板同时调节第二支撑板的角度和第三支撑板的距离,降低了单独改变下肢屈膝角度使小腿被卡阻的可能性,且使用者仅通过踩动第一脚踏板便可以自动调节病患小腿位置和下肢的屈膝角度,节省人力,便于手术作业。

13、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凸块、弹性元件和连接板,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限位凸块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踩动第一脚踏板或第二脚踏板,第一脚踏板或第二脚踏板内向下移动的限位凸块拉动连接件进而使设置在限位凸块内的限位凸块也向下移动,此时弹性元件收缩,限位凸块不再限制第二支撑板或第三支撑板移动,当松开第一脚踏板或第二脚踏板,此时弹性元件回弹使限位凸块的顶端与棘轮或棘板抵接,进而对棘轮或棘板锁定,其操作简单,有利于对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进行精准调节与状态锁定。

15、可选的,所述托腿板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手术床上,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杆、第一锁紧夹、第二锁紧夹和第三锁紧夹,所述第一锁紧夹和所述第二锁紧夹均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锁紧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所述第二锁紧夹与所述第三锁紧夹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锁紧夹用于将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手术床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锁紧夹,使固定杆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通过第三锁紧夹使固定杆连接在手术床上,根据患者的下肢具体情况调节第二锁紧夹在固定杆上的位置,有利于提高固定架的通用性,在手术完成后,能够将固定架从第一支撑板上拆下,有利于装置的收纳。

17、可选的,所述托腿板上设置有若干根限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均开设有若干限位孔,若干所述限位孔与若干限位柱匹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患者的下肢具体情况将限位柱插入限位孔内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限位,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下肢移动干扰手术正常进行的可能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19、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两端向靠近所述第三支撑板方向弯折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提拉杆转动第二支撑板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随后通过提拉杆滑动第三支撑板,通过这种方式以实现不同的屈膝角度摆放,使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在悬吊下肢体位和普通的仰卧式体位对患者屈膝角度的调整。

21、可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挡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对患者的脚掌进行支撑并对患者的脚掌进一步限位,降低了患者维持脚掌摆放状态的载荷,在挡板和托腿板的组合作用下,使患者的下肢处理自然休息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中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分别支撑患者的大腿、小腿和脚掌,使用者只需要踩下调节组件便可以对托腿板进行调节,当踩下第二脚踏板时锁定组件解锁,使用于支撑脚掌的第三支撑板滑动至适宜位置时松开第二脚踏板,锁定组件重新对第三支撑板进行锁定,避免了使用者需要手动操作重新调节污染双手进而感染患者的可能性。

25、2.本技术中的联动板能够使第一脚踏板被踩下时第二脚踏板也一同被踩下,使第一脚踏板同时调节第二支撑板的角度和第三支撑板的距离,降低了单独改变下肢屈膝角度使小腿被卡阻的可能性。

26、3.本技术中第一脚踏板或第二脚踏板内向下移动的限位凸块拉动连接绳进而使设置在限位凸块内的限位凸块也向下移动,限位凸块不再限制第二支撑板或第三支撑板移动,当松开第一脚踏板或第二脚踏板,此时弹性元件回弹使限位凸块的顶端与棘轮或棘板抵接,进而对棘轮或棘板锁定,其操作简单,有利于对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进行精准调节与状态锁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