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

文档序号:35337118发布日期:2023-09-07 00:2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

本发明涉及心电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


背景技术:

1、心电信号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生理信号,心电监测是对心肌炎、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重要分析方法,目前能对心电信号准确测量的设备通常只能单一测量心电信号,无法结合其他传感信息如呼吸情况来进行健康判断;而常见的多传感信息测量的可穿戴设备往往测试精度不高,难以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包括:

4、心电前端模块,用于对三导联心电信号进行接收并处理,以及将处理后信号传送至微控制器;

5、微控制器,用于对接收到是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蓝牙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外部系统;

6、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pcba组件供电。

7、进一步地,所述心电前端模块包括心电芯片、心电芯片外围电路、退耦电路以及静电保护电路;

8、所述心电芯片和心电芯片外围电路用于实现对心电三导联信号的接收与处理;所述退耦电路及静电保护电路用于实现对心电芯片的保护。

9、进一步地,所述pcba组件还包括其他辅助设备模块,所述其他辅助设备模块用于对其他传感信息进行接收并处理,以及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至微控制器。

10、进一步地,所述其他辅助设备模块包括运动检测部分、数据存储芯片和呼吸检测部分。

11、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和主控芯片外围电路。

12、进一步地,所述蓝牙模块包括蓝牙模组和蓝牙外围电路。

13、进一步地,所述心电前端模块与微控制器之间采用串行外设接口(spi)进行通信。

14、进一步地,所述蓝牙模块与微控制器之间采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进行通信。

15、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检测部分采用三轴加速度计来实现,所述三轴加速度计与微控制器之间采用集成电路总线(i2c)进行通信。

16、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系统总电源、模拟部分供电、数字部分供电;

17、其中,系统总电源采用软包锂电池供电,模拟部分供电与数字部分供电采用不同降压器件输出供电。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开发的组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优点,能够提高健康监测设备穿戴舒适性,此外还具有多导联多传感结合的特点,可通过多项健康指标提高健康监测的工作稳定性,最后该组件具有接近专业级的心电传感电气性能,基本满足对健康问题进行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前端模块包括心电芯片、心电芯片外围电路、退耦电路以及静电保护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组件还包括其他辅助设备模块,所述其他辅助设备模块用于对其他传感信息进行接收并处理,以及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至微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辅助设备模块包括运动检测部分、数据存储芯片和呼吸检测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和主控芯片外围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包括蓝牙模组和蓝牙外围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前端模块与微控制器之间采用串行外设接口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与微控制器之间采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检测部分采用三轴加速度计来实现,所述三轴加速度计与微控制器之间采用集成电路总线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系统总电源、模拟部分供电、数字部分供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心电三导联的PCBA组件,属于心电检测技术领域。该PCBA组件包括:心电前端模块,用于对三导联心电信号进行接收并处理,以及将处理后信号传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用于对接收到是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蓝牙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外部系统;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PCBA组件供电。本发明开发的组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优点,能够提高健康监测设备穿戴舒适性,此外还具有多导联多传感结合的特点,可通过多项健康指标提高健康监测的工作稳定性,最后该组件具有接近专业级的心电传感电气性能,基本满足对健康问题进行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啸宇,谢颖熙,李泽泓,陆龙生,吴小华,梁展博,杨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