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解风湿性腿疼的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00259发布日期:2023-08-22 03:2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解风湿性腿疼的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结缔性组织炎症,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肌肉酸痛,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包括对关节和结缔组织的影响,还可能会对人体的器官造成为危害,如胸膜炎,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心包炎,心包积液等,因此需要及早治疗,以防病情扩大。

2、风湿的发病会导致患者的多处关节和肌肉受损,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风湿患者都会产生腿疼的症状。这种疼痛会伴随患者的整个病程,而且难以缓解风湿腿肿疼的原因是由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所导致的。当关节炎病情活动时,关节局部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和炎症因子聚集,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重而引起局部软组织的肿胀或者有大量的关节腔积液,由于炎症因子的刺激引起局部疼痛感。关节的长期活动有限,可导致关节功能永久性丧失。

3、目前针对风湿性腿疼的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使用周期长,且用药成本高,有些贴敷类药物还存在过敏等不良反应,病人依从性差。故如何提供一种疗效明确、使用方便且天然、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制剂外用贴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用于缓解风湿性腿疼的外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缓解风湿性腿疼的外用贴膏,由以下原料组成:伸筋草10-30份、青风藤5-20份、豨莶草10-30份、五加皮10-30份、姜黄1-15份、牛膝1-20份、补骨脂1-20份、菊花1-15份、生姜1-15份、苦豆子3-15份、翻白草3-20份、苏木1-15份、冰片1-10份、明胶1-5份、甘油1-5份、薄荷醇1-5份。

4、优选地,所述外用贴膏的原料组成为:伸筋草20-30份、青风藤7-15份、豨莶草20-30份、五加皮20-30份、姜黄5-15份、牛膝5-15份、补骨脂5-20份、菊花5-15份、生姜5-15份、苦豆子5-15份、翻白草5-20份、苏木5-15份、冰片3-10份、明胶1-4份、甘油1-4份、薄荷醇1-4份。

5、更优选地,所述外用贴膏的原料组成为:伸筋草30份、青风藤20份、豨莶草30份、五加皮20份、姜黄10份、牛膝12份、补骨脂12份、菊花10份、生姜8份、苦豆子12份、翻白草15份、苏木10份、冰片7份、明胶4份、甘油3份、薄荷醇2份。

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的用于缓解风湿性腿疼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按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料,取称取好的伸筋草、青风藤、豨莶草、五加皮、姜黄、牛膝、补骨脂、菊花、生姜、苦豆子、翻白草、苏木,用粉碎机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粗粉,再取称取好的冰片,超微粉碎得到冰片粉末,备用;

8、s2.取步骤s1中得到的中药粗粉,加入粗粉重量7-12倍量的50%-90%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2-4h,过滤,滤液备用,滤渣中再加入3-5倍量的50%-90%乙醇溶液继续超声波提取1-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备用;

9、s3.取步骤s1中称好的明胶,加入明胶重量1.2倍的纯净水浸泡,待其充分溶胀后加热至30-40℃,边加热边搅拌,待明胶溶解后,加入步骤s1中称取好的甘油,继续加热搅拌10-30min,停止加热,放凉后得到空白基质,备用;

10、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冰片粉末加入到步骤s3中得到的空白基质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步骤s2中得到的浸膏,再加入步骤s1中称取好的薄荷醇,继续搅拌直至均匀,得到膏体;

11、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膏体涂布于无纺布上,再覆上防黏纸,切割、包装,即得所述的外用贴膏。

12、进一步地,步骤s2中乙醇溶液为85%乙醇溶液,第一次乙醇用量为12倍,第二次乙醇用量为5倍,第一次提取时间为4h,第二次提取时间为2h。

13、更进一步地,步骤s2中浸膏密度为1.0-1.2g/cm3。

14、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的外用贴膏在制备治疗风湿性腿疼的药物中的应用。

15、本发明所涉及的各项中药均可从一般中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16、其中,伸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的干燥全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17、其中,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及毛青藤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var. cinereum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18、其中,豨莶草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或毛梗豨莶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19、其中,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 smith的干燥根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20、其中,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癓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21、其中,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的干燥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22、其中,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23、其中,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24、其中,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25、其中,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以全草、根、种子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止痛,杀虫的功效。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胃痛,滴虫性肠炎,白带过多,外用治疮疖,湿疹,顽癣。

26、其中,翻白草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以全草或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白带;外用治创伤,痈疖肿毒。

27、其中,苏木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心材。具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28、其中,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0、(1)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痹”者,不通也,其病理变化主要为经络气血不通,以风寒侵袭、气血瘀阻、痰湿阻络、肝肾亏虚为主,故临床一般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肾强筋为基本治疗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外用贴膏,以伸筋草、豨莶草、五加皮为君药,祛风通络、补肾强筋;以青风藤、牛膝、生姜、苏木为臣药,祛风湿、补肝肾、散寒止痛,进一步加强君药祛风、舒筋、活络、止痛的功效;以补骨脂、苦豆子、翻白草、姜黄为佐药,清热、行气、止痛,进一步抗炎止痛,加快愈合;以冰片、菊花为使药,在增强清热止痛功效的同时,增强药物与皮肤的接触和促进吸收。诸药合用,协同作用,祛风通络、补肾强筋、清热消肿、抗炎镇痛,具有显著的缓解风湿性腿疼的效果。

31、(2) 本发明制备所述的外用贴膏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且无毒副作用,不刺激皮肤,应用人群广泛,具有实用性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