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

文档序号:37065191发布日期:2024-02-20 21:1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诊断领域,具体为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外周动脉疾病是一种因动脉狭窄导致上下肢血流量减少的常见状况,患者上下肢供血不足,无法满足身体需求,通常是脂肪沉积物在动脉中积聚的体征,在针对外周动脉的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用于心血管形态和功能学研究,有很高的信噪比,可快速获取资料,而由于医学影像的应用局限于单一病种,对外周动脉的评估有范围小,远端小动脉的显影有时不理想,检测的性能不够好等缺点。针对上述所提到的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cn201910367258.8 一种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检查设备, 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侧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半齿圈的两端,所述半齿圈的内侧分别设有t形弧形滑槽,所述t形弧形滑槽内设有t形弧形滑块,所述t形弧形滑块的外端固定连接在u形板的内侧中部,所述u形板内设有齿轮一,本发明涉及影像检查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本设备是让患者躺床上,不需要患者不断的变换调整体位,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在检查时,非常方便,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量;而该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在患者检查时,由于外周动脉的局部,在做影像时需要针对血管细节末梢也需要进行检测,而在初期的影像结束后,需要再根据影像的效果进行局部的检查,不能直接在初次检测后,再快速进行细节的定位,患者检查的效率差,同时患者因血管的供血不足,会出现四肢不方便的问题,而在检查中,需要患者采用不同体位进行扫面,但是有些患者的的四肢不好移动,检测装置的支撑范围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座,所述处理座的背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次磁室,所述处理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底座。

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次磁室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头,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整杆。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头。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次磁室的内部向内凹陷,所述次磁室的两侧设置有通槽,所述检测件的内部设置有扫描原件,所述固定环位于检测件的前方。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环通过活动卡件于次磁室的内部上方和下方活动,所述调整杆通过次磁室的通槽位于调整杆的两侧。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的顶部等距设置有固定头,所述次磁室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头位置对应的固定槽。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的一端与固定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压板于固定环的内壁相抵触,所述压板于周长的4/1处折叠。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靠枕,所述靠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靠板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重力块。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通过活动架与移动机构从前向后移动,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滑槽。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板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靠板通过滑块于支撑座的内部从左至右移动设置,所述靠板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道的内部中空,所述重力块于滑道的内部活动设置。

12、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先通过大范围扫描形成数据,再根据数据位置进行局部的定位,而通过内部的旋转结构,能自由调整各种位置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处理,能帮助图像更快更精准的处理,而且能根据患者的扫描体位,进行患者不同部位的宽度延长,能帮助行动不变的患者不容易在操作时移动的位置不变。

14、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通过固定环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环通过活动卡件于次磁室的内部上方和下方活动,调整杆通过次磁室的通槽位于调整杆的两侧,固定环的顶部等距设置有固定头,次磁室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头位置对应的固定槽,通过可调整的内部结构,能使两个探测的部位进行自由角度的改变,能自由拍摄影像的各种方位角度,方便外周动脉的影像拟态。

15、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通过靠板设置有五个,五个靠板通过滑块于支撑座的内部从左至右移动设置,滑道的内部中空,重力块于滑道的内部活动设置,根据固定环的调整位置,使探测部位在移动时,与结构接触,使患者需要检测部位的位置进行长度的改变,帮助患者改变位置后进行支撑,方便患者的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座(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周动脉硬化评估的多模态影像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座,处理座的背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次磁室,处理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底座,先通过大范围扫描形成数据,再根据数据位置进行局部的定位,而通过内部的旋转结构,能自由调整各种位置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处理,能帮助图像更快更精准的处理,而且能根据患者的扫描体位,进行患者不同部位的宽度延长,能帮助行动不变的患者不容易在操作时移动的位置不变,次磁室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头位置对应的固定槽,通过可调整的内部结构,能使两个探测的部位进行自由角度的改变,能自由拍摄影像的各种方位角度,方便外周动脉的影像拟态。

技术研发人员:丁宁宁,丁玲玲,周丽,荐志洁,尹翠林,刘本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